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瑋
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1
2010 年,我國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要求各企業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行為,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強化安全基礎管理;2021 年9 月新安全生產法實施以來,要求領導干部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求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各企業出臺各類安全生產、職業健康、能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HSE 檢查等多舉措,規范企業分級安全檢查考核,強化考核手段。
在對一些事故案例的回顧和對各單位安全生產年度考核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關于基層安全檢查本身存在的問題。安全生產事故頻發,最根本原因是沒有深刻領悟到“一崗雙責”的重要性,同時認為安全生產應是安全管理部門、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只要其監管到位,就不會發生事故。事故受罰責任人安全意識不足、監管職責缺失、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不落實、設計上的缺陷導致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難度、技術管理不到位等,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間接原因。
為推動企業主體責任的有效落地,提升企業安全治理機制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企業下發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各類綜合檢查、專項檢查、季節性檢查、項目部日常檢查/ 綜合檢查、項目部安全員日安全檢查、項目負責人季度檢查等,分包商、防汛、交通、地質災害、防暑降溫、消防、設備、打非治違、營地、節假日前夕、復工檢查等,要求全覆蓋,要求按照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等多樣化要求開展檢查。檢查頻次不同,檢查主體不同,帶隊領導不同。受檢單位面對各類迎檢雖然重視但也能從中看出平日工作的不足[1]。
安全管理的關鍵是引導各類責任主體做好自律,把本崗位職責履行到位:管生產要管安全,管經營要管安全。監督管理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監管過度。安全檢查是監管的必要一環,但超頻次、超范圍的安全檢查、碎片化的隱患排查不能替代系統性的安全管理。
很多企業安全做不好,核心癥結是人員安全職責錯位,認為安全就是安全部門的職責,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很多工作難以開展下去,生產人員不夠重視,從而對安全檢查的抵觸情緒增強,搞好安全完善不足[2-4]。
安全管理部門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是生產人員抵觸檢查的一項重要原因。企業制定安全規章制度、監督這些規章制度的執行落實,當然安全部門需要為執行過程提供技術和法規方面的支持,但在很多企業沒有特定要求,而安全管理人員也沒有進行深入學習和自我提升,無法承擔起專業指導的職責,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時常不知從何入手,安全檢查費時費力,無法抓住重點。根據《安全生產法》要求,超過100 人的企業要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這是為了建立起比較強的技術支撐能力,為項目、生產提供安全技術專業支持。
經查閱資料,2021 年深圳某建筑工程出現機械傷害導致死亡事故,經事故調查認定,施工單位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備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員工開展了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對作業環境和施工措施費用按計劃投入、現場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到位等;監理單位建立了監理例會和監理周報制度、對作業人員資格證書進行了檢查、定期組織現場檢查、按要求審批施工方案等。各方均按要求履職盡責,不予處罰。
由此得出,盡職即可免責。責任承擔需要根據具體安全事故發生過程當中,沒有履行自己應該履行的法定義務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責任主體來進行主要承擔。
經查閱資料,2014 年上海某物流公司做了一個安全投入分析,計算一下每年安全生產應該投入多少才能避免事故。2012 年一家具廠提出,對火災易發行業如何才能避免火災、何時實現火災預控自動化的疑問。由此可知,大多數企業領導已經深刻意識到事故將對企業造成的嚴重損失,生產安全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保障。
在安全教育培訓方面,是為員工安全工作提供思想保證和能力支持的基礎行為,是安全管理的經常性工作和有效起點。核心是要培養企業人員的安全意識。
在安全檢查方面,是做好對每一項工作、每一項管理制度、每一個工作流程、每一臺設備、每一個工作崗位的監督管理有效保障的方式。核心是要做到檢查的針對性、時效性、科學性、全面性。
勞保用品管理。粉塵環節需要戴口罩,有毒有害環節需要戴口罩,企業為這些崗位上的工人配備了勞動防護用品,也給企業的員工強調了勞動防護用品的重要性,可是勞動防護用品,花了錢,卻有些員工就不戴,甚至大部分員工都不佩戴。慢慢地這樣的管理變成了應付,慢慢這樣的配備,成了按照最低標準配備。
