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瀘縣立足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聚焦村干部這個關鍵力量,出臺《加強村干部隊伍專職化建設實施意見》,通過大幅提高村干部待遇、規范選任聘用、建立薪酬體系、拓寬流動渠道等方式,推動鄉村振興一線人才隊伍整體穩定、后繼有人。以加大財政投入作為突破口,在兩項改革中科學調減村民小組256個,將節省的資金調劑到全縣村干部待遇“總盤子”,并由縣財政追加投入資金,將書記(兼主任)、副書記、其他核定干部的起薪基數提高到4500元/月、2750元/月、2500元/月,同步建立3崗8級職業化晉升和退出機制,對在職期間取得相應職稱、相應學歷的村干部,分別再給予每人每月100元-300元的職業津貼,并積極拓寬村干部進入體制內渠道。為更好吸引鄉村振興人才、調動其干事創業熱情,瀘縣根據基層財力實際,差異化制定500元-1500元的績效考核標準,考核優秀的上浮40%,基本稱職的下降40%。同步開展村干部“兼職+兼薪”行動,推動村黨組織書記按法定程序兼任村委會主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將精減崗位基本報酬的53%用于補助“一肩挑”書記、主任,每年按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的5%-20%進行工作獎補,161名村“兩委”委員按程序兼任村民小組組長,251名村紀檢委員依法擔任村監委會主任,全額領取兼職崗位報酬,逐步形成責酬對等、勞酬相適的機制。(中共瀘縣縣委組織部 黃小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