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榮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分別于2022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江門市交通運輸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馮玉寶就落實交通“六費”代替性收入返還政策、修改《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提出建議。
2009年國家實行“費改稅”改革,取消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六項收費,開征燃油稅,廣東省公路部門管養普通公路的主要資金來源由原來的“六費”收入改為從燃油稅中返還,每年由省級財政部門按各地市2009年的“六費”收入基數從燃油稅中返還給各地市。
馮玉寶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提到,根據《廣東省新增成品油消費稅收入分配方案》(粵財綜〔2009〕72號),燃油稅返還基數應逐年增長,但政策實施至今已有11年,返還基數及資金一直維持不變,以江門市為例,“六費”基數用于普通國省道養護的資金額度為2.1316億元,2009年至今仍維持不變。
馮玉寶介紹,普通國省道管養資金11年來未作調整,但公路養護成本、交通量及汽車保有量等卻在不斷增加,實際管養里程仍在不斷增長,公路等級也不斷提高,對公路養護費用的需求不斷提高。
以江門市為例,2018年前普通國省道養護總里程為1087公里(國道3條、省道11條),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廣東省普通省道網規劃(2016年-2030年)的通知》,經路網規劃調整后,全市普通國省道增加至22條共1857公里(國道3條、省道19條),養護里程大幅增加了770公里。按現有里程測算,“十四五”期間江門市每年約需投入約14億元用于普通國省道養護(其中日常養護6.4億元、養護工程7.4億元、橋梁養護0.2億元),扣除“六費”基數外,缺口資金近12億元需由市承擔。如考慮養護材料價格、養護工人工資等剛性成本上漲的因素,廣東省普通國省道公路養護資金(燃油稅返還資金)實際上處于不斷縮減的狀態,甚至不能覆蓋正常的公路養護成本。養護資金投入不足,致使服役時間較長的國省道未能及時采取有效養護措施,路況指標逐漸變差,直接導致廣東普通國省道公路養護水平下降,近年在全國處于下游水平,同時也對群眾出行帶來較大影響。長此以往,必將形成安全隱患,影響通行安全。
與此同時,據統計數據反映,廣東省財政預算收入從2009年的364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651.46億元,十年間增長347%,廣東省民用汽車保有量2010年增長18.7%,2011年增長16.5%,2012年增長13.9%,2012年以后也一直保持雙位數增長,現今燃油稅收入水平也遠超2009年,但燃油稅返還資金卻扔按2009年的“六費”收入為基數,遠不能滿足實際公路養護資金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江門市交通運輸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馮玉寶
為改變廣東省普通國省道公路養護落后的現狀,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馮玉寶建議提高廣東普通國省道公路管養資金投入水平,使之覆蓋公路養護正常成本,與該省地方財政預算收入或汽車保有量保持同步增長,從根本上提高廣東普通國省道養護水平,使之與該省作為全國交通強省地位相匹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規劃建設一批鐵路、公路干線,并且推動公路收費制度改革。廣東省提出打造“12312”現代交通體系,“十四五”時期廣東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2500公里,同時還有一大批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故此廣東省在“十四五”的交通基礎建設和運營任務艱巨,對建設資金、運營資金的需求巨大。要完成“十四五”規劃設定的任務,馮玉寶認為單純依賴政府投資基本不可行,也不符合市場規律。
為了破解資金籌措難題,保持交通建設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繼續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交通基礎設施產品,馮玉寶建議:
修改《公路收費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有關收費年限的規定。目前規定“(一)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用收費償還貸款、償還有償集資款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1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年。(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收回投資并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2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經濟效益高的公路項目基本建設完畢,剩余的項目要么車流量少,要么投資過大。如機荷高速,概算約11億元每公里,中開高速中山段,概算超7億元每公里。這些項目即使扣除政府補貼,其過路費收入在現行的收費年限內也基本無法盈利。為了交通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為了吸引投資者,讓投資者有投資公路項目的興趣,調整收費年限至合適水平,有著現實意義。
取消《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屆滿,必須終止收費。政府還貸公路在批準的收費期限屆滿前已經還清貸款、還清有償集資款的,必須終止收費。” 根據這條規定,收費公路在收費期滿后,原則上要按合同約定無償移交給政府繼續運營。
“收費公路停止收費后,其維護資金將得不到保障,按目前狀況政府買單應該是唯一選擇。在現行財政狀況下,要額外拿出巨額財政資金去維護免費公路的運營,很不現實。另外,收費公路取消收費后,將極大改變車主使用習慣,會有大量車主使用該公路,導致免費公路服務水平迅速下降,維護壓力急劇增加,使用壽命縮短。此外,也將會嚴重影響相鄰收費公路的通行費收入,扭曲市場,影響投資者信心,不利于交通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綜上,馮玉寶建議取消《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讓收費公路移交政府后仍可繼續收費,以彌補公路維護費用,盈余并可繼續用于公路建設,有效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提振投資者信心。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