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通沙·熱合買提 楊麗娟 阿不都熱合滿·買買提 李紅燕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病案質控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頭暈是一種頭部和體位的不舒適感,包含頭部昏沉、頭部膨脹、頭重腳輕、頭部晃動、眼花繚亂等主觀性感覺和癥狀,該病的發病機制復雜,在神經內科臨床工作中極為常見。后循環缺血性頭暈主要由后循環缺血引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頭暈在后循環缺血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50%~75%[1]。國內外新近研究表明,頭暈患者易發生認知功能障礙[2-3],即記憶能力、空間視覺辨認、語言和理解能力、思維判斷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發生異常,影響患者日常和社會生活能力[4-5]。實際臨床工作中發現,后循環缺血合并頭暈患者中,部分患者認知功能正常,但有一部分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而關于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基于此,本研究納入后循環缺血合并頭暈患者,探討了這部分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與血管內皮功能、氧化應激和腦白質改變的相關性,以期為闡釋該類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機制和探索干預策略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就診的598 例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①出現典型的頭暈癥狀[6],包括頭昏脹感、行走不穩感或者眩暈感;②起病時間≤2 周;③MRI、CT 血管造影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診斷為后循環缺血;④年齡≥18 歲,能夠正常溝通交流,自愿參與各種資料的調查。排除標準:①腦出血性卒中;②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性疾??;③頭暈病史;④認知功能障礙史;⑤腦外傷、腦腫瘤或阿爾茨海默病等造成的認知功能障礙;⑥嚴重心、肺、腎功能不全;⑦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根據是否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將其分為認知功能障礙組(121 例)和非認知功能障礙組(477 例)。認知功能障礙判斷標準: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7]得分<27 分且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8]得分<26 分即判斷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1.2.1 基線資料 調查兩組性別、年齡、體重、居住地、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濟狀況。
1.2.2 血管內皮功能 抽取兩組靜脈血,分離血清,檢測患者血清內皮素-1(endothelin-1,ET-1)、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ET-1 和CGRP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NO 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
1.2.3 氧化應激指標 抽取兩組靜脈血,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
1.2.4 腦白質改變 對兩組進行MRI 檢查,使用年齡相關的腦白質改變(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s,ARWMC)評分[9]評價腦白質改變嚴重程度。ARWMC評分標準如下:每側大腦均分為額葉、頂枕葉、顳葉、幕下區域和基底節5 個區域,對每個區域單獨評分,評分為0、1、2、3 分,共4 級,0 分為無損害,1 分為局限性損害,2 分為初始融合損害,3 分為彌漫性融合損害。總分為雙側大腦每個區域評分總和,在0~30 分之間,分數越高腦白質改變程度越嚴重。
采用SPSS 23.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 相關系數分析相關性。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認知功能障礙組ET-1、MDA 水平和ARWMC評分高于非認知功能障礙組,CGRP、NO、SOD 水平低于非認知功能障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氧化應激指標及ARWMC 評分比較()

表2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氧化應激指標及ARWMC 評分比較()
注 ARWMC:年齡相關的腦白質變化;ET-1:內皮素-1;CGRP:降鈣素基因相關肽;NO:一氧化氮;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pearman 相關性分析顯示,患者ET-1、MDA 水平及ARWMC 評分與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呈正相關(rs=0.637、0.396、0.579,P <0.001),CGRP、NO及SOD 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呈負相關(rs=-0.618、-0.415、-0.341,P <0.001)。
認知功能障礙是多種腦部疾病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預,患者甚至會發展成癡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中,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高達20.2%(121/477)。因此,有必要探討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發展機制,為其綜合預防和治療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研究發現[12-16],血管內皮細胞參與了血管形成、收縮與舒張、凝血-抗凝平衡、炎癥應激、表面脂質氧化物沉積等多種生理過程。當血管內皮發生損傷時,機體內縮血管活性物質增多,可誘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如果這種缺血性血管病發生于腦部,則會引起認知功能損害,即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17],提示血管內皮功能異常與認知功能障礙存在一定關聯。ET-1、CRGP與NO 是反映血管內皮損傷的常用指標,其中ET-1 水平越高,CGRP 和NO 水平越低提示血管內皮損傷越嚴重[18-20]。本研究結果顯示,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中,認知功能障礙組血清ET-1 水平高于非認知功能障礙組,CGRP 和NO 水平低于非認知功能障礙,且ET-1 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呈正相關,CGRP和NO 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呈負相關,提示血管內皮功能異常與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具有相關性。
研究表明[21-22],氧化應激可以通過誘導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脂質發生過氧化而損害細胞能量平衡及突觸功能機制,進而對神經元細胞造成損傷,導致機體學習、記憶力不斷下降。在精神疾病發病過程中,氧化應激也扮演重要角色。臨床數據也說明,重度焦慮抑郁患者腦部活性氧自由基水平顯著增加[23]。氧化應激與神經性疾病和精神心理性疾病均存在密切關系,而這兩類疾病是機體認知功能障礙形成的重要原因[24],顯示氧化應激可能是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MDA 是大量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毒性代謝產物,而SOD 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中,認知功能障礙組MDA 水平高于非認知功能障礙組,SOD 水平低于非認知功能障礙組,且MDA 水平與認知功能發生呈正相關,SOD 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呈負相關,提示氧化應激在后循環缺血性頭暈發生認知功能障礙中具有重要作用。
腦白質改變是指腦白質在MRI 下呈現的的高信號表現,也被稱為腦白質病變或者腦白質疏松,其本質是腦部神經傳導的纖維脫髓鞘改變在MRI 影像學上的具體特征[25],主要見于腦外傷、阿爾茨海默病、腦卒中、一氧化碳中毒等腦損傷患者的腦部MRI 圖像[26-27]。一項臨床研究表明,腦白質改變是腦卒中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高危因素[28],提示腦白質改變與認知功能障礙存在聯系。本研究中,認知功能障礙組ARWMC評分高于非認知功能障礙組,且該評分與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呈正相關,提示評估腦白質改變可能對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早期識別具有一定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后循環缺血性頭暈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高,與血管內皮功能、氧化應激和腦白質改變相關。臨床上可以從減輕血管內皮損傷及氧化應激方面對該疾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生進行預防,并且可對患者進行腦白質改變評估,幫助早期識別認知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