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勁 李和旭 孫志威


10月21日,從七星關區小吉場鎮梨子村走出去的李華、劉玉忠、劉科、呂勇、吳學凱、劉傳繼、許波、呂敬文、吳傳斌等9名在外就業創業成功人士,積極響應共青團貴州省委“春暉行動·風箏計劃”的號召,回到家鄉成立梨子村春暉社,并捐贈5萬余元愛心資金幫助梨子小學改善教學環境,禮聘26名春暉使者反哺家鄉。
這是貴州省實施“春暉行動·風箏計劃”以來全省第一家村級新時代示范春暉社。
尋故土鄉愁情,圓鄉村振興夢。自成立以來,梨子村春暉社聚焦動員外出務工鄉友鄉賢、社會優秀人士、高校在讀大學生“三類人群”,緊抓親情、鄉情、友情的“情感之線”,鄉景、鄉音、鄉情的“鄉愁之線”和盡孝、感恩、反哺、回報的“美德之線”,激發心系家鄉、情牽故土的鄉土情懷,聘請了貴州多領域專家當春暉社顧問,助力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
在推進“春暉行動·風箏計劃”中,共青團畢節市委充分發揮春暉行動社會動員機制作用,著力動員更多社會優秀人才、外出務工鄉友、高校大學生返鄉來畢就業、創業、投資和提供公益服務,促進“人才大匯聚”帶動“資源大匯聚”,聚力推動鄉村振興和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
匯聚人才,確?!帮L箏”聯得上
畢節已經踏上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的新征程,需要各類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畢節是勞動人口輸出大市,流動人口約247萬,畢節農村外出勞動力約188萬,以青年人口居多。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畢節需要各類人才競相助力。
作為市委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共青團畢節市委發揮組織網絡優勢和社會動員機制作用,實施好“春暉行動·風箏計劃”,動員本土鄉友留畢、在外鄉友返畢、社會人才入畢就業、創業、投資和提供公益服務,促使“人才大匯聚”,為鄉村振興和示范區建設招引人才。
該市緊緊依托人社、鄉村振興部門及鄉(鎮、街道)等,對已外出務工鄉友、計劃外出務工鄉友特別是掌握一定先進技術和畢節發展所需的成熟型產業工人進行摸排統計,建立外出務工鄉友信息庫。
全市采取情感動員、美德感召、組織牽引等方式,按照“黨政部門所需、本地發展所求、共青團組織可為”的原則,重點圍繞在外杰出鄉友、曾在本地工作的人才、社會專業人才、本土優秀人才等進行排查尋找,建立社會優秀人才信息庫,為社會優秀人才返鄉來畢牽線搭橋。
以“人才大匯聚”為根本,畢節市各級團組織圍繞“找得到”風箏,登記建立“三類人群”信息臺賬,全市力爭登記建檔人數問卷不少于23萬份,最終建成共青團投身高質量發展的“人力資源庫”。
截至目前,畢節市已意向引進專業人才40余名、高校大學生1100余名、優秀外出務工鄉友10余名,服務于社會領域內各行各業,為聚力建功鄉村振興和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暖心服務,確?!帮L箏”聯得緊
“你好,我是來自貴州師范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想來黔西就業,請問我可以申請入住‘青年驛站’嗎?”來自威寧自治縣的王澤撥打了黔西市“青年驛站”的服務熱線,填寫完入住申請表,王澤五分鐘后便接到了自己申請入住成功的電話。
提供一站式免費住宿、政策咨詢、崗位推介、創業指導、城市融入等服務項目,黔西市“青年驛站”為來黔西求職的非黔西籍大學畢業生和未就業青年提供“第一站”暖心服務。
