春華

2021年12月13日,央視新聞推出一位扎根雪域高原的“天山雄鷹”,他是懂8種語言的軍事翻譯,也是帶頭沖鋒的特戰隊員?!拔奈潆p全”讓他迅速登上熱搜。他就是駐守喀喇昆侖衛國戍邊的特戰精兵阿依鄧·吐爾遜別克。他9次參加各級比武奪冠,13次圓滿完成“狙擊邊界”國際軍事比賽、中巴“勇士”系列駐訓聯演等任務。
2008年6月,阿依鄧畢業后分配到駐疆某部。報到第一天,營連干部看到這個靦腆的新排長,便對這個文弱書生的軍事素質產生懷疑。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訓練中,5公里武裝越野,他掉在最后面,即便脫掉裝具,也還是無法跟上隊伍……
1985年,阿依鄧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個哈薩克族家庭。從小在親人熏陶下,愛黨愛軍的種子在阿依鄧心里扎下了根。高考結束,他順利考上新疆大學英語專業國防生,圓了從軍夢。可如今,眼見同批畢業的排長把隊伍帶得風生水起,自己卻被戰士們私下叫作“傻大個”,阿依鄧心里很不是滋味。
阿依鄧撥通了家里的電話,向父親哭訴在部隊的遭遇??墒?,父親非但沒安慰他,反而說:“咱們哈薩克族的男兒個個都應該是雄鷹,不能因為一點挫折就認慫。”痛定思痛,阿依鄧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每天早起1小時,每天完成3個“三百”強化訓練,即300個俯臥撐、300個仰臥起坐、300個深蹲起。那時正值酷暑,烈日炙烤下,阿依鄧雷打不動地訓練,臉曬黑了、胳膊練粗了,他硬是用短短2個月時間,由被推著的“吊車尾”變成跑在連隊最前面的扛旗人。年底,阿依鄧獲評排長標兵,榮立三等功,光榮入黨。
2014年底,阿依鄧偶然了解到某特戰旅正在廣發“英雄帖”,招收優秀人才。聽說那邊不僅任務多,而且經常真刀真槍訓練,離戰場很近,從小向往戰場的阿依鄧熱血沸騰,即刻遞交轉崗申請。“這種集訓任務可不簡單,很苦很累還可能有危險,你行不行?”上級領導問他。阿依鄧沒有猶豫,拍著胸脯保證:“這有啥不行,我就喜歡挑戰!”這位年近30的“標兵連長”從這一天起成為一名普通的特戰隊員,與新兵一起傘降,攀登,輕武器射擊……
在別人看來,這個大有前途的連長做了個傻決定,“放著好好的連長不做,一把年紀還跑來當特戰隊員,真是想不通?!钡芸?,阿依鄧的刻苦就讓所有人忘記了他的年齡。學習輕武器射擊,動作不明白的地方,阿依鄧便纏著教員一遍遍詢問;別人休息時裝備空出,他便抓緊“搶占”,自我加練。
在阿依鄧看來,最難啃的“硬骨頭”是攀登課目。背著超過15公斤的背囊,爬上10米高的繩索,對于一名“老兵”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為盡快跟上戰友們的進度,阿依鄧放棄了每天午休時間。夏天的新疆室外溫度高達50攝氏度,阿依鄧的訓練服從未干過,后背結上厚厚的鹽漬,手上經常是老繭伴著血痂、繃帶沾著血跡。即便這樣,他也從未停止過訓練,硬是用短短1個月時間,把成績從及格提升到優秀。
2015年夏天,新疆軍區組織魔鬼周極限訓練,優勝者可獲得“特戰兵王”榮譽。阿依鄧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成為參訓隊伍中年齡最大的一員。第一次淘汰考核,他意外昏迷在泥潭里。在醫院醒來時,阿依鄧第一句話便問道:“我是不是被淘汰了?”得知還有機會,他稍做護理又堅持回到賽場。在最后的極限比拼中,阿依鄧負重40來公斤,僅靠一枚雞蛋、一瓶水,在沙漠中連續行軍150公里,完成剩余20多個實戰課目演練。極限訓練結束后,一身傷痕的他被再次送進醫院。當衛生員含淚幫他剪掉與血泡粘在一起的襪子時,問他這么拼是為了啥,他憨笑著說:“特種兵不就該這樣嘛。”正是憑著這股敢打敢拼的韌勁,他在全旅組織的比武競賽中,一舉奪得9個單項第一、2個第二,獲得總評第一的優異成績。
