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白鎮地處遵義市的南郊,原名“爛板凳”。“爛板凳”這個地名,在整個黔北地區可謂是家喻戶曉。早前,該鎮路邊倒著一棵大樹,樹干粗壯,南來北往的人走累了,都在這個大樹樁上坐下休息。久而久之,人們都笑稱這個大樹樁是“爛板凳”。在貴州方言中,“爛”含有“廣泛”的意思。“爛板凳”三個字雖不雅,卻讓人過耳難忘。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過遵義時,就曾在這個小鎮休整過。
1958年,中央在成都召開工作會議。其間,毛澤東問貴州省委第一書記周林:“離遵義不遠,一個叫‘爛板凳’的地方,我在那上頭坐下休息過,現在還在不在啊?”周林說:“這地名太土,貴州當地已將其更名為南白鎮了。”
這段趣聞,周林寫進了回憶文章中。
(念史摘自《上海灘》2021年第8期,葉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