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怡暉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廣佛極點核心區域,享受到“雙區”驅動、“雙合作區”建設、廣佛全域同城化等多重機遇的疊加效應,是佛山以及南海最具財富含量、最具有附加值和人力資本、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公共服務資源最優質的中心區域。
桂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岑灼雄認為,今后五年是桂城街道搶抓機遇、爭先突圍,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桂城街道要把“灣區之桂、廣佛城芯”的區位優勢轉變為“灣區一流、廣佛標桿”的領跑優勢,強化“五個堅持”即堅持“塑空間”、“強產業”、“強中心”、“強民生”以及“強黨建”,推動質量、創新、出彩、幸福、效率五個更高層次的躍升,全面打造高品質新活力強實力的出彩桂城。
岑灼雄向《小康》記者介紹,桂城202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49.88億元,增速達8.9%;這一年,桂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近400億元,總量位列全區榜首;這一年,桂城稅收總量實現連續三年穩居全市32鎮街首位。
桂城街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抓好產業發展,推進經濟穩中有進。圍繞“兩高四新”產業發展導向,積極構建“大招商、招大商”新格局,全年引進超千萬元產業項目81個,計劃投資額超470億元,其中新引進超億元重大產業項目30個,平均每天引進投資超1.2億元。中興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虎牙全球研發總部、歡聚集團產業互聯總部等重大項目加速集聚,中科沃土、金控期貨等金融領域知名企業搶灘進駐,江博士、智科電子、柯內特等優質企業總部成功落地,金賦、瑞洲、青松、天波四大企業總部聯合動工。以實施品牌企業行動計劃為抓手,聚焦增資擴產、科技創新、用地建設、融資上市、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扶持企業做優做大做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514家。目前,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全市首個鎮級科技創新企業直投基金,以最及時的金融支撐撬動更多創新資源和高端產業匯聚桂城。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桂城街道更是將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桂城街道謀劃產業發展,不僅立足南海、順應趨勢,更聚焦廣佛、放眼灣區,積極主動向廣州借勢,加強與廣州的產業協同聯動發展,撐高區域產業發展資源的天花板。作為廣佛同城的橋頭堡,三龍灣南海片區對接廣州南海的區位優勢將被充分發揮,以增強桂城產業發展的科創要素和金融資源支撐。
為發揮好高新技術企業的優勢,桂城街道提出“強二優三”戰略,即做強制造業、做優服務業,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步伐,培育壯大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高技術制造業;推進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商業商貿等高品質服務業協同發展,促進“兩業融合”。同時,桂城還鼓勵更多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力爭未來五年高企增至1200家、上市企業數量實現翻一番。

桂城街道高技術制造業和高品質服務業集聚發展,是具有持久造血功能的科創都市區。圖為千燈湖公園。容鑄華/ 攝
桂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余輝告訴記者,桂城街道將緊抓機遇,按下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鍵”。桂城街道將發揮季華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資源優勢,集聚更多創新要素,推進制造業“兩化”轉型行動,強化5G、人工智能的應用,加快培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與此同時,大力培育數字化新營銷,為區域制造提供直播、電商等服務積聚,將桂城打造成為珠三角優質制造品牌的新營銷基地。以產業高端化、資源集約化、主體規?;?、企業品牌化、經營規范化為目標,加快推進紅木、玉器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桂城街道高新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但街道管理人口100萬以上,城市的開發強度已超過60%,可開發面積不多。與此同時,桂城街道占地超過1.2萬畝的村級工業園畝產稅收卻只有4萬元左右,但是也出現了24棟稅收億元樓貢獻2021年桂城稅收總量48%的情況。岑灼雄表示,桂城要堅持質量為先、空間再造,著力提高畝產效益,推動桂城由土地經濟向空間經濟轉型,還要著力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城市生活質量。
良禽擇木而棲,何況優質企業。對于不適應時代發展,高耗能、高污染、低產出的產業要堅決轉型升級。桂城街道大力推行“國有+集體”、“出租+出讓”、“生產+生活”方式釋放土地、提高土地產能,且在連片開發的基礎上,集聚高效利用土地,甚至向天空要空間,爭取在未來五年建成一批平均容積率3.0以上、建筑總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的工業載體,以優質發展空間保障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施“騰籠換鳥”,筑巢引鳳實現桂城村級工業園“涅槃重生”。
與此同時,還要突出產業社區化建設。桂城街道要求開發商配建開放公園綠地、小學、幼兒園、社衛站,甚至商業中心和城市書店。傳統低效的工業園區逐步蛻變成高技術制造業和高品質服務業集聚發展,且具有持久造血功能的科創都市區。
余輝介紹,2022年,桂城還將完成500畝拆舊復墾任務,實現政府統籌連片工業用地1000畝,以更大魄力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
如今,翻開桂城地圖,“三湖兩帶一脈”的產業布局即將成形。未來,桂城街道將充分發揮千燈湖、映月湖、文翰湖“三湖”聯動優勢,打造若干個集聚“兩高四新”現代產業、優質產業載體、重大科創平臺的主題產業社區,帶動城市品質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沿廣佛江珠高速和三龍灣大道布局產業“兩帶”,形成產業集聚新高地;大手筆勾勒都市“綠脈”,充分利用好桂城63公里濱河生態走廊和91條河涌水道等豐富生態資源,促進產業、城市、文化、生態共生共融。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