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軼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加快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是一項重大戰略,對于推進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意義重大。2021年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河北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22年)》,明確以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為抓手,以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為保障,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近年來,全省各地先后出臺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發展,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結合本地實際,不斷探索模式,輻射帶動小農戶,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穩步發展,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加快應用,已經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截至2021年底,全省注冊家庭農場達到5.8萬家,累計創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583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3376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5472家。預計2022年全省家庭農場將達到7萬家,省級示范農場達到1500家。家庭農場的建設與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推動了農業轉型發展,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持續提升,為特色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提供了基礎支撐。同時,家庭農場建設與發展還帶動了農民可支配收入和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的持續增長。
雖然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取得顯著成效,但依舊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實力不強等問題,面臨的諸多短板和制約依然突出,難以滿足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
全省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中,種植類家庭農場約占76.5%,畜牧漁業養殖類家庭農場約占14.0%,種養結合類家庭農場約占5.6%,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約占3.9%。種植類家庭農場以種植傳統作物為主,經營者創新發展意識不強、開展多元經營的積極性不高、依托科技支撐發展信心不足,形成了種養殖經營單一化、生產收益增長緩慢、仍然靠天靠經驗吃飯的發展現狀。種養殖理念和技術更新緩慢,導致農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偏低。發展較好的家庭農場的惠農、帶農能力較弱,示范引領作用發揮不明顯。比如,引進種植推廣新品種、投資科技型設施農業的承擔風險能力較弱;立足長遠發展,轉型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的積極性不高;增產增收帶動效應不足。
目前家庭農場經營面臨的最主要的制約因素為貸款難,絕大多數規模經營戶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或借貸的方式投資,基本上沒有其他融資渠道。在種植養殖產品市場價格正常或逐漸上漲的情況下,各個生產環節正常循環,規模經營能獲得正常利潤,生產規模逐步擴大趨勢明顯。一旦市場價格低迷,產品銷售受阻,生產過程則不能正常循環。不少規模經營戶因為沒有外來資金周轉,只好壓縮生產規模來降低虧損程度,虧損時間稍長,少數支撐不住的家庭農場只能退出生產。資金缺乏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信貸政策、缺乏抵押物、手續繁瑣、貸款期限短、自身積累較少、融資風險較高、融資貴、渠道少等。商業性金融機構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營利會設置較高的風險評估門檻,家庭農場在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壓力下,借貸行為受到資源配置劣勢的制約。
家庭農場經營現狀對專業人才、返鄉創業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依靠人才實現升級發展的動力不足。現有經營者屬于新型職業農民,是當前和未來鞏固農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力量,對他們的培訓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存在政策掌握不清、對家庭農場發展重視不夠、服務意識不強的情況,對有發展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項目意愿的家庭農場,在土地、金融等配套政策的宣傳講解、指導方面還不夠全面深入。比如,對返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人才的扶持政策宣傳不到位,對快速發展的家庭農場的各類需求關注不足,對于種植用地保障、周邊村莊內建設用地協調等在政策解讀、發展支持上的力度不夠。
建立健全部門工作綜合協調機制,深入做好對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扶持和服務工作。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有效提供農村承包土地流轉供求信息、合同指導、價格協調、糾紛調解等服務,引導農村承包土地依法、自愿、有償、有序地向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流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優化金融服務,尤其要發揮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這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幫扶作用,允許家庭農場以大型農用設施、流轉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創新信貸品種,簡化信貸手續,提供優質服務。支持和引導農業擔保機構優先為家庭農場提供擔保貸款。
建立健全家庭農場培訓機制,支持鄉村本土人才、有創業意愿的外出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以及科技人員等人才依法依規創辦家庭農場。指導家庭農場加強記賬管理,完善財務收支記錄。探索推廣家庭農場與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有效對接合作方式,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健全完善示范家庭農場管理辦法,按照《河北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管理及監測辦法(試行)》要求,指導各地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結合本地實際,盡快修訂縣級示范家庭農場管理辦法。開展示范創建,按照“自愿申報、擇優推薦、逐級審核、動態管理” 的原則,繼續指導各地深入開展市、縣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做好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構建起省市縣三級聯建、梯次跟進的發展格局。加大宣傳推介,及時對各地家庭農場發展經驗和做法進行總結,推薦一批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參選農業農村部家庭農場典型案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