2017年,因工作實績突出,阿依鄧被破格晉升,任該旅特種技術隊隊長。從特戰兵到指揮員,阿依鄧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兵打造成精銳的特戰力量。然而,阿依鄧履職后發現,隊里不少骨干思想陳舊,理念還停留在打得準、跑得快的層面,對于體系支撐下的特種作戰理論知之甚少。“思維上的‘舊船票’,難以登上新體制的‘航船’。隨著精確聯合作戰理念不斷深入,體系支撐下的特種作戰力量,在未來必將成為戰場主角?!卑⒁类囅露Q心:瞄準未來,帶領全隊來一次本領升級。
阿依鄧成為特戰旅特種技術隊隊長后,每次隊里組織拉練,出發前,他都要一一檢查裝備,包括水壺里的水有沒有裝滿、能不能喝;隨行的野戰帳篷則要檢查到組裝零件,每個帳篷的門能不能打開,支撐桿會不會被風吹歪,都要親自確認。正如阿依鄧所說:“地處邊疆,我們隨時可能去沙漠、高原執行任務,戰士們的水壺里有沒有水、住的帳篷漏不漏風,這些小事都可能決定任務的成敗?!睘樽岅爢T們適應各類惡劣環境,他想了不少辦法。
阿依鄧在隊里定期組織高原拉練,最遠的一次,在海拔超過4500米的雪域高原,他們徒步行軍近70公里,其間穿插多課目考核,以此模擬高原地區長途作戰任務。這是隊友們經歷“最艱難”的一次拉練,阿依鄧要求小隊每人多背了5公斤炸藥,為的是萬一需要單兵作戰,每個人都可以單獨進行爆破。
隊員們在高原上走了一天一夜,到了晚上,寒冷、缺氧,讓所有人都筋疲力盡,阿依鄧卻不見疲態。他一直走在最前面開路,大聲為戰友加油鼓勁兒。有誰累了困了,阿依鄧會主動幫忙分擔重量。他一次次架起戰友,最終,帶領大家完成挑戰。任務途中有人抱怨,這么狠,“沒人性”,但任務結束,大家都由衷地感謝他,紛紛表示:“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痹诎⒁类噹ьI下,全隊整體作戰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阿依鄧并未止步于此,在他看來,實操的進步離不開理論積累與經驗總結,戰場勝利的背后,是戰術、戰法的深入研究。為此,阿依鄧多年來養成一個習慣:搜集外軍戰例和新出版的各類戰術、戰法教材,及時整理分析,歸納成自己的訓練經驗。
為看懂這些外文軍事書籍,阿依鄧著眼當前任務需要,總結梳理作戰地域常用語言,開始抽空學習。他既學日常用語,又練軍事術語。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的他會說漢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英語、波斯語等8種語言,其中,英語、烏爾都語、印地語以及波斯語、普什圖語,都是他為了研究外文軍事著作專門自學的,他也因此成為大家眼中的“外語達人”。他先后完成“狙擊邊界”國際狙擊手競賽、中外聯訓、中印青年軍官交流會等13次重大軍事活動的翻譯任務。
自轉崗特戰旅,阿依鄧已連續4年參加中巴“勇士”系列駐訓聯演任務,在巴基斯坦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真實戰例,也成了他“取經的富礦”。為更準確地記錄真實戰例,每次出國時,阿依鄧都要隨身攜帶一部相機??吹酵廛娮鲬鸬膱鼍盎蛞曨l,他便隨時記錄下來?;貒螅麜鶕撗萋撚柦洑v,總結經驗,形成書面材料,與戰友們分享討論。
