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水
摘要:鄉村文藝活動建設是我國鄉村文化振興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是鄉村文藝活動建設政策的引導者、條件的創造者和實施的保障者。為更好地推動鄉村文藝活動的開展政府主管部門需建立長效機制,加大經費投入,提高文藝活動設施利用率,夯實鄉村文藝活動基層服務人才隊伍,豐富鄉村文藝活動內容,培育文藝娛樂氛圍,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
關鍵詞:鄉村振興;文藝活動;組織;管理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既要鑄形又需塑魂,魂是鄉村文化。鄉村振興文化先行。鄉村文化振興能為鄉村振興戰略 “五大目標”的實現提供文化支撐。在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文藝活動建設更能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其實施需要政府對文藝活動進行不斷探究和創新組織管理。
1 建立長效機制,引導農民積極參與鄉村文藝活動建設
“政府的職能在于把國民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引向所既定的目標。” [1] 政府主管部門應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對鄉村文藝活動的科學組織和管理,逐漸改變我國鄉村文藝活動長期以來內容單調、形式陳舊的狀況,以滿足新形勢下農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各級政府要成立以主要主管領導任組長的鄉村文藝振興領導小組,將工作分工到人。鄉鎮級政府要配備文藝專兼職干部負責鄉村文藝活動建設工作,定點包村,細化、量化目標任務。不斷創新完善目標考核機制,以考核促推動,將考核結果與年終評優評先掛鉤,做到獎懲分明。主管領導要不定期對鄉村文藝活動建設進行指導、督促和考核,使文藝活動建設真正落到實處。專兼職干部要深入鄉村考察調研,科學規劃,創新鄉村文藝活動的內容建設。確立鄉村文藝活動建設聯絡員與文藝專兼職干部共同組織和協調管理文藝工作。充分利用農村黨、團支部,發揮其對鄉村文藝工作相對熟悉的優勢開展活動。建立健全吸引鄉村文藝活動骨干的激勵機制,保證每個村級組織都有骨干。
本著群眾的需求,結合實際,充分挖掘地方富有特色的文藝資源。鄉村文藝振興領導小組協助鄉村聯合成立民間文藝活動協會,制定適宜于鄉村特點的協會規章制度,民主選舉出協會負責人,規范管理,服務于民。文藝專兼職干部要不斷深入鄉村走訪,調研,了解村民文藝需求,挖掘本地傳統文藝資源。充分發掘鄉村本地文藝人才,建立鄉村藝人檔案數據庫,統籌組織安排,由其指導村民學習參與相關的文藝活動。定期舉行文藝比賽活動并設置名次、頒發榮譽獎杯及時當獎品,以提高村民的參與熱情,活躍鄉村業余生活。制定村民評議制度,定期評議文藝活動的內容、活動效能。健全民意表達和監督機制,設立意見箱,公示欄,接受村民對鄉鎮管理機構、責任干部、鄉村文藝協會、鄉村文藝人才等的監督,充分調動廣大村民參與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的積極性,增強鄉村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村民對鄉村集體的認同感。
2 加大經費投入與管理,助力鄉村文藝活動建設
“財者,為國之命而萬事之本。” [2]經費是制約鄉村文藝活動開展的先決條件。長期以來由于財政投入不足,經費籌集工作不到位,致使鄉村文藝活動始終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大大影響了新農村的文化建設。為落實中央加快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工作部署,完成新農村文化建設目標,地方相關職能部門應團結一心共同為鄉村文藝活動的開展做好幕后服務工作,確保活動經費到位。鄉村文藝活動軟硬件的創新建設需充足的經費作支撐。各地政府要統一認識,改變只重經濟建設的觀念,盡快轉變到文化、經濟兩手都要抓都要硬的認識上來。要結合本地財政實際拓寬經費來源。或由政府出資撥款將鄉村文藝建設的設施維護經費、活動經費、工作經費、特色項目經費一并納入各級財政經常性預算;或政府出資、鄉村自籌、單位幫扶、社會捐助相結合方式募集經費。各地的財政狀況不同,經費支出保障各異,要制定專門措施確保文藝活動建設順利開展。
各地方政府要以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為指導,不斷完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體系,杜絕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混為一談現象的出現。基層鄉鎮財政部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通過政務信息網,實現各個鄉鎮之間的聯網,保證財政信息在各個鄉鎮之間的暢通。另外,還應通過網絡平臺監管資金的流動使用情況,逐漸實現鄉鎮財務狀況數據匯編的自動化,節約人力物力,以財務工作的高效率推動鄉村文藝工作的進行。要建立內部監督機制,加強對文藝活動建設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和審計。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對鄉村文藝活動資金的管理,提高對資金的使用效率,將每一分資金都花在刀刃上,不浪費一分一厘。要注意全過程掌控,事前、事中、事后全掌握,做到資金專戶、專賬、專人管理。及時對外公布資金的利用情況,不給違規行為留一絲可能使鄉村文藝活動資金流失的機會,確保資金按時保量供給。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使資金正常運轉和有效利用,以保障鄉村文藝活動建設的順利開展。政府要加大對貧困地區鄉村文藝活動的財政扶持力度,進行有效管理,將經費真正落到實處,消除貧困鄉鎮因文藝活動建設而形成的新的債務隱患。
