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慧
摘要: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能夠有效解決目前我國蔬菜供應量短缺及受到季節因素直接影響的局面。在進行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應當進一步提升種植技術的運用,通過相應技術的創新,合理增加大棚蔬菜種植產量,確保大棚蔬菜質量合格且保證其安全性,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于蔬菜的實際需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有效防治對策,旨在進一步推進我國農業食品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猛,人民群眾生活水準顯著提升,對食品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標準,大棚蔬菜的種植質量受到了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針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而言,應當高度重視起蔬菜品種的選擇、大棚的搭建、平時耕作與管理以及灌溉施肥管理等諸多方面,以求能夠進一步提升大棚蔬菜種植的總體產量與質量;對于病蟲害防治方面,可以運用生態防治、藥物防治、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等一系列途徑,降低甚至是去除病蟲害對大棚蔬菜種植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1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分析
1.1 大棚蔬菜種植品種選擇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應當充分考量所種植的蔬菜品種,主要是由于所選擇的蔬菜種植品種,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后期蔬菜的實際生長情況。因此,在對蔬菜品種進行選擇過程中,應當考慮到所在區的氣候、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及所在地區市場的實際需求,以此來有效提升大棚蔬菜種植的總體產量與經濟效益。因為大棚蔬菜品種自身的抗逆性、抗病性等性能會存有一定差異,所以農業種植人員在選擇蔬菜品種時,應當盡量將高產量作為基礎前提,其次為生長能力較強的蔬菜品種。除此之外,農業種植人員在選擇蔬菜品種過程中,還要有效參考前期種植經驗。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在我國已經實施較長時間,各個地區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選種階段最好是選擇已經在前期播種過,并取得過良好收益的類型,這不但能夠充分規避選種階段的風險,對后期的管理和收益也更為有利。同時,還能夠在前期管理種植經驗中,分析出一些重點難點管理問題,預先采取規避措施或止損措施。另外,再結合市場的需要,選擇市場需求量大的蔬菜品種進行種植,以保障收益效果更佳。
1.2 常規蔬菜大棚基礎搭建要點
大棚蔬菜這一名稱的由來主要是此種蔬菜種植方式轉變了以往露天蔬菜種植形式,利用大棚的搭建來呈現一個室內蔬菜種植模式。現階段,大棚蔬菜種植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密切關注,主要是由于大棚種植能夠科學、合理地調整及控制蔬菜農作物生長濕度、溫度等一系列環境因素,進而能夠為蔬菜種植提供更為適宜的生長條件。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冬季相對較為寒冷,通過搭建大棚來種植蔬菜,能夠有效減少寒冷天氣對蔬菜種植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讓人民群眾在一年四季都能夠食用到新鮮、綠色的蔬菜。因此,在搭建蔬菜大棚過程中,應當選取恰當的種植區域,此區域應當具有平坦地勢、水資源應用便捷等一系列條件。除此之外,在搭建蔬菜大棚環節時,應當最大程度考慮到大棚防風、保溫、陽光照射、能源消耗等諸多方面問題,并運用綠色、保溫材料,使大棚內部的溫度不會降低,減少能源消耗。通常情況下,大棚頂棚都是有機塑料材質,此種材質相對而言比較輕便,而且具備良好的透光性,益于蔬菜種植。現如今,蔬菜大棚的模式相對較多,其中,拱式大棚應用較廣。一般情況下,鋼筋結構作為大棚的主要框架,能夠最大程度延伸大棚的使用年限,進一步提升大棚的經濟效益。
1.3 日常耕作及管理
在進行大棚蔬菜種植環節中,農業種植人員還應當高度重視平時對蔬菜的管理工作。應當預先進行土壤翻耕,從而增加土壤的疏松性與透氣性,有益于蔬菜的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和養分,讓蔬菜根部更好的進行呼吸,也能阻斷爛根現象發生。對土壤應當進行深翻,能有效阻斷病蟲害的繁殖與滋生,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病蟲害。現階段大棚蔬菜的管理標準,逐漸向著自動化技術方面發展,在對大棚濕度與溫度等一系列指標進行控制過程中,實現了智能感應與控制。將自動控制系統裝置于大棚內部,并且合理的設計參數,做到能夠讓大棚調控系統合理根據大棚內部的實際情況,展開自行智能比對與自主調控,能夠大幅度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調控的精確程度。
1.4 水肥一體化管理
在對蔬菜種植過程中,需要為農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使其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生長。由于植物在各個生長時期下,所需要的肥料各不相同,應當對各個時期下的農作物展開有效灌溉,并且對其澆灌量和施肥品種進行合理的掌握和控制。在植物的幼苗時期,應當控制好灌溉施肥量,避免肥料用量過大,對植物幼苗的根系進行損傷,造成死苗現象。另外,在植物開花以及結果的階段,需要對植物進行保花保果的肥料澆灌,以促進植物的良好生長,如此能夠進一步提升蔬菜產量。同時,在施肥的過程中,要避免出現肥料比例失控的情況,因為肥料濃度對植物生長具有極大的影響,所以應當合理控制肥料的比例。
1.5 棚內通風