4年下來,阿依鄧的筆記攢了十幾本。2019年,這些筆記派上了“大用場”,阿依鄧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種作戰學院老師聯合編寫的《聯合特種作戰基本技能》一書,被列為全軍特種部隊訓練大綱指導教材。他結合實際,梳理總結的荒漠地形條件下,部隊野外生存訓練方法,在全旅得到推廣。
2020年,阿依鄧帶領紅方特戰隊員赴雪域高原,進行實兵對抗演練。預定任務地域高寒缺氧、道路崎嶇、地形復雜。突然,“指揮員遭敵偷襲!”藍軍企圖趁著夜色對紅方實施“斬首行動”。紅方指揮員意外受傷,如不及時后送,極易出現生命危險。阿依鄧不加思索,迅速組織傷員后送。突然,一條齊腰深的季節性河流擋住通路,阿依鄧沒有絲毫猶豫,大聲喊話:“兄弟們不要怕,我來探水開路,黨員骨干兩邊跟上。”面對寬約20米、深1.5米的河流,他一個箭步跳進冰冷刺骨的水中。在他的引領下,隊員紛紛跟進,快速渡河。因搶救及時,受傷指揮員轉危為安,而阿依鄧卻在陡峭崎嶇路段不慎滑倒,致右臂受傷。
2021年初,在特戰旅奮斗5年多的阿依鄧走進陸軍最高榮譽殿堂,被表彰為陸軍第三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
阿依鄧9次參加各級比武奪冠,先后13次圓滿完成“狙擊邊界”國際軍事比賽、中巴“勇士”系列駐訓聯演等任務,先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他的身上留下23處傷疤,他還曾寫下遺書……
在一次執行任務中,阿依鄧右臂負傷,簡單包扎后,新的命令下達,阿依鄧帶領戰士再次沖鋒。出發前,他找到衛生員顫抖地說:“兄弟,我右臂負傷,沒法寫字,請你代我寫下這份家信?!碑斅牭健爸赂改?,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已做好一切準備,你們一定會為我驕傲”時,正在記錄的衛生員突然抽泣起來,邊寫邊哭,淚水浸潤了這封沉甸甸的家書。
入伍多年來,阿依鄧給予家人的陪伴太少,特別是每每提到妻子巴特西,他的眼里總閃動著淚光。他和妻子在上大學期間相識、相戀。因工作需要,直到2016年,兩人的愛情才“修成正果”?;楹螅蚱迋z依舊聚少離多,妻子默默承擔著照顧孩子、孝敬父母的責任。婚后第二年,妻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可10天后,阿依鄧便急匆匆投入到工作中。
妻子巴特西無時無刻不牽掛著遠在邊疆的丈夫。2020年,阿依鄧執行某項任務,出于保密需要,長達2個多月,他音信全無。這可急壞了巴特西,她問遍所有人,得到的答案都是“在執行任務”。突然有一天,她接到一個陌生來電,當聽到話筒里傳來熟悉的聲音,她一肚子委屈涌上心頭,止不住痛哭流涕。
2021年8月,阿依鄧難得休假回家,第一次陪兒子過生日。兒子名叫“金葛”,是阿依鄧親自取的,意為“金戈鐵馬”。他希望兒子以后也能參軍報國,像草原雄鷹一樣翱翔藍天。
2021年12月13日,央視新聞推出這位扎根雪域高原的“天山雄鷹”阿依鄧,“文武雙全”讓他迅速登上熱搜。阿依鄧受邀回到母校做報告?;仡欁约旱能娐脷v程,他眼含熱淚地說:“作為一名新時代‘四有’軍人,就要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用堅定的信仰信念、過硬的素質作風,履行好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