3 按需供給,科學管理,不斷提高文藝活動設施利用率
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農民精神需求變得日益豐富。進行鄉村文藝活動建設是滿足廣大農民精神需求重要工作之一。進行鄉村文藝活動建設需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文藝活動設施包括藝術展演設施、藝術閱覽設施、藝術娛樂設施等。鄉村文藝活動設施是農民群眾進行文藝活動的場所,是開展文化教育的陣地,也是鄉村公共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文化宣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是開展鄉村文藝活動的重要任務。文藝活動設施是宣傳的物質載體。若活動設施不完善將難以起到應起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上小康的逐步實現,農民對文藝活動設施的需求愈加強烈,因此,政府要加大鄉村活動設施的建設力度。全方位、多載體、多渠道協同推進鄉村文藝的創新發展。“不明察不能燭私”(《韓非子·孤憤》)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應深入鄉間地頭,實地考察,了解鄉村各地真正的文藝娛樂需求,按需供給,避免照搬照抄式的設施供給建設。另外,政府要搭建橋梁,積極聯絡愛心機構捐贈援建文藝活動設施,實行共建。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鄉村經濟的發展,鄉村文藝活動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不能適應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藝活動設施建設還存在著不平衡且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已有的設施利用率低等現象。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存在于領導認知度和重視度不高、建設資金不足、缺乏相關的專業管理人才、管理措施落后、已有設施陳舊等幾個方面。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從源頭做起,提高認識,上下一心,制定嚴格措施,強化檢查督導,責任到人。針對鄉村廣播設施維護、娛樂器材維修、文藝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與管理、文藝活動設施運行情況跟進等的管理要形成制度,并安排專人負責。要健全評估獎懲制度,對于管理好的鄉村給予一定的表彰。對因疏于管理,導致文藝娛樂中心、農家書屋、棋牌室、文藝廣場等等文藝活動場所被擠占挪用甚至廢棄的村莊要進行重點治理整頓,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獎懲與村主任、支部書記年終工作考核掛鉤,真正做到設施既要建設質量高,又要管理到位。對鄉村文藝活動設施只有按需供給,科學管理才能提高利用率,才能為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提供基礎保障。
4 立足人才振興,夯實鄉村文藝活動基層服務人才隊伍
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孫中山先生指出“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鄉村文藝活動建設離不開穩定的人才隊伍,需要抓好“人才”這個生產力。鄉村文藝活動人才包括管理服務員和教學培訓員。管理服務員是指組織開展鄉村文藝活動的管理員、聯絡員、志愿者。管理員由政府指派專人專職主抓文藝工作。聯絡員由村委成員擔任,是主管部門與鄉村文藝團隊間的橋梁,負責溝通、信息傳遞。志愿者是鄉村文藝團隊成員中的骨干,協助管理員、培訓員、聯絡員組織開展文藝活動建設。教學培訓員由本地人才、引進人才、特殊人才擔任。本地人才長于掌握本文藝技能,對鄉村的熟悉且充滿熱愛。引進人才是指外來人才,擁有新思維、新理念,能為鄉村文藝振興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讓鄉村文藝振興的人才隊伍越加強大。特殊人才市為滿足鄉村文藝、經濟建設需求而引進的緊缺優秀人才。另外,農民群眾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參與者和最大受益者,也是鄉村文藝活動建設的主體,人才的后備力量。