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

2022-03-24 11:45:32劉志強盧崇煜
南方經濟 2022年3期
關鍵詞:物流影響企業

劉志強 溫 穎 盧崇煜

一、引言

當前全球貿易形勢復雜艱難,世界經濟面臨較長一段時期的深度調整。長期存在的貿易保護主義、國際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風險因素加大我國外貿下行壓力(毛德鳳、劉華,2020)。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的不同程度地停工停產、邊境限制等防控措施,使得商品、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受阻,給企業帶來生存危機(廖佳、尚宇紅,2021)。面對貿易格局重構的全新挑戰,我國自然資源比較優勢弱化,勞動力紅利逐漸消減,疊加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和資源錯配等現實困境,導致我國企業出口競爭壓力陡增。在此情況下,為深化我國“貿易強國”戰略目標,探索尋求新的貿易比較優勢,解困我國企業出口問題,可將視角轉向政府間轉移支付帶來的地區配套服務水平的改善以及我國自身物流專業化水平提升等層面。通過緩解企業面臨的多重外部環境壓力,提升企業出口的國際競爭力,應當是一個理性的策略選擇。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需求市場大幅萎縮,中央通過向地方政府下達轉移支付資金和減稅降費等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轉移支付機制(1)在2019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轉移支付6.1萬億元的基礎上,2020年2月以來預撥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406億元。,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為中小企業托底解困(佘欣藝等,2020),短期內保證了我國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但長期來看我國企業仍舊需要不斷強化自身國際競爭實力,以應對敏感的全球貿易局勢(裴丹、陳林,2021)。因此,迫切需要從財政視角解析政府間轉移支付影響我國企業出口的深層含義。利用政府財力優勢,通過轉移支付實施社會治理(南銳、楊浩,2018),強化企業外部生存環境比較優勢,引導企業進行質量和效率提升,為增強我國外循環經濟實力提供支持。

與此同時,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大國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魏際剛,2018)(2)2013年我國的物流市場從規模上首次超越美國,位居全球第一。,通過改善和提升我國自身物流分工水平,降低“冰山”成本,成為促進我國企業出口的一個重要視角。進一步,物流業發展和對外貿易的良好互動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通過提升物流專業化水平,憑借規模經濟和效率提升等渠道增強出口商品比較優勢,有望成為提升我國出口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新嘗試(王巍,2020)。不僅如此,物流專業化建設與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效應密切相關,政府間轉移支付增加會影響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范子英,2013;馬光榮等,2016)。因此,分析如何合理分配政府間轉移支付資源促進企業出口的同時,考慮其如何影響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的關系是有必要的。

通過梳理相關文獻,本文可能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一,本文將政府間轉移支付的經濟效應延伸至企業出口,疊加物流專業化這一宏觀外部貿易影響因素,嘗試從二者的高維交互效應視角解析企業出口擴張行為。二,本文不僅探究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效果,還將研究深度從“是什么”推至“為什么”的層次,對其內在影響機制進行實證檢驗。此外,選取貧困縣、公路網密度分別作為政府間轉移支付和物流專業化的工具變量,強化變量內生性問題的解決,為準確評估政府間轉移支付和物流專業化在我國企業出口行為擴張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三,本文研究樣本范圍廣泛。縣級作為政府間轉移支付的最終落腳點,本文的研究也是基于縣級層面,更能反映地區財政狀況對微觀企業出口行為影響的細膩特征,有著更高的精確度和可信度。

二、文獻綜述

新古典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和新新貿易理論等經典貿易理論基于比較優勢、規模經濟和生產率異質性解釋新出現的貿易現象(Helpman,1984;Markusen,1984;Krugman,1991;Melitz,2003),認為上述因素將促使企業出口沿著擴展與集約邊際增加。新貿易理論基于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視角重新定位政府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新新貿易理論開始考慮國家之間制度因素差異對一國出口能力的行業異質性影響(Levchenko,2007;Nunn,2007;Cosimo et al.,2018;趙軍,2020);新經濟地理理論從空間視角強調運輸成本、市場規模對出口企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效應(Chen et al.,2002;李偉、賀燦飛,2017)。雖然上述重要的貿易決定因素背后已經開始考慮政府的影響,但主要基于政府保護、制度質量等宏觀視角(Wezel and Lomi,2003;闞大學等,2013;Luis et al.,2016),尚未深入解析政府財政行為的微觀經濟表現如何影響企業出口二元邊際增長(劉林青、譚暢,2014)。因此,研究中國企業出口問題,進一步結合中國特有的公共財政背景是一個必要選擇。立足外部性理論和公共產品理論,聚焦政府間轉移支付這一重要的財政工具,充分考慮諸如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財政收支結構等公共外部性行為,以及物流專業化發展帶來的規模與效率提升這一外部環境因素對中國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Zhang and Zou,1998)。政府間轉移支付與物流專業化或成新形勢下中國貿易比較優勢形成的特別動因。

