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是家庭之愿、社會之盼、國家之望。“五項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是深入推進立德樹人的重大舉措。抓好“五項管理”,要深入人心、久久為功。
加強作業管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減輕作業負擔是“雙減”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中小學生“五項管理”的重要環節。學校全面落實“三多三減”,即:減去一二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減少其他年級作業時間,減掉重復性、機械性作業;多實施勞動實踐作業,多開展探究融合作業,多樣化作業評價。
學校要求教師精心布置作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增強作業的層次性、適應性和可選擇性,把作業劃分為必做、鼓勵做和選做三個層次。同時,秉持學生發展主體立場,積極拓展作業外延,推進勞動實踐作業多元化,將家務勞動、綜合實踐及體育活動等納入家庭作業內容,開展烹飪大比拼、手工小制作、綠色節水生態研學、科技小創造等活動,讓學生在減負中培養能力,在實踐中鍛煉思維。
加強睡眠管理,培養良好作息習慣。
學校嚴格執行上級關于學生在校時間的相關規定,合理安排學生課間休息和上、下午上課時間。夏季做好午休管理,保證學生有40分鐘的午休時間,并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就相關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
學校下發專項告家長書,形成完善睡眠管理監測機制,捍衛學生睡眠時間防線,提醒家長不盲目給孩子跟風報班、讓孩子參加課外培訓,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加強宣傳教育,通過班隊會課、科學課加強睡眠知識科普,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充分發揮“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品牌效應,心理健康教師密切關注孩子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制定作息時間表,建議每天21:20之前上床休息,真情呵護每一個兒童健康成長。
加強手機管理,杜絕電子產品依賴。
不用手機布置作業,不要求學生用手機完成作業。學校通過國旗下講話、班隊會、板報等,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拒做“手機控”。如果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的需求,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學校將手機管理納入日常管理,每個班級的班主任都是責任人,各班提供保管裝置,建立班主任溝通熱線,解決學生和家長的通話需求。
加強課外讀物管理,豐盈學生精神世界。
課外讀物管理關鍵在于學校要守住第一道“防線”。學校組織每位教師簽署師德師風承諾書,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禁止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訂購或強迫、誘導、暗示學生到指定書店購買教輔資料”,以此營造健康向上的閱讀氛圍。
學校定期開展親子閱讀、讀書節、心理劇等繽紛多彩的閱讀活動,引領教師、學生、家長親近書本、樂讀經典。2021年,學校以建黨百年為契機,讓校長、教師、家長、學生擔任閱讀推廣者,小手拉大手,讀黨史、品經典,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擔當育人使命。
加強體質健康管理,強健學生體魄。
學校配齊體育教師,按照課程標準上好體育與健康課,堅持做好課間操和眼保健操,還自編了一套“育心操”。擬定“陽光一小時”課外活動計劃,每天下午精心組織各類活動,如運球、集體跳長繩、年級投籃小型對抗賽等。每年舉辦全員參與的運動會,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為了讓每個學生掌握一到兩項體育技能,學校開設了多個體育社團,如乒乓球、田徑、籃球、足球、擊劍、啦啦操等。其中,shinning啦啦操隊獲得全國啦啦操聯賽冠軍,學生們在玩中找到樂趣,在樂趣中練就健康體魄。
通過打好“組合拳”,學校進一步把“雙減”和“五項管理”落到實處,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有力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而有個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