截至目前,共青團黔西市委聯合該市永貴大酒店、豪庭大酒店、水西大酒店、杜鵑花大酒店等6家酒店建成“青年驛站”,作為青年學子到黔西的溫暖“第一站”。“青年驛站”是黔西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開展暖心服務的真招實招,彰顯著城市溫度和對青年人才的態度。
畢節市以“資源大匯聚”為目標,常態化開展情感聯誼、暖心服務活動和禮聘春暉使者、智庫專家,每年與登記建檔人員聯絡、聯誼或服務不少于4次,促進一大批人才資金資源等匯聚畢節。
如何聯得緊“風箏”?畢節市抓住關鍵,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網絡優勢、社會動員優勢和情感紐帶優勢,打好“親情牌”“鄉情牌”“友情牌”,讓“三類人群”切實感受到共青團的貼心服務、暖心服務,讓“三類人群”有所“感”、有所“動”。
在開展情感聯誼活動中,畢節市各級團組織在鄉友聚集區域舉辦“春暉行動·我與家鄉共發展”等鄉友座談交流活動,定期赴“三類人群”集中的地區開展拜訪、探望、慰問等各種活動,增強情感認同;在春節、端午、中秋、國慶等時間節點,常態化向“三類人群”發出節日問候,匯報家鄉喜訊,推薦政策就業信息等,密切與服務對象的信息交流。
聚焦服務社會優秀人才特別是智庫專家,畢節市常態化開展“專家人才連心服務”活動,開展一對一“精心”服務和重要節日必訪、罹患重病必望、家事代辦必應、取得重大成就必賀的關愛暖心服務。該市設立專項關愛基金,努力幫助農民工家庭解決困難,為兒童提供微心愿等服務,為老人提供親情關懷,為黔籍鄉友提供政策、就業、信息、公益、婚戀和法律維權服務。
大力推進“春暉·鄉村振興智庫”建設,建設春暉聯絡處和新時代春暉社,將情牽畢節人民、關注畢節發展、關心畢節進步、支持畢節建設的仁人志士禮聘為春暉使者或“春暉·鄉村振興智庫”專家,積極推動專家學者服務畢節發展。目前,全市建立大學生春暉服務社1個、新時代春暉社100個,意向禮聘鄉村振興智庫專家60余名,在鄉村振興智庫上充實資源。
搭建平臺,確保“風箏”引得回
七星關區小吉場鎮梨子村示范春暉社吸納愛心企業家、社會優秀人才、外出務工青年入社,解決50余人就業難題,全村年人均收入超1萬元。
“我們將積極探索現代化春暉社發展路徑,當好農村產業發展的‘領頭羊’,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梨子村春暉社社長劉玉忠如是說。
畢節市以“建功大行動”為抓手,全力實施“三引”計劃,推進崗位項目需求同人力資源有效銜接,促進一大批社會優秀人才、外出務工人員、高校大學生返鄉來畢就業、創業、投資和提供公益服務。
通過建好對接平臺、舉辦人才招聘會、宣傳優惠政策等方式,實施外出務工鄉友尋引計劃。通過構建智庫體系、開展招商活動、搭建建功平臺、實施慈善公益項目,著力實施優秀社會人才牽引計劃。建設“春暉·鄉村振興智庫”,禮聘一批個人能力強、社會影響大、家鄉情懷深的優秀人才為智庫專家,引導專家通過政策咨詢、難題破解、政策倡導、智慧引領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
實施青年大學生回引計劃,動員大學生返鄉開展社會實踐,幫助并激勵大學生返鄉來畢創業就業。
“我們通過線下體驗館和網店新零售模式經營各類民族文化服飾,建立電商團隊、搬遷群眾團隊、學生兼職團隊、設計團隊‘四大團隊’,帶動群眾就業320人?!辟F州聚民藝文化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龍恩碧說。龍恩碧是共青團大方縣委引回家鄉創業的90后大學生,她的公司2021年經貴州省春暉行動發展中心審批同意建立春暉·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基地?!盁o論走多遠,鄉愁就像一根長長的風箏線牽動著在外游子的心,助力家鄉高質量發展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將竭盡所能,帶動更多的在外大學生、鄉友返鄉就業創業?!饼埗鞅谈嬖V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