任何企業都需要將安全檢查以成體系的方式進行管理。因為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數量不足,現階段安全檢查的方式還停留在通過檢查臺賬類反映工作實績,而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安全意識,安全意識不足成為最大的安全隱患。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被檢查出來了,不是讓作為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生產部門或相關責任部門負責處理,而是讓作為安全生產監督體系的安全部門負責處理。安全檢查不直接創造價值,更多的作用在于減少損失,故此,安全檢查工作容易被輕視和忽視,員工沒有真正理解“安全也是生產力”“安全是企業核心價值之一”的含義,大多數仍停留在只要沒有被上級部門追責都沒有關系的心態;由于安全檢查工作更多的是規范人的行為、約束人的不良習慣,容易碰壁,在實際工作當中得不到被檢查部門的配合。企業形成有計劃性的檢查,切實做好監督檢查落實安全生產,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整改,對有傾向性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整改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
人機料法環是安全隱患分析的五個環節,首要因素人包括人對待某件事物的認識。企業領導到員工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是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想做好安全檢查的前提是要提高人員思想的正確認識。
企業要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和“安全就是生命”的思想統一起來,堅持把安全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務來抓。大量事實證明,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思想麻痹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高度重視員工思想工作,是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的前提。人的意識和行動對生產活動具有直接的影響,將責任和擔當的精神變成習慣,是引導生產過程中合規操作的第一要素,當人人牢記安全規范、認真接受安全培訓教育、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范、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產中時,才能做到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人人有責,提升安全管理人員的履職能力至少在以下人員中做起:安全管理機構的人員、各個生產單元的專職安全員、以及各級各種兼職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
由于安全管理人員在檢查中要接觸各類工作,比如動火作業、腳手架作業、交叉作業、車輛安全檢查、特種設備檢查等等,因此安全員為滿足各類安全檢查需要就應當具備較為全面和扎實的安全知識。對于應知應會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理解到位,管理就不難實現。所以具備較為廣泛和扎實的安全知識是安全管理人員素質拓展中首先需要提升的。企業可深度結合安全檢查針對性不強、檢查不全面、建臺賬繁瑣等問題,創新研發智能管理系統,專業助理安全人穩抓重點,快速做檢查,高效建立臺賬。檢查要點明確,通過解決問題、交流經驗、相互學習,預防事故的發生。
獎勵是一種激勵手段,是煥發人們的榮譽感和進取心的措施。安全獎罰基本原則是從嚴管理、獎優罰劣。對于在檢查中發現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開展安全管理活動,積極預防安全事故,努力創建安全文明工地的相關人員,給予獎勵,成績突出的給予重獎。對于忽視安全生產,不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管理混亂,漠視事故隱患,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發生安全事故的相關人員給予通報批評、經濟處罰。安全檢查人員嚴格實施獎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信用等級高的人員得到激勵,等級低的人員受到懲罰,進一步督促一線人員自覺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誠實守信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檢查人員不能只注重檢查,也要注重對隱患整改措施的跟蹤、落實和驗證,檢查人員發現問題后告知被檢查單位存在的問題和整改建議以后,沒有及時做到整改閉環。被檢查單位是否落實了整改措施,整改進度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無人跟蹤和驗證。企業應監督推動安全生產主責部門在進行專項檢查過程中進行幫扶指導,針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安全事故隱患和重復類問題,進行通報,舉一反三及時糾偏,各基層項目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并持續監督檢查相關項目整改落實情況,監督督促項目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抓進度提質量,推動措施清單落實落細。檢查要講求實效,認真貫徹邊檢查、邊整改的原則,對檢查出的問題做到件件有落實、條條有著落,在整改中加強過程監督,定措施、定時間、定責任人,指定專人進行整改閉合檢查。企業可以以提升項目安全管理標準化促進項目安全管理信息化、推動項目安全管理人性化、實現項目安全管理科學化,進行安全生產檢查策劃,大力推進安全檢查智慧工地建設。
檢查是手段,目的在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改進原有的一些方式方法,落實的措施更高效、更務實。檢查的基本流程是:檢查準備,要準備一些材料、一些表單、一些科學規范的要點等;實施檢查;查出來一些隱患,要匯總分類,要按照類別分出來;處理的建議,要提出一些簡單的建議。關鍵是對受檢部門強調檢查的目的性,要求和計劃要明確,在提出工作中認真執行班組檢查制度,堅持做好日常巡檢,對不安全、不穩定、不協調的各種現象加以匯總分析,看清內在的本質問題,進而加以調整改進,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