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自信息時代到來,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發展迅速。該文旨在探討我國建筑信息化發展現狀對未來我國建筑信息化發展方向提供可參考的線索。通過中國知網中2009—2019年的數據,運用文獻計量、定量與定性的方法對我國建筑信息化發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機構以及論文中心關鍵詞等進行文本挖掘分析。從中得到我國建筑信息化發文量在分析這10年中呈上升的方向發展,并在2017年達到最高;研究的作者、機構比較多,大部分集中于國內的高等院校,但發文的作者、機構之間缺少緊密的聯系交流;研究領域熱點大部分在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建筑信息化方法,并與其他信息技術像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建造等方面相結合,是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引領。
關鍵詞:建筑信息化 ?文獻計量 ?BIM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35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b)-0000-00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esearch on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 reference clues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data from 2009 to 2019 in CNKI, this paper uses bibliometric,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mine and analyze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issued, research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key words in the paper cent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issued by China's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has increased in the decade of analysis,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in 2017; There are many research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most of which are concentrated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here is a lack of close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Most of the hot spots in the research field are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methods,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which is the leader of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Bibliometrics; BI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現如今,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運用在各個領域當中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建筑行業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為了促進建筑領域的升級和轉變以及各個項目的實施效率,需要將信息技術、信息化方法運用在建筑領域中,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信息自動化等信息化技術相互結合,加快推動建筑產業建設的發展和效率。
探究與分析在信息時代環境下我國建筑信息化的研究狀況,對未來在這一領域的我國學術研究者進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我國建筑信息化發展方向帶來啟示。
1 建筑信息化發展分析
1.1 發文量分析
通過發文量分析可以看出整體的論文發表數量趨勢是上升趨勢的,結果如圖1所示。
通過圖1我們可以看出,從2009年以來我國建筑信息化論文發表的數量逐漸呈現上升階段,一直到2017年達到論文發表數量的頂峰,2017年以后論文發表的數量有所下降緩和。2009—2013年是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緩慢上升階段,之所以在這個階段對建筑信息化的研究緩慢是因為2008年發生了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建筑領域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從而在后面的幾年還存在著余溫影響,雖然BIM技術在2003年就引進了我國,但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們國家研究的起步還是比較晚的,而且一直到2011年這個期間段,我國建筑信息化僅在BIM技術領域研究對于其它的信息技術如何結合還處于萌芽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對我國建筑信息化的研究處于緩慢狀態。2013—2017年是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迅速上升階段,這個時間段正處于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當中,規劃中國家強調并支持建筑信息化發展,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建筑領域的運用,要求對建筑行業進行持續的科技創新,提升建筑行業的信息技術研發能力,因此在這個階段中我國建筑信息化的研究迅速呈現上升趨勢。2017年以后是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緩和穩定階段,這是因為我國現有的信息技術已經達到成熟穩定,需要開發新的信息技術,制定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以應用在建筑領域相關工作當中,進一步提高建筑行業的信息化水平。
1.2 研究作者分析
由于論文發表的作者是對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主要力量,通過對研究作者個體之間合作的聯系頻次以及研究熱點分析,能夠發現該領域的核心作者主體和他們之間的關聯,從而對該領域的某一方面的研究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通過研究作者分析可以發現這10年當中研究作者的聯系頻次和研究熱點,首先通過作者聯系頻次排名可知王要武、紀穎波、張建平這3個作者是該領域的核心主體,他們在該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并且他們之間的合作聯系程度更緊密,吳宇迪、薛維銳、王茹等作者依次排在后面。
其次通過研究熱點可以得到在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研究中,BIM技術研究、BIM技術的應用、BIM技術在我國的標準、信息化方法等是主要研究的對象。從整體上看,只有一部分研究作者之間達成了緊密聯系以及合作隊伍,其他作者間的聯系和合作還需有待加強,又因為各個作者形成的合作隊伍對我國建筑信息化行業的研究方向不一樣,從而導致了研究的單一性、片面性,只是針對建筑領域的某一方面研究,很少有作者做到將該領域與其它領域或學科交叉研究,因此導致了一些作者之間以及合作隊伍間的聯系強度還不夠緊密,創新度還不夠高。
1.3 研究機構分析
由于論文發表的機構是構成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重要保障,所以研究各個機構一方面能體現出整體對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能體現發表論文的權威性以及各個機構之間的關聯。通過研究機構分析可以發現機構發文量情況。