現有研究關注到了政府間轉移支付對出口的影響,并且多數文獻肯定了政府間轉移支付對出口的積極影響。從均衡性視角,通過將政府間轉移支付向落后地區傾斜(賈曉俊等,2015;朱耘嬋、王銀梅,2017),促使落后地區有機會參與社會分工(Tsui,2005;范子英,2010),推進區域間協調發展,加快市場一體化建設,不僅為當地企業參與出口市場提供機會(陳旭等,2016),也為企業強化自身發展實力提供資源優勢,為其出口積蓄力量(陸銘,2020)。從激勵性視角,相關研究指出政府間轉移支付對地方政府財政收支行為具有差異化激勵作用(Ferede and Dahlby,2012;付文林、沈坤榮,2012)。例如,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增加會抑制地方政府征稅努力程度(Litvack et al.,1998;Sanguinetti and Besfamille,2004;胡祖銓等,2013;付文林、趙永輝,2016),緩解企業稅收壓力,降低其出口成本。進一步,高菠陽等(2018)的研究指出,專項轉移支付因其政策目標明確,實行專款專用,對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行為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其中尹振東、湯玉剛(2016)發現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補助資金、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等可以較好地激勵財政支出向教育傾斜,培育我國人力資本優勢,提高企業出口競爭力。然而Knight(2004)和成丹(2017)認為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分配也會受到外在影響因素的干預,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等特征,可能對出口貿易各項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產生負向激勵。

現有研究對物流因素的量化分析相對有限,僅有研究主要聚焦物流基礎設施、物流運營體系和物流績效視角,從理論分析層面解讀物流因素對出口的影響。首先,Joseph and Miriam(2013)認為貿易取決于進出口商是否能夠獲得發達的運輸和通信基礎設施。進一步相關研究指出物流基礎設施存量的增加能夠加速商品流通,是提升物流服務、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力,推動外貿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劉志軒,2013;Bensassi et al.,2015;杜軍、鄢波,2016;鄭騰飛、趙玉奇,2019)。其次,趙可冰等(2021)指出,物流運營體系的專業化建設可以實現降本增效,為企業帶來低運輸成本優勢,促進其外貿發展。廖潤東(2017)和謝永清、李香菊(2021)等在研究中也指出,不完善的物流運營體系會給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和出口業務帶來諸多問題與困難。最后,作為貿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體現(王東方等,2018),物流績效的改善對地區間國際貿易發展具有積極影響(Hoekman and Nicita,2011;艾賽提江、郭羽誕,2012;Puerta et al.,2014)。進一步,黃偉新、龔新蜀(2014)和康曉玲、寧婧(2016)等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研究也指出,物流績效的改善顯著推動中國相關產品出口。

此外,現有研究也關注到了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的影響,且多數研究肯定了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建設的積極作用。如賀曲夫、侯金彤(2021)的研究指出,大規模的政府間轉移支付有力地促進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東部地區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增加也會刺激基礎設施支出的增長(趙力濤等,2015),積累公共資本存量(朱軍、姚軍,2017),推動物流專業化建設。然而也有部分研究認為,雖然政府間轉移支付會直接增加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有助于提升物流專業化水平。但是獲得更多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地區更容易滋生腐敗,從而減少對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影響物流專業化建設(范子英,2013)。

上述研究主要停留在政府間轉移支付對區域的宏觀影響層面,未能從更加細致的微觀企業層面詮釋可能的貿易動因。物流專業化作為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其專業化發展帶來的改變對微觀企業貿易活動的定量影響也值得關注。此外,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公共外部性也體現在地區物流專業化建設方面。因此,考慮二者的交互效應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或可成為本文研究的拓展空間。

基于上述分析和考慮,本文聚焦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參與度和出口規模關系的探究。針對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細化影響機制做更為豐富的中介效應檢驗,通過多種方法驗證文章結論的穩健性,并基于政府間轉移支付異質性視角做進一步探測分析。本文研究期待為各地區政府通過政府間轉移支付改善外貿環境,加快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一)政府間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

聚焦企業出口過程中面臨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市場經濟尚需完善的現實困境,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均衡作用和激勵作用使之成為緩解企業出口壓力的關鍵要素之一(白晨,2020)。政府間轉移支付主要通過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財政收支結構等方式影響企業出口行為(Cashin and Sahay,1995;Litvack et al.,1998;馬光榮等,2016)。

