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偉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市場經濟不斷地提高,我國第三產業也不斷的進步,但是我國經濟基礎農業的發展弱后,無法有效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造成影響。基于此,本文針對加強農機管理服務、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對應的建議和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機管理服務;農村經濟;重要性;發展策略
1 農機管理服務的重要性
農業步入現代化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農業機械化,同時也能夠體現出農村擁有先進生產力,從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到節約成本再到增加經濟效益,都無法離開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就是農戶應用和學習各種各樣新機械和新技術。但是根據實際情況能夠了解到,由于經濟條件比較差和農戶文化水平比較低,我國大部分農戶都無法獨立快速掌握新型農業機械和先進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而農機管理就是針對這一點,進行引進農業新設備、惠農新政策以及農業新技術,并且開展針對農戶的技術指導、技術咨詢以及技術推廣,能夠有效地幫助農戶充分把握新技術,把農業技術轉變成收入和產量。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就是農業機械發展,隨著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產收益也相對應的提高。有效地運用農業機械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農業的消耗成本,這也是提高農業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手段。在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農業管理服務主要是服務農戶,保證農業生產過程中能夠高效和安全,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農業機械的作用,能夠為農戶增加經濟收益。
2 農機和農村經濟的關系
2.1 促進的關系
農村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農機設備,因此要加大投入農機設備。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農業生產過程中,都大量的投入農機設備,能夠有效推動現代化農業生產的發展。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機,能夠有效解放勞動力,在同一個時間之內,農機設備所產生的生產效率遠遠過于人工操作,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加強推廣農機設備,提供給農戶幫扶政策,能夠讓農戶快速使用上農機設備,加快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1]。
2.2 制約的關系
在使用農業機械設備的過程中,農戶需要進行規劃合理的適用范圍,并且要充分的把握操作農機設備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除此之外,在各個區域都應該提供給農戶資金,讓貧困農戶都能使用農機設備,能夠有效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但在農業機械的發展中,因為農戶的知識水平比較低,且農戶的經濟無法承擔農機的高成本,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經濟發展。而約束農戶經濟發展和導致農戶無法使用農機的主要因素,就是因為農戶經濟條件的限制。
3 農機管理服務存在的問題
3.1 農機管理體制不健全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市場經濟不斷的進步,基層農機管理體制也不斷的調整,原本農機管理站通過擴、撤以及合并之后,目前的農機管理站都是從縣到鄉(鎮)進行管理,而有一部分依舊是縣三級的管理制度,但是事實上農機管理體制都還不夠健全,甚至有一部門鄉鎮都是有名無實,而一般都沒有村級服務組織和農機管理。有些即使有機構,但是欠缺設備配置以及人員配置,從而導致設備簡陋以及技術薄弱,一般都沒有專業人員,所以無法完成農機服務管理的任務[2]。
3.2 農機服務范圍不廣泛
農機服務體制在經過不斷調整之后,只有市(縣)級農機管理有一定的活力,有完整的機構,并且包含服務內容,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范圍狹窄、內容單一的情況,只能提供相對簡單普通的農機服務,無法滿足深層農機使用服務的需求。而鄉(鎮)的農機管理服務中缺少服務品種,沒有企業的支撐。
3.3 農機服務人員素質低
目前農機管理服務工作人員,大部分的工作人員年紀都偏大,愿意從事農機工作的青年人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農機服務工作人員老齡化的情況,而目前服務工作人員的文化知識素養普遍比較低,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來從事農機工作,科班出身比較少,沒有經歷系統化的學習以及文化素養比較低,并且只是結構比較陳舊,接受新產品、新知識以及新技術的程度很慢,無法及時適應時代發展背景下農機服務。因此,農機服務的需求和農機服務的技術、質量以及態度等都有一定的差距。
3.4 農機管理服務保障機制不完善