首先,通過機構名稱可以看出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論文發表機構有很多,但大多集中在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為中心的機構,這幾個機構是構成該領域研究的主體并且關系、合作程度是最緊密的,而其它論文發表機構之間的關聯度很弱,所以應該積極的促進其它機構之間的聯系,加強他們之間的合作,保證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研究的全面性和整體性。其次,通過發文量情況可以得到在某一年里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機構分別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可以得到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論文發表次數最多的機構主要集中在這些高等院校及高等院校的二級機構,而其他類型機構如建筑企業、建筑研究所等很少參與到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論文的研究當中,也沒能夠與這些高等院校進行合作交流,沒有達到全方面的對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因此要提升建筑企業、建筑研究所等機構與高等院校的合作程度,加強他們之間的聯系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對我國建筑信息化進行研究,激發研究人員的靈感和創新能力。
1.4 論文中心關鍵詞分析
由于論文里的中心關鍵詞是對我國建筑信息化某一方面研究的強調,所以研究各個論文發表中的中心關鍵詞一方面能夠表現出研究人員研究的熱點和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出論文的重點研究內容和中心觀念。
首先,通過論文中心關鍵詞可以知道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研究的熱點變多,研究范圍變的更廣泛,中心關鍵詞較為密集的集中在BIM、應用、信息化等詞語,也就是說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研究的熱點大部分在于BIM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信息化在我國建筑領域的探索理論、信息化對我國建筑領域的融合等方面。
其次,根據中心關鍵詞的次數來看,可以得到我國建筑信息化在BIM技術方面的研究已經趨于穩定階段,雖然物聯網及之后的中心關鍵詞出現的次數較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方面的研究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建筑信息化中其它信息化技術的拓展和應用。因此針對我國目前建筑信息化的程度來看,我國建筑信息化正處于一個關鍵階段,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建筑信息化的水平,我們應以BIM技術為基礎全面推進新型信息技術在建筑領域的各個方面的應用,尤其是針對那些落后的城市,國家政府更因該給予他們的支持,在資金、技術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協助,保證全國范圍內的建筑信息化全面推進。
2 我國建筑信息化目前存在的問題
通過使用文獻計量、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發現了以下問題。
(1)雖然BIM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比較穩定和成熟,但是建筑信息化領域的創新能力還不夠高,缺少建設建筑領域的信息化平臺和創新研究平臺,研究方向還比較片面、單一,論文發表的作者、機構之間的關聯度不夠緊密。
(2)政府很少參與到建筑信息化領域的合作聯合,而且論文發表機構的關聯僅存在于各個高等院校之間的互動和合作,一些建筑企業和建筑研究所等機構很少與高等院校之間進行合作交流,而且高等院校間的合作范圍僅在國內排名靠前的知名學校中,容易出現發展不平衡以及壟斷。
(3)雖然十二五計劃出臺了有關建筑信息化進程的方針,但是對于目前建筑信息化的程度來看,缺少一些優惠政策,缺少對于偏遠的城市、落后的城市的建筑信息化的幫助,人才培養還不夠全面,建筑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比較低,先進技術還有待需要開發,管理模式還比較單一。
(4)從整體上看,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在BIM技術和建筑信息模型等方向上占據較大優勢,而在涉及到某一個建筑相關工作環節的信息化研究是劣勢,例如在施工過程、施工管理等工作環節如何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研究較為缺乏。
3 我國建筑信息化發展解決方案
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建筑信息化全面發展,針對上述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如下。
(1)不斷地加強我國建筑信息化領域的創造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針對建筑領域技術的開發和信息技術的結合,建設出符合我國建筑信息化發展道路的信息服務平臺和創新研究平臺,努力擴展研究作者的研究范圍和方向,可以嘗試著與其他領域或別的學科進行交叉研究,從而達到研究的豐富性,加強論文發表的作者以及機構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促進研究的平衡發展。
(2)推進政府參與到建筑信息化領域的建設當中并與建筑企業合作聯合,加強各個高等院校與建筑企業、建筑研究所等機構的合作聯系,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辟出機構合作的新道路;推進知名高等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合作,促進研究交流的平等發展,反對壟斷思想。
(3)國家政府要不斷出臺建筑信息化領域相關的信息技術優惠政策,幫助偏遠的城市和落后的城市實現建筑信息化發展,不僅在資金上給予支持還要在技術上給予支持;加強對建筑信息化行業高級人才的引進,不斷培養該行業新的專業人才,完善建筑信息化管理體制,提高管理的水平;不斷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建筑信息化中的先進信息技術并引進我國,爭取研發出適用我國建筑信息化現狀的高新信息化技術,吸取西方發達國家在建筑信息化領域管理的經驗,不斷提升我國的管理模式以及對管理模式的轉變和升級,使管理模式多樣化。
(4)科研工作者要加強在建筑相關工作環節中的信息化研究,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工作環節的性質制定符合本工作環節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從而在固定的人力、財力、材料資源等情況下,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成本節約資源的效果。
4 展望與總結
一方面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我國建筑信息化的研究在BIM領域上已經達到成熟穩定狀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嘗試著往其他領域方向前進;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我國建筑信息化未來研究方向還有很多,像信息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建筑企業信息化等主題領域都是可選擇的,因為這些領域的研究也是我國建筑信息化研究的一部分,而且對我國建筑信息化的全面研究、全面提升有著重要作用,這些領域大部分都是建筑工作當中的某一個環節,所以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單獨從建筑工作的某一個環節進行信息化研究。
當今我國建筑領域需要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推動新型信息技術和多元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建筑建設等方面的應用,提高建筑領域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建筑信息化仍是現如今建筑領域發展的潮流,是當今信息化時代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項勇,鄭茂,代天卉.我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動力因素及影響機理研究[J].建筑經濟,2019,40(12):15-20.
[2] 周建晶.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精益建造研究[J].建筑經濟,2021(3):41-46.
[3] 董華,夏淼.數字化技術對建筑企業服務化創新的驅動研究[J].建筑經濟,2020(10):93-97.
[4] 郭宇.國有大型建筑企業的數字化管理問題研究——G企業案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20.
[5] 張福德.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6):43-44.
[6] 丁烈云.數字建造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
[7] 趙姍,楊磊敏.基于區塊鏈的BIM建設新發展研究[J].建筑經濟,2020(S2):36-40.
作者簡介:余浩(1998—),男,碩士,研究方向為情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