政府間轉移支付通過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影響企業出口。通過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改善地區外貿發展環境,推動中西部與東部地區的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進行內部地區市場擴張,降低綜合成本,進而促進企業出口行為(郭揚、李金葉,2018)。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可用于改善邊貿企業融資環境,對邊境及沿海地區的關懷政策更多惠及邊貿企業,有助于其出口集約邊際擴張(李計廣,2021)。政府間轉移支付通過資本配置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平衡地區差距(Cashin and Sahay,1995;謝姍、汪盧俊,2015),使企業獲得更直接的財政支持和更大的規模經濟優勢(蔣為等,2019),促進企業出口二元邊際增長。

政府間轉移支付通過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影響企業出口。地方政府將轉移支付重點用于公共服務領域,通過增加公共物品供給,降低出口沉沒成本,影響企業出口擴展邊際(Robert,1990;Weingast,1995;Gamkhar and Shah,2007;馬光榮等,2016)。在發展相對落后地區,通過給予其更多的轉移支付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規模,為當地企業提供便捷的貨物運輸網絡,降低其冰山成本支出,促使落后地區有機會參與國際貿易市場(范子英、張軍,2010)。進一步,通過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效應縮小地區差距,加強區域間技術交流和生產要素分配,帶動生產率的提高,強化發展相對較好地區企業的生產率比較優勢,為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爭取更大利益,有助于企業出口擴展邊際和集約邊際增長(謝姍、汪盧俊,2015)。

政府間轉移支付通過改善財政收支結構影響企業出口。一方面,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增加會減弱地方政府征稅努力程度(Smart and Bird,1996;Baretti et al.,2002;喬寶云等,2006;劉小勇,2012;付文林、趙永輝,2016),從而減輕地區企業稅收壓力,國內企業生產成本下降相應提升出口商品比較優勢,促進企業出口集約邊際擴張(楊朝繼,2020)。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對中小出口企業財力支持的增加,可以鼓勵其創新發展模式加速轉型升級,培育新興業態和出口產品競爭優勢(劉中燕、周澤將,2018;鞠萍、李宜偉,2020),并通過惠企利民的補貼政策幫助外貿企業建立危機防范機制增強企業韌性,以有效應對惡劣的國際市場環境(佘欣藝等,2020)。進一步,專項轉移支付的激勵會促使財政支出向教育傾斜(尹振東、湯玉剛,2016),通過人才培育和人才積累推動企業組織革新和技術進步,憑借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實現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提升(卿陶,2020),促進企業出口二元邊際增長。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提出以下假說,并繪制機制傳導圖如圖1所示:

H1:政府間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二元邊際擴張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圖1 政府間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機制圖

(二)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

相比于國內貿易,企業在出口過程中須支付相對高昂的運輸、營銷等沉沒成本,因此物流專業化成為影響企業出口的關鍵要素之一。物流專業化發展主要通過規模擴張和效率提升兩方面影響企業出口行為(Bernard et al.,2009;Bensassi et al.,2015)。

從規模擴張視角,一方面,物流專業化發展帶來物流總體規模擴張,加速交通樞紐等核心城市資源集聚,使得物流在更大的覆蓋范圍便利當地貨物運輸,地區相關產業依靠便捷可達的競爭優勢不斷開拓國際貿易市場,調動企業出口參與積極性(Bensassi et al.,2015)。另一方面,物流專業化發展通過規模運輸節約成本(陳治亞、陳維亞,2007),降低出口消耗的沉沒成本和冰山成本,不僅強化出口企業的成本優勢,而且正向激勵并帶動國際貿易和投資行為(季小立、閆立,2014),促進企業出口集約邊際擴張。

從效率提升視角,物流專業化分工能夠加速信息流通,減少經濟主體間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交易成本,更好地維持出口成本比較優勢,促進企業出口集約邊際增長(劉彥平,2005;周汩、肖卓,2007)。進一步,專業合理的物流分工能夠明確職責管理,支持經濟資源在空間分布的優化變動,提升物流運輸時效,通過時間比較優勢正向激勵企業出口擴展邊際和集約邊際擴張(Bernard et al.,2009)。不僅如此,物流管理的分工深化能夠提高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增強出口商品比較優勢,刺激消費需求增長,擴寬出口商品銷售途徑,促進企業出口規模增長(辜勝阻等,2014)。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提出以下假說,并繪制機制傳導圖如圖2所示:

H2: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二元邊際擴張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圖2 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機制圖

(三)物流專業化與政府間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行為的交互影響作用

政府間轉移支付作為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工具,其經濟屬性和補貼性質在中國出口發展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賈俊雪等,2014),其均等化性質和公共外部性質決定其分配和使用都將與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密切相關(Litvack et al.,1998)。物流專業化發展作為制約企業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作為地方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存量的重要體現,政府間轉移支付在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之間起到調節作用。

