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丹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借助有限元軟件對實際工程進行模擬仿真,分析復雜環境下各種影響因素的影響,解決傳統計算難以解決的復雜工程問題。土釘支護結構的一般形式為先進行鉆孔,再在孔中放置鋼筋,鋼筋的直徑根據實際工程情況確定,然后進行注漿,再沿其邊坡坡面,采用掛網噴射混凝土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土釘支護結構。支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土釘結構與土體的黏結力和摩擦力,在基坑或者邊坡土體發生位移或變形時,被動地承受由土體帶來的拉力[1-2]。
宋二祥、鄭穎人、尹驥等[3-5]采用強度折減法分析土釘支護的穩定性,并將其與極限平衡法作了比較。余登華等[6]對復合土釘支護下的位移和穩定性展開分析,并結合實際工程驗證了有限元方法在計算邊坡穩定性上的可行性。趙杰[7]研究了土釘布設方式及長度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指出最大滑移面往往與最大拉應力連線的位置是一致的。
選取Mohr-Coulomb 作為土體本構模型。假設有一均質土坡,邊坡橫截面見圖1,有限元模型網格劃分見圖2。土體計算參數見表1,土釘參數見表2。

圖1 邊坡模型/m

圖2 基坑模型的網格劃分

表1 土體參數選取

表2 土釘計算參數選取
在路塹邊坡開挖面,按照要求,掛網噴80 厚C20 混凝土。混凝土面層計算參數見表3。

表3 混凝土面層計算參數
強度折減法[8-9]保留了有限元軟件在分析復雜因素下實際工程的優點,而且結果直觀,在實際工程分析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考慮在不同位置設置土釘,工況見表4。可以看出:(1)土釘布設位置從一級邊坡的上部、中部至下部,土釘所受拉應力分別為17.6 MPa、18.4 MPa、16.3 MPa,大致呈現先增后減的趨勢。在中部加土釘時,土釘所受拉應力數值最大。表明當土體發生位移或變形時,土釘布設位置在土體中部時,對維持土體穩定性效果最好。(2)加釘位置從上部、中部至下部,安全系數呈線性增長,增長速率約為12%,在下部加釘時安全系數達到最大值為1.68,說明在下部加土釘時能更好的維持邊坡土釘穩定性。

表4 土釘布設工況一
考慮土釘間距作為變量,工況見表5。可以看出:(1)隨著土釘間距從0.7 m 逐漸增加至2.8 m,土釘所受拉應力不斷增加,間距0.7 m 時土釘拉應力最小為16.9 MPa,間距2.8 m 時土釘拉應力最大為20 MPa。從土釘拉應力的變化規律可以看出,土釘間距越大,土釘的作用范圍越廣,所受到的拉應力也更大,對維持邊坡土體的穩定性效果越好,但當間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所受拉應力的增加速率放緩,表明對于維持邊坡土體穩定性,間距適當即可。(2)在土釘布設間距從0.7 m 增加到2.8 m 的過程中,邊坡的安全系數逐漸增長,大致呈線性關系,在土釘間距為2.8 m 時安全系數達到最大為1.67,說明在土釘間距更大時能更好地維持邊坡土體穩定性,間距從0.7 m 至1.4 m 時,安全系數逐漸增加,且增加的速度最快。

表5 土釘布設工況二
考慮土釘直徑作為變量,工況見表6。可以看出:(1)隨著土釘直徑從80 mm 逐漸增加至140 mm,土釘所受拉應力逐漸減小,減小速率逐漸降低,土釘直徑80 mm 時,土釘拉應力最大,為26.3 MPa,土釘直徑140 mm 時,土釘拉應力最小,為10 MPa。從土釘應力的變化規律可以看出,土釘直徑越小,土釘橫截面面積越小,土釘所承受的拉應力越大,同時土釘處于更危險的狀態。土釘直徑越大,橫截面面積越大,被動所受的土體的力為定值,故其應力表現為數值更小。(2)土釘直徑從80 mm 至140 mm,安全系數看似在100 mm 時達到最大值,但實從數值范圍上得出,4種不同工況下的安全系數基本處于同一數值范圍內,約為1.52,說明在土釘直徑的變化對維持邊坡土釘穩定性影響較小,敏感性也更低。

表6 土釘布設工況三
(1)在每級邊坡中部加土釘時,所受拉應力最大。(2)隨著土釘間距從0.7 m 逐漸增加至2.8 m,土釘所受拉應力呈增加趨勢,但增幅逐漸減小。(3)隨著土釘直徑從80 mm 不斷增加至140 mm,土釘所受拉應力呈減小趨勢,但減小幅度逐漸變小。(4)在布設位置、間距、直徑三種敏感性因素中,對土釘所受拉應力最為敏感的是土釘的直徑,間距次之,布設位置最后。(5)土釘位置從一級邊坡的上部、中部至下部,所計算的安全系數逐漸增長,大致呈線性相關關系。(6)土釘布設間距從0.7 m 逐漸調整至2.8 m,安全系數逐漸增長,大致呈線性關系。(7)土釘直徑從80 mm 至140 mm,安全系數基本處于同一量級,約為1.52。(8)邊坡土體安全系數對加釘部位最為敏感,對間距的敏感性次之,對土釘直徑的敏感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