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晟南
近日,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第三方質控單位成立了質量控制檢查組,對省本級及沿海6市的海洋災害風險普查調查數據開展了現場質量控制測量核查工作。通過信息查詢、現場采集數據、走訪周邊居民等多種形式,在147個隱患點中抽取了43個進行了質量控制核查,對隱患點的基本情況、致災因素、承災體信息、歷史災害信息、重點隱患情況等開展了詳細的核查工作,符合國家質控標準不低于20%的質檢要求,確保了遼寧省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數據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規范性、科學性,并形成國家級成果數據匯交,現已全面進入風險評估與區劃階段。
海洋災害風險普查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防災減災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全國海洋系統首次開展此項工作,廳黨組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2021年,遼寧省在完成海洋災害風險普查(試點)工作的同時,全面啟動全省海洋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在全國率先完成了調查數據質量控制檢查。
按照《全國海洋災害風險普查實施方案(修改版)》和《全國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數據與成果質量審核規范(試行)》的相關要求,在我省海域開展風暴潮、海浪、海嘯、海平面上升、海冰5個災種的普查任務,完成了海岸防護工程、海水養殖區、漁港、濱海旅游區4類承災體的海洋災害的致災孕災要素調查和危險性評估、重點隱患調查與評估工作,制作各類表單4378張,共調查出147個重點隱患點。其中:108個的隱患海堤、15個隱患海水養殖區、11個隱患漁港、13個隱患濱海旅游區。目前,全省海洋災害風險普查調查數據質控核查工作已經結束。
海洋災害是自然災害的一種,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通過此次普查工作的精細化實施,準確摸清遼寧省海洋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為遼寧省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權威的防災減災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