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影
(清原滿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遼寧 撫順 113300)
媒體融合,是當前及今后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重點發展的方向。《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以智慧廣電工程為牽引,深化廣播電視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這既明確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方向,也強調了媒體融合發展有賴于廣播電視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融媒體作為媒體融合的平臺,是由廣播電視技術以及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IPv6、人工智能、5G等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結果,也是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各類主體普遍結合融媒體業務開展的需要進行技術及應用創新,這其中就包括融媒體縱向發展方面的技術研究與應用。但是,就當前相關技術的研究情況來看,關于融媒體縱向發展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內容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融媒體縱向發展的技術力量。基于此,有必要對融媒體縱向發展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以明確發展的技術關注點。
融媒體指的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將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與基于互聯網的新媒體融合起來,打造成為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平臺[1]。雖然融媒體并不是獨立的實體媒體,但其在功能、手段、價值等方面均超越了單一的媒體,實現了媒體運營方面的突破與創新,將原本相互獨立甚至相互競爭的媒體整合起來,實現更強的媒體力量和更好的媒體傳播效果。
融媒體縱向發展是融媒體的重要發展維度之一,指的是融媒體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的縱向深化,是與橫向媒體協同發展相對應的一個概念[2]。推動融媒體縱向發展,是由媒體發展的現實環境決定的,即隨著媒體信息源的拓展,使得信息主體與客體之間逐步形成了相互的、雙向的信息傳播關系。媒體發展中,除了有“人找信息”的情況外,還有“信息找人”的情況,這種情況決定了融媒體的發展不能僅憑信息的集中生產和統一傳輸模式實現,而是要結合客體的信息需求進行精準的信息挖掘和分發,使媒體受眾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精準獲得自身需要的信息[3]。這種融媒體根據客體需求進行深入、精準信息挖掘和分發的實踐,就是融媒體縱向發展的具體表現。
結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融媒體縱向發展實際上是以技術為支撐,推動信息的深度挖掘、整合和利用。就目前的融媒體發展而言,主要涉及到的關鍵技術有以下幾種。
5G技術是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從融媒體縱向發展的技術需求角度看,5G技術為縱向發展提供了三方面的通信支持。
第一,提高融媒體平臺的網絡頻譜利用效率。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5G技術吸收了以往3G、4G通信技術具有的多種頻分復用、時分復用與碼分復用的技術,并融入了Massive MIMO技術,顯著改變了以往通信技術存在的信道傳輸帶寬對信息傳輸的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網絡頻譜利用的效率[4]。
第二,提升融媒體平臺信息傳輸速度。5G技術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能夠有效提升單位范圍內信道的容量,并借助加入的毫米波技術提升寬帶的容量,使信息傳輸速度變得更快。
第三,增強融媒體平臺的兼容性。5G通信技術在信息傳輸方面突破了4G覆蓋面存在的地區限制的缺點,提高了網絡的兼容性,為融媒體平臺提供了與不同類型智能設備連接的網絡技術支持,使融媒體平臺可以與多種智能終端設備進行連接,提高信息傳輸的便利性和時效性[5]。
融媒體是結合網絡用戶的信息需求進行精準信息搜集、加工處理和推送的媒體形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技術中心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絡用戶規模為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4.4%。如何為如此多的網絡用戶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是融媒體縱向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技術問題。在這方面,大數據技術具有的大量、高速、多樣的數據信息獲取、存儲、管理、分析能力,成為融媒體縱向發展的重要技術依賴。
