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巖
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河南 安陽 455000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臨床常見的肺部疾病,多發生于兒童,該病主要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炎癥改變,臨床癥狀為發熱、咽喉疼痛、咳嗽及乏力食欲不振等,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1]。因此,如何提高肺炎支原體感染在臨床診斷中的準確性已成為臨床研究重要課題。目前,臨床對于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常采用微生物快速培養檢驗法和快速血清學檢驗法[2-4]。為了進一步提高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準確性,本研究對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分別采用微生物快速培養檢驗法和快速血清檢驗法進行診斷檢測,旨在探討這兩種檢驗方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為1~12歲,平均年齡為(5.85±1.23)歲,1~3歲20例,4~8歲21例,9~12歲19例,病程<7 d 29例,病程≥7 d 31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5.92±1.28)歲。1~3歲20例,4~8歲20例,9~12歲20例;病程<7 d 32例,病程≥7 d 2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2)年齡1~12歲。(3)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先天性疾病的患兒。(2)伴有智力障礙和意識障礙的患兒。(3)存在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兒。
對照組采用快速血清學檢驗法:患兒入院后在次日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外周靜脈血2 mL,經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用酶聯吸附免疫法檢測特異支原體球蛋白(MP-IgM)水平,若MP-IgM<160:1則為陽性,反之為陰性,陰性者需在7 d后復查。
觀察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法:患兒入院后,將無菌咽拭子放入其口中,在口腔及咽喉部進行捻轉,采集標本后置入肺炎支原體鑒定培養皿中,在37℃的恒溫箱中進行細菌培養,待24 h后,觀察標本顏色變化。若標本顏色從紅色變為黃色,則為陽性,若標本顏色無任何變化,則為陰性。
(1)對比兩組患兒的陽性檢出率。(2)對比兩組患兒陽性檢出率在病程、年齡方面的變化。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檢出率為88.33%,高于對照組70.00%,兩組患者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檢出率情況
觀察組患兒<7 d的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率高于對照組,而≥7 d的肺炎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不同病程內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檢出率情況 例(%)
兩組4~8歲患兒的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1~3歲患兒的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檢出率高于對照組,9~12歲患兒的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檢出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同年齡段的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檢出率情況 例(%)
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病率較高,多見于兒童,主要是因兒童呼吸道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菌的侵襲,從而引發感染[5]。該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厭食及咽喉腫痛等,與其他肺炎癥狀相似,診斷難度較大,易導致臨床在診斷中出現漏診和誤診的情況。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病緩慢,病程較長,易誘發多種并發癥,阻礙兒童生長發育,因此,早期確診并進行有效治療可促進患兒身體康復。目前,微生物快速培養檢驗法和快速血清學檢驗法是臨床檢測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常用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法的陽性檢出率為88.33%,高于快速血清學檢驗法,說明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法能提高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率,與李丹[6]研究結果相符。同時通過比較兩種檢測方法在不同病程、不同年齡段的陽性檢出情況發現,微生物快速培養檢驗法隨著病程的延長、年齡的增加,陽性檢出率不斷下降,提示早期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重要性。微生物快速培養檢驗法的診斷原理是將標本放置于培養基中,利用快速生長因子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裂,根據培養基中酸堿度pH值變化測定支原體感染結果,若培養基顏色從紅色變為黃色則為陽性,若無變化則為陰性[7]。該項檢驗方法具有操作簡單、耗時短、靈敏度高的優點,應用于發病初期可獲得較高的陽性檢出率。快速血清學檢驗法需采取血液標本,根據血清中肺炎支原體抗體和試劑盒中硝酸纖維膜上的固相肺炎支原體相互作用反應,從而檢測是否存在肺炎支原體抗體感染[8]。該檢驗技術應用過程中,易受其它病原菌的干擾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情況,從而影響診斷結果。相關研究表明,大齡兒童食物類型較多樣化,易受碳酸飲料和口腔中食物殘渣等因素影響診斷結果,因此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法隨著患兒年齡的增加而使陽性檢出率下降[9]。由于支原體抗體一般在發病7 d后產生,因此快速血清學檢驗法隨著病程的延長使陽性檢出率隨之升高。
綜上所述,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檢出率較高,為確保診斷的準確性,可結合兩組患者的檢測手段進行綜合判斷,為患兒的臨床治療提供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