獲得政府間轉移支付較少的地區,通常表現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備,容易吸引物流企業入駐(全春霞、朱文蔚,2020),物流企業間聯系、合作以及競爭活動的加強推進專業化水平提高,為企業出口行為擴張提供支持。不僅如此,在接受政府間轉移支付少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如東部地區)(朱柏銘,2015),出口企業更多,能夠敦促政府更加結合國內外市場需求進行物流規劃建設,減少物流資源浪費(陳娟,2015),促使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二元邊際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另外,在東部等經濟基礎雄厚地區(獲得政府間轉移支付少的地區),其地理特征往往較為平坦(許澤寧等,2019),物流建設成本低(王晴晴等,2012;李爽、潘秀,2017),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建設的邊際貢獻相對較高,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的邊際貢獻也就相應增加。

獲得政府間轉移支付較多的地區,相應表現為基礎設施存量不足,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差(范子英、李欣,2014;趙永輝等,2019),疊加地區網購交易量少等因素,物流企業入駐意愿低(全春霞、朱文蔚,2020),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限制物流專業化發展,從而降低對企業出口行為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在接受政府間轉移支付多的地區,因轉移支付本身來源渠道多、資金鏈條比較長、使用分散(張軍等,2015),疊加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本身缺陷,未能有效規范與矯正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行為(劉明,2016),不少政府間轉移支付名義上是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實際被用作部門經費或系統內經費補助(吳永求、趙靜,2016),資金挪用現象阻礙物流專業化發展,進而限制企業出口二元邊際增長。此外,在西北等經濟薄弱地區(獲得政府間轉移支付多的地區),其地理特征往往較為復雜(張改素等,2020),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建設成本高(孫久文等,2019),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建設的邊際貢獻相對較低,相應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的邊際貢獻也就相對變小。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提出以下假說:

H3:政府間轉移支付在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間具有負向調節作用。

本文結合經典貿易理論,將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的關系構建綜合研究框架如圖3所示。其中實線箭頭表示影響機制,虛線箭頭表示調節作用,避免單一地從經典貿易理論、政府財政因素或者物流因素解釋企業出口行為。

圖3 研究框架圖

四、研究設計

(一)計量模型構建

為研究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結合現有文獻和前文理論分析以及參考陳旭等(2016)模型的基礎上,本文設定回歸模型如式(1)和式(2):

Exportdummyijt=α0+α1Transferit+α2LQit+α3Transferit×LQit+α4Zijt+εijt

(1)

LnExportijt=β0+β1Transferit+β2LQit+β3Transferit×LQit+β4Zijt+eijt

(2)

公式中i表示縣,j表示企業,t表示年份。其中(1)式是企業出口選擇方程,用于考察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擴展邊際間的關系。Exportdummy為反映企業出口參與狀態的二元選擇變量,若企業出口記為1,不出口記為0。(2)式是企業出口規模方程,用于考察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集約邊際之間的關系。LnExport表示出口規模變量,本文參照佟家棟、劉竹青(2014)的衡量方法,選取企業出口交貨值加1的對數值衡量。Transfer表示政府間轉移支付,LQ表示物流專業化;Transfer×LQ為政府間轉移支付與物流專業化的交互項,表示二者對企業出口擴展邊際和集約邊際的交互影響。Z為控制變量集,剩余項分別為(1)式和(2)式的隨機擾動項。

(二)指標構建

1.政府間轉移支付(Transfer)。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轉移支付是從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出現的(范子英,2011),政府間轉移支付作為財政分權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緩解地方政府收支失衡、解決外部性問題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王小龍、余龍,2018),因而地方政府獲得的轉移支付也將影響當地企業出口行為。政府間轉移支付主要包括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三部分。為盡可能全面反映政府間轉移支付的整體信息,本文選取縣級轉移支付合計值的對數值衡量政府間轉移支付,數值越大說明該縣獲得的政府間轉移支付越多。

2.物流專業化(LQ)。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專業分工的深化、細化,物流作為連接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紐帶與橋梁,對包括采購、供應、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物流功能進行全面的重組和整合,實現物流供應鏈的整體優化,即物流功能外包與物流的專業化管理,成為企業獲取競爭新優勢的一個重要途徑(余福茂、沈祖志,2003)。本文參照袁丹、雷宏振(2015)的衡量方法,以各地區物流業產值占全國物流業產值的比重來衡量,數值越大說明該地區物流專業化水平越高。

