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最穩固的‘壓艙石’、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最重要的‘主力軍’、國家糧食統籌調劑最可靠的‘供應地’。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規劃建設中俄國際合作示范區,打造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構筑立體化開放大通道,推進新時代沿邊開發開放。”
——2022年3月6日,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黑龍江代表團召開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黑龍江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勤在會上做以上發言。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只有融合發展才能讓數據釋放價值、爆發力量,推動實現以數字技術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秦榮生提出,應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從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數據要素潛能作用、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數字安全保障體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中小企業要真正成為‘專精特新’企業,從發展目標上,要以成為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為目標,專注并深耕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無論身處什么環境、面對什么發展形勢,都要始終堅持從創新找出路、想辦法、謀發展。從發展結果看,要實現從相對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走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強品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2022年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做客中國之聲兩會特別節目《央廣會客廳》,詳解促進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新舉措,鼓勵中小企業以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
推進‘雙碳’工作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要統籌考慮,正確處理好當前和未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全局和局部的關系,特別是要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堅持先立后破、穩妥推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我們不搞‘碳沖鋒’,也不搞運動式‘減碳’,要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雙碳’工作。”
——在2022年3月5日舉行的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推進‘雙碳’工作可以為子孫后代謀幸福,保護好綠水青山,這就是未來的金山銀山。”
群眾想的盼的,就是我們干的。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就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日照市委書記張惠接受《人民日報》采訪,就如何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問題指出,要從一件件“小切口”事項入手,將為民辦實事制度化、常態化,每年集中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能更加便捷高效地把事情辦成、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