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欣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的設計時,需要時刻以學生為主角,通過不斷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來創建更具人性化的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有效地通過數學作業來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基礎,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提升自己的數學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作業;策略探究
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的設計時,需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入手,設計更具有人性化的作業。這樣,數學教學就可以不斷進行創新。通過設計創新性和趣味性的數學作業,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此,教師需要充分創建人性化的小學數學作業。
一、從枯燥走向有趣,提升作業的趣味性
1.生動的情境式作業
學生在進行小學作業的書寫時,對于作業的趣味性要求非常嚴格。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時,需要不斷提升作業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低段的數學作業設計時,可以將有趣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學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作業的趣味性,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米和厘米”的教學時,就可以將學生的作業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從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題目:早上同學從3厘米長的床上起來,吃了一根20米長的油條,然后走了500厘米的路程來學校。在學校門口,同學與身高160米的保安王爺爺打招呼。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針對實際生活來進行單位的換算,看一看哪些單位用得正確,哪些不正確,不正確的需要修改成正確的。通過這樣的作業設計,可以有效地提升作業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書寫和學習。
2.愉快的繪畫式作業
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的作業設計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作業設計。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相對年齡比較小。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繪畫是非常感興趣的。為此,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設計時,可以設計一些繪畫形式的作業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加高效地進行數學作業的完成。例如,學生在學習數字1到10 時,教師就可以將繪畫與訓練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趣味性,還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將數學與其它學科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從課堂走向實踐,提升作業的實踐性
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作業時,需要不斷提升作業的實踐性,讓學生可以通過有趣的數學作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這樣才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來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1.創建生活化的操作性作業
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好奇心都比較強。在進行學習時,相對書寫來說,動手操作更受學生的喜歡。學生一般都喜歡通過動手指或者擺東西的方式來進行計算。這些都是學生操作性比較強的表現。為此,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的數學作業設計時,可以通過創建生活化的操作性作業來讓學生進行知識鞏固。例如,在學習一年級的“找規律”時,教師就可以提前設計一些手勢,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際的表演,然后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找到下一個動作的規律。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再如,教師在進行“對稱圖形”的作業布置時,教師可以在課上通過多媒體來播放一些好看的軸對稱圖形,然后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剪紙的形式進行圖形的復原,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小學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2.豐富綜合實踐性作業
教師在進行數學作業的布置時,一般分為當下需要完成的作業和需要幾天完成的作業。如,以下是學生一周需要完成的綜合性實踐作業:
(1)在逛商場時,了解一下什么物品是正方體的、什么是長方體的、什么是球形的。學生需要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列舉,每一項最少列舉三個。
(2)將例舉的物品價格以某元某角某分的形式進行標價。
(3)進行模擬結賬,可以隨機購買三樣物品進行結賬。
(4)在進行結賬前可以估計一下需要多少錢。
教師通過創建這樣的實踐性作業來不斷提升作業的趣味性,從而有效地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并且還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成長。
三、從個體走向互動,提升作業的合作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因此,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來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此,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的設計時,還需要從個體走向互動,不斷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
1.創建家長合作型作業
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的作業設計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由于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教師在布置一些有難度的作業時,需要考慮讓學生與家長進行合作完成作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完成能力,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與家長的親子情感。
2.創建小組合作型作業
創建小組合作型作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共同設計屬于自己小組的標志。在設計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自己所學知識進行設計,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的設計時,需要時刻以新課改為教學方向,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數學作業設計。這樣,不僅能為學生創建更具人性化的學習環境,還能讓學生通過完成適合自己的數學作業來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素質,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美珍.讓作業更具人文性——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4(5):49.
[2]胡綠荷.讓作業更具人文性——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實踐與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8):121.
[3]黃惟祎.小學低年級數學單元趣味作業設計與實踐[J].現代教學,2020(1):53-54.
[4]滿月雄.小學數學趣味型作業設計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6(6):29.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