由于大棚內部屬于一個較為封閉的空間,一般情況下,大棚內部的氣體流動性相對較差。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棚內進行一定的換氣措施實施,保證氣體在大棚內部的流動性以及蔬菜需要的氣體的含量。在大棚蔬菜的種植過程中,蔬菜的生長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如果大棚內的空氣流動性過差,那么對蔬菜的光合作用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限制蔬菜的正常生長狀態,造成整體的生長環境質量降低,對大棚的蔬菜產量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在密閉的大棚環境中,要進行通風設計,可以安裝通風設施。定期對大棚內部的氣體進行檢測,當大棚內的氣體無法達到農作物正常生長的條件時,就要打開相應的通風設施,加快大棚內空氣的流動。讓大棚內有新鮮的空氣,提供給農作物進行生長。在大棚內安裝的通風設備,滿足大棚內面積較大的空氣流通的要求,為此,不能在大棚中僅安裝一個通風設施,而應在大棚的各個區域都安裝通風設施,以保證大棚內的每一株農作物都能夠得到相應的生長氣體需要。
1.6 溫度與濕度
植物的生長狀態往往都與溫度與濕度息息相關。在大棚內種植蔬菜,應當高度重視大棚內部的溫度與濕度,只有良好的溫度及濕度,才能夠讓蔬菜快速生長。在蔬菜生長環境中,對于濕度和溫度的要求常常較為嚴格,應當在大棚范圍內布置足夠數量的溫度及濕度測量儀器,并采取人工定時觀察或者信息化分析報警的方式,對其進行有效監督管理。同時,不同的蔬菜所對應的生長環境不同,需要相應地研究出每一種蔬菜所需要的適宜溫度和濕度,當兩種蔬菜的差異過大時,就不能夠將其種植在同一個大棚之中,以避免其生長環境互相影響。對此,要將生長溫度需求和濕度需求相同的蔬菜品種,種植在同一個大棚之中,然后提供其需要的生長環境。在對溫度展開控制過程中,要合理采取升溫和降溫措施。另外,還應當確保大棚內部的灌溉策略,設計與安裝自動灌溉裝置,在大棚的濕度不能滿足蔬菜生長需求時,灌溉設施可以自行啟動,對大棚內的蔬菜進行有效澆灌,以保障大棚內的濕度能夠滿足蔬菜生長的最佳環境要求。
2 大棚蔬菜病蟲害有效防治對策
2.1 藥物防治
大棚蔬菜種植的全過程中,都有可能受到各種病蟲的危害,在病蟲害處理期間,要對病蟲進行充分了解,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采取最有效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是采用藥物進行防治,在出現病蟲害的時期,對種植的蔬菜進行撒藥或者噴藥處理,使病蟲害的危害降低至完全消失。對于病蟲害的防治,要研究病蟲的類型以及出現時間,具體了解病蟲的危害形式。有些病蟲是直接對植物的種子進行侵蝕,對此,在撒種的階段,就要利用藥物進行種子處理,將需要種植的農作物種子進行藥物浸泡,讓表面有一層藥物防治病蟲的侵害,做到保障生根發芽的目的。另外,在農作物成熟期間,其果實非常容易受到病蟲的侵害,并且會造成相對較大的損失。在此階段,要提前采取應對的措施,對鉆心蟲、食心蟲、吸漿蟲以及常見的蚜蟲進行防治,可以選擇菊酯類殺蟲劑,對病蟲進行處理,達到預先殺死蟲卵的效果,以避免病蟲對果實的危害。
2.2 生態防治
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很多蚜蟲生長在菜葉上,包括桃蚜、瓜蚜、豌豆蚜、蘿卜蚜等,對菜葉進行侵蝕破壞,而瓢蟲就是以蚜蟲為食物的昆蟲。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大量的瓢蟲在周圍生存,就能夠有效消滅菜葉的蚜蟲。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釋放一些蚜繭蜂、瓢蟲、草蛉、食蚜癭蚊等,做到每周釋放一次,連續釋放2-3次。這屬于利用自然生態關系進行大棚蔬菜防治的一種方法,能夠有效地利用自然界的利害關系,來進行最低成本的防治實施,不但能夠消除害蟲,而且能夠讓種植出的農作物更加綠色環保。在這期間,避免了對農作物進行噴藥,讓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更加綠色健康。
2.3 物理防治
在大棚蔬菜的種植階段,很多病蟲的危害也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有著較為成熟的應用經驗,屬于相對成熟的技術手段,很多種植人員都有著一定的經驗。在進行人工方式清除病蟲害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一些物理工具,如殺蟲燈、誘捕器等,不但能有效地消滅害蟲,還能保證蔬菜綠色環保。受農作物自身特點的影響,很多農作物都會有自身的生長特點,如果合理利用此項特點,反而可以有效地將一些雜物進行去除,起到防護自身的目的。另外,根據各個類型的植物生長特點,合理調整大棚內的溫度,能夠對一些需要一定溫度才能夠生存的病蟲進行去除,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對大棚蔬菜的需要程度相對較高,大棚蔬菜能夠實現源源不斷地蔬菜種植。且經營大棚蔬菜種植,能夠為種植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在此過程中,將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夠提高大棚蔬菜種植的產量,對個人和社會都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魏建業,吳洮男,李正林,等.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家參謀,2021(15):69-70.
[2] 高燕,張子飛,張金雷.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河北農機,2021(1):19-20.
[3] 孟慶峰,徐祥文,任麗華,等.探究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現代園藝,2020,43(20):20-21.
[4] 高海濤,喻惟,杜貴勇,等.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種子科技,2020,38(19):53-54.
[5] 董元杰,王希江,王世凱.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J].鄉村科技,2020(10):82-83.
[6] 張鶴,王成順,高春香.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J].鄉村科技,2019(26):98-99.
[7] 馬延東,韓偉豪,張長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種子科技,2019,37(8):109.
[8] 劉慧瑩,余朝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探究[J].南方農機,2019,50(7):43.
[9] 曹佃雪,曹佃紅.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9(10):78.
[10] 蔡玉平,楊正東.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分析[J].南方農業,2019,13(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