3.控制變量(Z)。控制變量集主要包括企業層面控制變量和縣級層面財政經濟變量。企業層面控制變量包括:(1)企業規模(Size),新貿易理論和新新貿易理論均強調規模經濟對企業出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規模是影響出口參與的重要因素,規模越大的企業更傾向于參與國際市場(Krugman,1991)。本文在參考王治等(2015)研究的基礎上,采用企業總資產衡量企業規模,具體估計時取其對數值。(2)企業生存年限(Age),依據生命周期理論,企業年齡的增長過程意味著企業管理、生產技術和營銷手段的成熟以及企業聲譽和信譽的建立。企業生存年限越長,其管理組織體系和市場份額也較穩定(唐詩、包群,2017),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企業出口行為。因此,在張杰、鄭文平(2015)的研究基礎上以當年年份與企業成立年份的差值來衡量企業年齡,具體估計時取其對數值。(3)企業雇傭人數(Number),人才是企業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因此,企業人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自身實力的強弱(郭寧,2010),本文參考毛德鳳、劉華(2020)的研究,選用企業雇傭人數的對數值表示。(4)資本收益率(Profit),新貿易理論強調企業盈利水平在企業出口過程中的影響。本文參考王小龍、余龍(2018)的研究采用企業總利潤與總資產的比值衡量資本收益率,體現企業的盈利水平。(5)企業存貨密集度(Inventory),相關研究指出存貨密集度越高的企業,所得稅負擔越重,而企業稅負的增加影響企業出口行為(劉行、葉康濤,2014)。本文采用企業存貨與總資產的比值衡量企業存貨密集度。縣級層面控制變量包括:(6)財政預算支出率(Budget_rate),采用一般預算支出合計值與地區GDP的比值衡量;(7)財政供養人口規模(Lnsupport_p),采用財政供養人口的對數值衡量。此外,本文還控制了年份和省份虛擬變量。

(三)數據說明

本文企業層面指標來自《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該數據庫包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豐富的財務指標,能很好地反映各地區企業財務狀況。政府間轉移支付層面指標來自《全國地市縣財政統計資料》,該統計資料包含豐富的縣級地區財政指標,覆蓋省、市、縣三級政府,是目前研究縣級政府財政問題較為權威的數據資源。物流層面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該資料是國家統計局編印的反映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由于自2010年起,財政部停止發行《全國地市縣財政統計資料》,故縣級政府間轉移支付數據更新至2009年。為盡可能延長樣本數據的時間跨度,參考洪源等(2018)、于文超、梁平漢(2019)、楊波等(2020)的研究中將數據前置的思想,結合本文研究實際,將政府間轉移支付數據前置4年(3)使用1996-2009年的政府間轉移支付數據與更新的2000-2013年微觀企業數據以及物流專業化數據進行匹配。,最終得到2000-2013年的面板數據。

針對原始數據中存在的問題,參考王小龍、余龍(2018)的方法對數據進行如下處理:(1)由于工業企業數據庫存在數據缺失、指標異常、測量誤差等問題,故剔除總資產小于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為負值、職工數小于30人、1949年之前成立的企業樣本以及其他一些統計指標不符合邏輯關系的企業樣本;(2)政府間轉移支付數據中對縣級層面數據進行了省、市兩級的合計,為保持前后的一致性和回歸結果的準確性,刪除數據中省、市兩級的合計值、缺失值以及一些不符合邏輯關系的統計值。本文所有變量定義及描述性統計結果詳見表1所示。

表1 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

五、實證結果與分析

基于前文理論模型實證檢驗政府間轉移支付與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考慮到極端值可能導致模型產生估計偏誤,參考王如玉等(2019)的方法,對模型中的連續變量(如: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等)在1%和99%分位數上進行兩端縮尾處理。在此基礎上,考慮到通貨膨脹這一普遍存在的經濟現象會給正常的經濟秩序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甚至可能影響政府在公共事業的投資以及公共福利支出(白潔,2012),本文參考李杰(2011)研究中計算的通貨膨脹率(CPI通脹率),再結合通貨膨脹率的計算公式,得到樣本期各年通貨膨脹率的值。將樣本中涉及價值值的變量消除通貨膨脹影響后,采用Heckman兩階段法進行回歸,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4)本文穩健性檢驗、異質性分析、理論機制檢驗等實證分析結果均已消除通貨膨脹影響。。

從表2第(1)至第(2)列可以看出,政府間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二元邊際的回歸結果在1%水平下顯著為正,說明地方政府獲得的轉移支付有助于企業開辟出口市場,原本未出口的企業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已經出口的企業有望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驗證前文假說1。從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角度解釋,中央政府通過轉移支付進行資本配置,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給當地企業出口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角度解釋,政府將獲得的轉移支付重點用于事關民生的公共服務領域,地區形成便利的交通運輸網絡對企業出口擴張起到促進作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能夠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國內市場經濟一體化的形成,啟發企業基于專業化大規模生產優勢,進行海外市場的擴張。從改善財政收支結構角度解釋,政府間轉移支付能夠緩解重點領域支出矛盾(呂煒、邵嬌,2020),對地方政府征稅努力程度的替代效應能夠緩解企業稅收壓力,促進企業出口擴張;中央對地方政府轉移支付的增加,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財政支出空間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人才與資本流入,提高企業人才競爭力,進而促進企業出口。因此,政府間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二元邊際擴張表現為顯著的促進作用。