在縱向發展過程中,融媒體主體借助大數據技術從多個渠道獲取不同類型的用戶需求資料,然后進行格式化的處理,最終按照個體和群體的不同層次對用戶進行信息需求方面的劃分,提高用戶需求劃分的精準度和時效性,使融媒體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用戶的信息需求,提高融媒體信息加工、處理和推送的精準性[6]。同時,大數據技術為融媒體平臺進行精準的用戶需求定位和標識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融媒體平臺可以為每個用戶繪制不同的“畫像”,標識其在信息方面的個性化需求,為平臺的信息內容生產、加工和推送提供更加明確的方向和重點參照,解決融媒體縱向發展中信息處理方面的難題。
人工智能技術是在計算機科學、控制論、信息論、心理學、語言學等多學科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于研究如何使用機器模仿和實現人類智能行為的技術方法。在融媒體縱向發展方面,人工智能技術以其智能化和較高準確性的優勢成為融媒體內容生產、傳播和管理方面重點利用的技術。
在融媒體內容生產方面,人工智能技術主要在信息采集、選題策劃及稿件編寫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信息采集環節的應用主要是利用智能化搜索的方式從網絡空間中搜集與特定主題相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及動畫等素材,并對其進行篩選、歸類、匯總,形成可供使用的內容資料;選題策劃環節的應用主要是借助智能化分析技術對網絡用戶關注度比較高的話題進行篩選、對比,確定相應的策劃主題和具體方案;在稿件編寫環節的應用主要體現為借助智能采編機器人對海量的網絡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整合,最終按照預設的模板進行智能化信息填寫,最終形成初稿,并借助智能機器人對初稿中的字、詞、句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稿件中沒有錯別字和語句混亂等影響稿件質量的情況[7]。
在融媒體內容傳播方面,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應用于媒體信息的分配和媒體信息快速傳播方面。其中,媒體信息分配方面的應用是融媒體平臺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下,掌握不同用戶的媒體信息需求和愛好,然后精準確定用戶的媒體內容需求,提高媒體內容推送的精準度和用戶的信息體驗;媒體信息快速傳播方面的應用是融媒體平臺可以根據用戶的媒體內容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完成相關內容的設計與加工,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推送給用戶,高效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信息需求。
在融媒體內容管理方面,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應用于內容質量的管控和用戶體驗的分析與優化方面。其中,內容質量的管控主要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媒體內容稿件中的字、詞、句等進行審核、校對,并借助智能化算法為內容生產人員提供與內容主題或者稿件內容相關的其他素材,用于拓展融媒體內容的信息量;用戶體驗的分析與優化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的內容閱讀時間、閱讀效果進行細化的分析,確定用戶喜愛的風格,加工內容,同時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來為用戶創造個性化的內容閱讀場景,使用戶能夠以沉浸式的方式進行媒體內容的閱讀、觀看和收聽體驗[8]。
融媒體縱向發展追求的是內容縱深挖掘、推送與分享,這就決定了在尋求縱向發展過程中,融媒體要在關注關鍵技術應用的同時,結合用戶的需求進行持續性的技術及應用優化,以提高縱向發展的能力與效果。據此,可以將融媒體縱向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分為技術問題和內容問題兩方面。
在技術問題方面,相關主體要結合融媒體縱向發展中各項業務開展對技術方面的要求。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中,要結合動態的需求和要求,在神經網絡算法、BP神經網絡算法、遺傳算法、粒子群算法等現有算法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拓展適用于融媒體縱向發展的數據捕捉、數據處理算法,使融媒體縱向發展有更加精準的算法作支撐。
在內容問題方面,融媒體要將上述幾項技術作為獲取內容生產素材、開展內容選題策劃和生產加工的主要技術手段,利用技術來提高內容生產加工和推送傳播的精準度、時效性,使融媒體縱向發展沿著內容深度、分析精準、需求對接的方向推進,以適應“十四五”時期推動融媒體發展的要求。
融媒體縱向發展是一項技術與內容齊頭并進的活動。其中,支撐融媒體縱向發展的關鍵技術主要有5G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這些技術為融媒體的縱向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技術路徑支持。而在實際的融媒體縱向發展實踐中,相關主體除了關注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外,還要結合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內容方面的創新,使技術與內容實現深度的融合,共同作用于融媒體縱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