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實打實調整結構,擴種大豆和油料,見到可考核的成效”的重要指示,全面提升我省油料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精品化水平,按照省政府《關于持續深化“四個農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河北省“十四五”種植業“三品一標”行動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鞏固面積提升品質。花生播種面積恢復到2020年水平,重點發展高油酸花生,規模種植面積由80萬畝發展到95萬畝,高油酸花生面積占比由20%提升到25%;實現大豆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35萬畝以上,增長35萬畝,其中“雙高”大豆面積由70萬畝發展到80萬畝,增長14%,品種優質化率明顯提升。
打造“三品一標”基地。制定推廣高油酸花生綠色高效、輕簡、標準化生產技術,建立“三品一標”基地10個以上,實現良種和標準化生產技術覆蓋率90%以上;建立“雙高”大豆“三品一標”基地10個以上,輻射周邊30萬畝示范區,實現良種和標準化生產技術覆蓋率95%以上。
培育優質品牌。借鑒魯花、益海等龍頭企業品牌打造經驗,充分發揮河北高油酸花生、“雙高”大豆生產優勢,依靠優勢產區公用區域品牌創建,加強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強化市場化運作力度,打造“冀”字牌知名優質品牌,評選5個以上優質油料品牌。
(一)積極培育篩選優質新品種。以省農科院和河北農大、邯鄲市農科院等高油酸花生育種優勢單位為依托,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現有冀花11、16、19等高油酸花生品種基礎上,積極探索培育篩選高產(產量潛力350公斤以上)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在立足品質優勢基礎上爭取產量優勢,推進新品種審定和示范推廣,發展建立5個繁種基地。培育高產穩產(產量潛力300公斤以上)、“雙高”(蛋白質含量45%以上,或油份含量21.5%以上,或蛋白質+脂肪≥63%)、無豆腥味(脂氧酶缺失)、鮮食、黑大豆等優質專用大豆新品種,滿足市場多層次需求。
(二)開展農機農藝全程生產環節融合。引導全省高油酸花生生產實現機械化、精準化、智能化。市縣示范區引進現代化先進機械,針對耕、種、管、收及脫殼、分選、產后處理等環節實現精準作業,提升現行“地膜花生高產技術”“冀中南夏花生生產技術”和“花生膜下滴管水肥一體化技術”等種植技術配套。提升規模化、標準化程度,提高產品品質品相,力爭全省高油酸花生全程機械化水平提高20%。對接大豆機械研究成果,重點改進推廣免耕播種機械,集成機械免耕播種技術,研究機械收獲農機農藝配套,推廣機械化適時收獲技術,示范推廣機械免耕播種技術10萬畝、推廣機械化適時收獲技術20萬畝,示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100萬畝,提高單位面積土地效益。
(三)開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示范。重點打造遷安、灤州、遵化、昌黎、淶水、新樂、巨鹿、棗強、大名、故城等10個以上高油酸花生“三品一標”基地,輻射發展高油酸花生栽培核心區。建立石家莊市藁城、正定、無極和滄州河間等“雙高”(高蛋白、高油)優質大豆“三品一標”基地,輻射周邊大豆種植區,實現單一品種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充分利用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建設契機,鼓勵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代耕代種、統防統治、代收代銷等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模化生產示范區內重點示范減施化肥和施用生物肥料等土壤保育技術,減施農藥及病蟲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綠色植保技術,實現節種、節肥、節藥、節水,降低化學殘留,減少重金屬污染,減少塑膜污染,化肥農藥使用量年度遞減2%,提升綠色農業水平,從生產源頭上提升農產品品質。支持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訂單生產。
(四)加強油料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向高油酸花生、“雙高”大豆規模化生產示范區傾斜,完善配套田間井、渠、路、林、電等基本建設,打造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增強抗災能力,“藏油于地”。支持優勢區域內規模生產主體收儲能力提升,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投入,提高裝備水平,推行單品種收獲干燥、倉儲、分級銷售,解決收獲晾曬等環節難點問題,提高農產品市場價值和種植收益。
(五)提升深加工與副產品利用水平。充分發揮高油酸花生具有較長保質期和很好保健功效的特性,開發花生糖、花生醬、花生肽等產品。引導種植基地與養殖場等企業結合,開展花生秧、花生殼飼料化、肥料化、基料化開發利用,促進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突出發展大豆食品加工,促進油脂加工轉型升級,拓展精制油專用粕(餅)市場,吸引調味品、保健品、大豆蛋白等產能逐步向我省轉移。研發升級豆制品新產品5個以上,爭取80%以上的大豆實現訂單生產。
(六)增強特色油料品牌影響力。在花生主產區,以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對接北京大國食安、邢臺宴友、灤州天申、邯鄲名福、大名五鹿香、灤州百信、易縣易園等油脂、食品加工企業和合作社,通過改進加工工藝,培創“冀產牌”花生加工品牌。在鞏固高油酸花生油用的同時,分別探索食用(鮮食和烘炒)以及高端西點配料、餐飲食品佐料、調味品、富硒等功能品牌的創建,實現轉化增值。在大豆主銷區大力宣傳推介河北“雙高”大豆、無腥大豆等消費者喜愛的品種,依托石家莊臻豆集團,培育綠色、有機、非轉基因的“冀”字品牌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塑造“河北大豆、豆中精品”的整體品牌。
(一)強化組織領導。省農業農村廳成立油料產業集群推進組,由分管廳領導牽總,包群領導推動,種植業處會同技術總站、省農科院及企業負責人,定期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相關市、縣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結合地方實際,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建立季度小結,年終總結機制,加強對市縣的調度考核,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年度任務落實和長效機制建立。
(二)穩定扶持政策。統籌整合各方面資金投入,拓展新的籌資渠道,加大油料產業投入。充分利用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加強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和“雙高”大豆品牌建設。加大農業項目整合,強化種業補貼。擴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用于生產、初加工機具補貼范圍。充分利用好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做好干旱和病蟲草害防治。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介入,逐步建立部門、地方和社會融合的多元化產業投入機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三)加快培育新型主體。培育壯大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推進統防統治、機耕機收等生產性服務,培育壯大生產性服務組織,加強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提高生產組織化規模化水平。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簽訂服務合同和生產訂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產加銷一體化發展,提升產品品質和效益。
(四)強化園區項目帶動。以灤州市、大名縣、新樂市高油酸花生示范園區和石家莊郊區“雙高”大豆園區等重點園區為依托,通過項目扶持,打造“三品一標”基地,實行輕簡化栽培、規模化生產、標準化操作管理,采用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模式,輻射帶動優勢區高油酸花生和“雙高”大豆高質量發展。
(五)強化宣傳推介。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油料產業發展的成效和典型經驗。組織現場培訓和觀摩學習,推廣成熟技術和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激發農民種植積極性,努力擴大種植面積。大力宣傳高油酸花生和“雙高”大豆獨特優勢,增強民眾認知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