表2第(3)至(4)列是在第(1)至(2)列基礎上加入物流專業化這一核心解釋變量的回歸結果,并且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二元邊際均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物流專業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企業出口擴張,驗證前文假說2。從規模視角分析,物流專業化發展帶來物流的規模擴張,能夠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加強企業在國際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企業出口可能性;進一步物流業的規模化運作,能夠整體提高產品運輸時效,對企業出口表現為促進作用。從效率視角分析,物流專業化發展將物流分工合理化,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為核心,通過促進消費需求,增加企業產品銷售渠道,促進企業出口(辜勝阻等,2014;廖潤東,2017)。進一步,專業的物流分工使權責明確,減少不同經濟主體由于分工深化導致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交易成本和運輸費用,也可以減少物流企業內部的管理成本。物流成本的降低,為外貿企業進行出口規模擴張提供支持(劉彥平,2005;周汩、肖卓,2006),促進企業生產率的提高,基于比較優勢,低生產率企業退出市場,高生產率的非出口企業選擇出口,已出口的企業則會進一步加強出口規模的擴張(Bernard et al.,2009)。

表2第(5)至(6)列中,政府間轉移支付與物流專業化的交互項對企業出口二元邊際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負,表明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具有負向的調節作用,驗證前文假說3。這可以作出如下理解:獲得政府間轉移支付較多的地區,由于地區基礎設施存量不足等原因,使得物流企業入駐意愿低(全春霞、朱文蔚,2020),限制物流專業化發展。除此之外,在接受政府間轉移支付多的地方,容易導致轉移支付資金濫用,若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被挪用(吳永求、趙靜,2016),則可能影響物流專業化水平提升,從而降低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促進作用。

表2 基準回歸結果

關于本文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其中企業規模、企業雇傭人數、企業存貨密集度與企業出口二元邊際擴張顯著正相關。一般來講,規模較大且存貨供應充足的企業因其營銷技術、外部資源以及規模經濟優勢具有較強的化解風險能力,出口傾向較大,對企業出口擴張具有積極影響(黃輝、尹延芳,2012);企業生存年限與企業出口二元邊際擴張顯著負相關,這一結果與理論預期存在一定差異,企業生存年限越長,外部資源獲取能力等方面越強,發展更加穩定,但是囿于企業自身局限性,制度老化、管理僵硬等問題逐漸暴露,影響了企業出口擴張,該結論與陽佳余(2012)以及董二磊、王博(2015)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資本收益率、預算支出率與企業出口擴展邊際顯著負相關,說明收益良好的企業存在出口動力不足問題,而龐大的預算支出規模也不利于企業出口二元邊際增長(劉慧、桂德懷,2016)。財政供養人口規模與企業出口二元邊際擴張顯著負相關,可能是因為財政供養人口規模的擴大將導致地方政府支出壓力上升,相應對企業財政支出減少,與企業出口二元邊際擴張為負相關。

為了更加直觀地體現政府間轉移支付在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集約邊際和擴展邊際關系中的調節作用,本文參考李云、李錫元(2015)的研究,根據調節變量的均值加減標準差將樣本分為高中低三組,繪制調節機制效應圖(如圖4和圖5所示)。由圖可見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二元邊際間呈現明顯的負向調節作用,再次驗證前文假說3。

圖4 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與出口擴展邊際關系的調節作用 圖5 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與出口集約邊際關系的調節作用

六、穩健性檢驗

為進一步確保研究結論的穩健性,本文嘗試從變量內生性問題、分配政策影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外生沖擊影響三個角度對基準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

(一)內生性分析

嚴重的變量內生性可能導致估計結果有偏。本文借鑒袁飛等(2008)以及范子英和王倩(2019)的研究,選取“是否國家級貧困縣”虛擬變量作為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工具變量。中央對國家級貧困縣在轉移支付上有較大程度的傾斜,因此滿足工具變量相關性條件,但是否為貧困縣一般不會直接影響本縣區企業出口行為,在理論上滿足工具變量選取的相關性和外生性要求。關于物流專業化工具變量的選取,本文參考盛丹等(2011)的研究思路,選取公路網密集度作為物流專業化的工具變量。1985年的公路網密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上各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由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具有一定的歷史延續性,早期物流基礎設施較為發達的地區,需要再建設和維護的成本都比較低,相應地物流專業化處于較高水平,滿足工具變量選取的相關性要求,而歷史的公路網密度與當前的出口行為之間的相關性較低,能較好地滿足外生性條件(蔣冠宏、蔣殿春,2012)。此外對本文選取的工具變量進行弱工具變量檢驗,結果遠大于Stock等提供的在5%誤差水平下F檢驗的臨界值,故強烈拒絕“弱工具變量”的原假設,說明不存在弱工具變量問題。接著對選取的工具變量基于兩階段最小二乘方法(2SLS)進行估計。估計結果(表3和表4)與基準結果(表2)一致,印證本文結論的穩健性。