政府要加大思想宣傳,鄉村振興政策宣傳力度,培訓跟進,讓農民群眾逐步改變“老觀念”,以全新的思維、狀態直面當下的鄉村振興。通過專業的文藝技能教育培訓使農民群眾逐步變成認識到位、思想進步、有文化、有手工藝實用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以便積極參與到鄉村經濟建設大潮中成為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人才組成部分,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鄉村文藝人才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高低在文藝活動的開展和建設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政府要加強對鄉村文藝活動人才隊伍的培養確保文藝人才各盡其能,各負其責。政府主管部門應將文藝人才的培訓納入行政培訓規劃以堅定其思想認識,提高其綜合能力和服務意識。政府主管部門還應該制定長遠人才培育規劃,依托高校、文化館、藝術培訓中心、鄉鎮藝術實踐基地,為鄉村文藝活動建設服務人員和文藝骨干提供各種交流平臺,提升他們的藝術素質和工作能力。鼓勵并組織所引進人才和特殊人才影響帶動本地文藝人才,以提高本地人才的能力水平。積極吸收一批有文化懂藝術并愿意扎根鄉村的年輕人進入鄉村文藝管理隊伍,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并解決他們的福利待遇問題,改善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總之,只有夯實鄉村文藝活動人才隊伍才能更好地推進鄉村文藝活動建設。讓鄉村更具有“吸引力”都要靠人才。加大對人才的認同感和包容性,能夠以更開放的姿態歡迎更多的人才,鼓勵人才發揮他們的優勢,才能夠為鄉村振興積累更多的人才資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鄉村振興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
5 豐富鄉村文藝活動內容,培育文藝娛樂氛圍
鄉村文藝活動建設的目的是以文藝建設促鄉村文化振興。政府主管部門應開拓思路,尋找門路,制定“外聯內結”策略,豐富文藝活動內容。“外聯”一是開展城市、鄉村之間的結對幫扶,將城市高水準文藝娛樂形式或其它鄉村特色文藝娛樂形式引入本地,為本地文藝活動注入新鮮血液,提升鄉村文藝活動的層次和多樣性;二是將鄉村文藝推出去,對外宣傳農村新風貌。鼓勵鄉村文藝經紀人參與鄉村文藝外推活動。鄉村文藝中介人帶動鄉村文藝團體走出去實行創收服務,既能服務于社會,又能拓寬經費來源,增加農民收入,將大大減輕了政府財政壓力。以浙江為例,每年農村各類經營性演出中60%的演出場次是由鄉村文藝中介人參與安排的。足以說明鄉村文藝中介人的出現活躍了農村文藝市場,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另外,政府主管部門要采取措施、制定政策不斷壯大和規范文藝中介隊伍,為鄉村文藝活動建設增添活力。“內結”就是加強鄉村文藝與本地經濟建設之間的結合,以及鄉村間文藝活動建設的結合。“外聯內結”策略的實施能有效推動鄉村文藝活動建設,助力經濟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如:通過“外聯內結”打造文藝活動樂園,將文藝活動常態化、節目化,為鄉村旅游產業賦能;挖掘鄉村紅色文化內涵,創建紅色文藝基地,將紅色革命精神宣傳融入文藝活動,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文化基礎;利用傳統節日和農閑時節開展文藝觀摩會、廣場舞比賽、鄉村旅游節、山歌聯誼比賽、書畫展、傳統手工藝展演等等文藝活動,真正讓農民唱文藝活動主角,吸引更多農民參與到鄉村文藝建設之中。
積極樹立鄉村文藝品牌,爭創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自20世紀80年代末始,文化部在全國開展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命名評選活動。該活動的宗旨是弘揚中國民間藝術,促進民族民間藝術的繁榮和發展。民間藝術之鄉的創立既保護了地方傳統民間文藝品牌,又在傳承的基礎上向經濟市場滲透和延伸。地方文化主管部門應著力挖掘鄉村區域特色文藝,形成一批極富民間特色的文藝活動項目 ,做大做強,力爭“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榮譽稱號,以品牌立形象,以文藝活動建設促經濟發展。
6 結語
政府是鄉村文藝建設政策的引導者、條件的創造者和實施的保障者。農民群眾是鄉村文藝活動建設的直接實施者、享受者。在鄉村文藝活動建設中,農民積極參與,不忘初心,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創新鄉土文化,助力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確需政府的積極組織引導和科學管理。
參考文獻
[1]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爾.革命法則和審判[M].商務印書館,1985:158-159.
[2] 孫健波.憲政視角下的財稅改革 [J] .經濟法研究,2011(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