表3 穩健性檢驗I:1993年國家級貧困縣

(二)消除分配政策影響

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分配除與公共事業投資以及公共福利支出相關外,也因為民族政策、邊疆安定等政策要素的影響使得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分配和使用從一開始就帶有特定的地域偏向性,可能對基準結果產生干擾。為排除政府間轉移支付分配政策的內生性影響,本文參考趙永輝等(2019)的研究,將樣本數據中四個民族地區(內蒙古、廣西、新疆、寧夏)以及三個在財政管理體制上享受民族地區待遇的省份(云南、青海、貴州)進行刪除,繼續采用Heckman兩階段法回歸。結果顯示,核心解釋變量的符號及顯著性與基準結果高度一致,表明在去除干擾樣本后回歸結果保持穩健(5)限于篇幅,正文部分沒有報告這部分的回歸結果,如需備索。。

表4 穩健性檢驗II:1985年公路網密集度

表5 穩健性檢驗III

(三)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外生沖擊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長期持續給中國外貿企業帶來新的挑戰,基于此,本文進一步更新研究數據,對疫情前后的出口情況進行探究。通過整理2016-2020年省級層面相關數據進行固定效應回歸(6)通過國家財政部官網整理了2016-2020年中央對各省份下達的轉移支付資金(具體分為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兩項,并對每項資金的使用給出具體劃分),通過國家統計局官網整理了2016-2020年各省的出口總額數據以及物流相關數據,最終得到2016-2020年省級數據。。結果如表5所示,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以及二者交互效應對出口規模的影響與基準結果基本一致,印證本文結論的穩健性。政府間轉移支付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已經具備一定應對并平滑沖擊的能力(栗亮、劉元春,2014),在推進企業出口過程中具有穩定性,不易因外在影響因素沖擊而發生明顯變化,也說明本文的研究結論對疫情期間的出口行為同樣適用(7)中國海關總署2021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出口15.55萬億元,增長22.7%,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4.5%。。

七、異質性分析

根據政府間轉移支付資金用途限制的不同,可將轉移支付主要分為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稅收返還三部分。一般而言,一般性轉移支付旨在彌補經濟薄弱地區的財力缺口、均衡地區間財力差距,不限定用途,在推進企業出口過程中使用空間彈性大,受政府影響較多(馬光榮等,2016)。專項轉移支付是指上級政府為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或者對委托下級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務進行補償而設立,實行專款專用(趙永輝等,2019),與一般性轉移支付相比,上級政府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干預更強(8)我國的一般性轉移支付當中的某些類別具有專項化色彩,如調整工資轉移支付、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等,基本限定了資金用途,但這些轉移支付仍有顯著的財力均等性。總體上看,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均衡性強于專項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的支出自主度小于一般性轉移支付。,在推進企業出口過程中限制較多,途徑較為單一(程宇丹、龔六堂,2015)。稅收返還實質是上級政府將稅收所得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返還給征稅對象的一項稅收優惠制度,旨在保護各地區既得財政利益(劉弘陽,2018)。本節考慮政府間轉移支付的結構效應,對上述三類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進行異質性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異質性分析

表6第(1)列結果顯示,一般性轉移支付與物流專業化的交互項對企業出口擴展邊際的回歸系數變為正向顯著,與基準結果存在偏差。可能是由于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空間彈性大,地方政府通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調節外貿發展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二者間的發展關系,促進企業出口擴展邊際增長(丁菊紅,2015)。表6第(3)至第(6)列分別為專項轉移支付、稅收返還分別與物流專業化的交互項對企業出口行為影響的估計結果,核心變量的符號及顯著性與基準結果一致。專項轉移支付主要用于教育、醫療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領域,實行專款專用,限制地方政府按其偏好進行支出行為(賈俊雪等,2017;王小龍、余龍,2018),回歸結果穩健。稅收返還主要通過將來自地方的稅收收入返還給征稅對象(劉弘陽,2018),因而回歸結果也具有穩健性。

八、影響機制檢驗

為更好地驗證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分別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機制,本文進一步通過分段回歸進行理論機制檢驗(9)還根據溫忠麟、葉寶娟(2014)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方法,對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分別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機制進行中介效應檢驗,估計結果均有效支持前文理論分析結果。為節約篇幅未報告相關估計結果。。

(一)政府間轉移支付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機制

根據前文理論分析,政府間轉移支付可能通過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財政收支結構影響企業出口行為。在考慮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影響機制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檢驗政府間轉移支付同協調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第二步,檢驗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同企業出口規模的關系。分別設定計量方程(3)和(4)。

Mediatorit=θ0+θ1Transferit+θ2Zijt+εijt

(3)

LnExportijt=γ0+γ1Mediatorit+γ2Zijt+eijt

(4)

其中Mediator表示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變量,其余變量具體含義同前文。文章采用人均GDP值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靳濤、陶新宇,2015;葛永波等,2015);參考項衛星、田野(2020)的研究,使用城鎮化率衡量協調發展水平,具體采用地區城鎮人口與地區總人口的比值衡量。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協調發展水平分別作為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代理變量進行分段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到政府間轉移支付增加可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而促進企業出口集約邊際增長,有效闡釋了政府間轉移支付正向影響企業出口集約邊際增長的內在機制。

表7 政府間轉移支付影響機制檢驗

類似的,考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改善財政收支結構影響機制。借鑒張海鵬、陳帥(2017)的研究,對基本公共服務的研究指標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最低生活保障三方面,分別采用市區教育事業費用支出的對數值衡量教育均等化;市區與地區醫院床位數比值衡量醫療衛生均等化;市區與地區社會保障補助比值衡量最低生活保障均等化。另外,采用地方財政預算內支出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的比值衡量地方財政收支結構(張志超等,2014)。分段回歸結果如表8和表9所示,充分驗證了政府間轉移支付通過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財政收支結構促進企業出口集約邊際增長的影響機制。

表8 政府間轉移支付影響機制檢驗

表9 政府間轉移支付影響機制檢驗

(二)物流專業化對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機制

根據前文理論分析,本文繼續對物流專業化通過促進物流規模擴張和物流效率提升影響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機制進行分段回歸。在考慮物流規模擴張影響機制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檢驗物流專業化同物流規模擴張之間的關系;第二步,檢驗物流規模擴張同企業出口規模的關系。分別設定計量方程(5)和(6)。

Mediatorit=θ0+θ1LQit+θ2Zijt+εijt

(5)

LnExportijt=γ0+γ1Mediatorit+γ2Zijt+eijt

(6)

其中Mediator表示物流規模擴張變量,其余變量具體含義同前文。文章參考楚巖楓、劉思峰(2008)的研究,將貨運量作為物流規模擴張的代理變量。由于信息化已經深入到物流活動的每個節點,較高的信息化水平有助于區域間的協調運作,提高物流運作效率,故參考唐建榮等(2019)的研究,采用互聯網上網人數代表信息化水平,作為物流效率提升的代理變量。分段回歸結果如表10所示。可以看到物流專業化水平提高可以促進物流規模擴張和物流效率提升,進而促進企業出口集約邊際增長,有效闡釋了物流專業化正向影響企業出口集約邊際增長的內在機制。

表10 物流專業化影響機制檢驗

九、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經典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理論、外部性理論等,采用近14年中國工業企業微觀數據、全國地市縣財政統計數據以及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考察了政府間轉移支付、物流專業化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對企業出口擴展邊際和集約邊際增長的影響。得到如下主要結論:(1)政府間轉移支付通過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財政收支結構促進企業出口二元邊際增長。(2)物流專業化發展帶動物流規模擴張和效率提升促進企業出口擴張行為。(3)政府間轉移支付對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之間具有負向調節作用,且一般性轉移支付在物流專業化與企業出口行為之間具有異質性影響。

基于上述研究結論,謹慎提出以下建議:(1)各級政府應細化和明確物流專業化建設、企業外貿發展的轉移支付比例,保證將轉移支付資金撥付到位,通過建立長效轉移支付資金監管機制,如建立資金管理系統等,實施外貿資金動態管理,規范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充分發揮政府間轉移支付在企業出口擴張中的積極作用。(2)雙循環發展格局強調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在我國如此大體量的出口需求背景下,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供給策略,改善區域交通運輸網絡,做好物流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進一步提高物流專業化水平,加速經濟雙循環。(3)圍繞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目標,由政府主導通過政府間轉移支付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功能,強化企業外部生產和發展環境優勢,引導企業結合自身特色培育競爭優勢以促進企業外貿發展。

猜你喜歡
物流影響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汽車觀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現代企業(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婷婷五月在线|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h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天堂网国产|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女人一级毛片| 国产小视频免费|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在线|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色婷婷久久|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一区第一页| 久久美女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色综合久久88|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狠狠干| 欧美第二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蜜桃视频一区|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性欧美久久|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伊人激情综合网|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91在线高清视频| 亚洲毛片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国产99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日本不卡在线|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久久亚洲天堂| 久久人体视频|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中文字幕在线观|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97se亚洲综合在线|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91福利免费| 激情亚洲天堂|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欧美精品不卡| 无码免费视频| 欧美高清日韩|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天天综合亚洲|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青青久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