即使現代化農業的基本保障就是農機現代化,但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還不夠重視農機服務管理方面,因此,在投入資金方面明顯的不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農機服務缺少一定的政策資金支撐。農機管理服務無法離開資金的保證,在農機進行推廣示范、采購樣機以及做試驗的過程中,都要大量投入資金來保證。由于還沒有健全農機管理服務保障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機管理服務工作的困難程度,這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由于資金短缺就會造成機構只重視收費,往往忽略了真正的農機發展,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農業機械化農戶的經濟壓力,從而降低了農戶進行發展農機的熱情[3]。
3.5 農業機械設備缺少先進性
農機管理工作劃分成好幾個方面,第一方面,減少農機設施設備的資金投入成本;第二方面,增加使用農機設施設備的效率;第三方面,利用先進的農機設施設備。而這些管理工作,都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有效提高農村經濟的實際發展水平。但是在管理實際工作過程中,大多數的農戶在具體生產的時候,依然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并且也沒有獲得到相對應的成效。農業機械設備不可以替代傳統的生產方式,主要是因為農機機械設備缺少一定的先進性,大部分的農戶都覺得農業機械,和傳統的生產方式一樣,如果選擇農業機械,那么就為增加自身的資金投入,而農戶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濟壓力,總會選擇使用傳統的生產方法。
3.6 缺乏資金以及技術型人才
在農機管理服務工作過程中,依舊存在這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方面,缺少一定的發展資金,因為農機管理工作自身的工作周期非常長,無法獲得上級領導的關注度。第二方面,缺少相對應的技術人才,因為農機管理服務工作經常被忽略,導致農機部門當中每一個崗位都缺少高質量高效率的技術人才,并且資金也無法符合工作人員的實際要求,這也導致了農機部門無法吸引高質量技術人才進行農機管理服務工作。除此之外,農機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年紀普遍比較大,并且缺少一定的管理服務觀念,業務能力也普遍比較弱,并沒有從根本上進行調查農戶實際使用農機的情況,無法了解工業實際發展要求,同時也無法理解相關的專業技術問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開展農機管理服務工作[4]。
4 農機管理服務發展的策略
4.1 健全農機服務體系
不斷增強相關政府的職能,讓政府成為執行和決策農業機械化的主體。建立并且健全農業機械化發展體系,并且各個部門要明確職責、協調運轉、透明公開以及規范行為。并且對農業機械化進行不斷擴大管理規模。農戶在農業經濟機械的時候,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并且降低消耗投資成本,從而最大化實現經濟利益。這樣就能夠有效加強農戶的經濟收入,與此同時,要對于機械知識文化比較低的農戶進行專業培訓使用和維修機械,不但能夠在農戶當中廣泛的宣傳推廣農機設備,還能夠有效地培育技術高。懂經營以及素質高的農戶,有效地提升農戶使用農機的專業技術水平,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會消耗非常多的資源,所以要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整合資源的能力,就一定要完善農機管理制度,要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詳細的標注消耗的能源以及使用的方式,要進行管理農業生產預算。農業在進行使用農業機械設備的過程中,要根據制度中標注的預算內容,并且進行相對應成本的計算,能夠方便農戶有效把控投入資金,從而增強農戶的經濟收入。在使用農業機械的過程中,要在相對應的區域進行使用,根據農機管理制度和生產規律,在一定的試駕之內完成農業生產。除此之外,在農機管理制度里面,要提供給農戶資金來源、發展目的以及服務政策,能夠讓農戶充分的把握農業現代化的生產方法,從而提升農戶的生產能力。
4.2 加大投入農機工程
利用不斷加強相關政府財政部門對農業的投入資金力度,最先要利用各種各樣的渠道進行財政投資的優化,能夠進行財政補貼。以獎代補以及貸款貼息的多樣化投資方式。給農戶投入大量資金,不但要不斷加強建設農業的基礎設施設備,還要不斷的增強投入農業機械,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農業生產的快速穩定發展。利用加大投入農業機械,能夠有效提升農業機械化的服務水平,從而可以擴大農業管理規模,能夠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4.3 提升服務人員素質
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農機工程無法和機械專業水平進行同時發展,專業人才無法符合農業機械工程的發展要求。要提高對農業機械管理服務工作人員的意識,最主要就是建立正確的服務思想意識,明確自身的義務和責任,加強深入進行了解農戶發展過程中的要求,盡自身最大的能力來為農戶進行排憂解難。加大培訓農機技術工作人員,加強農戶農機管理服務觀念,擴大宣傳農業機械的知識,能夠在農業經濟中加強發展工業機械設備,并且能起到關鍵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的生產質量以及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為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全方面提供一定的基礎條件。
4.4 加大推廣先進農機設備
在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要有效加強推廣宣傳先進的農機設備,在農機設備不斷宣傳推廣的過程中逐漸擴大適用范圍,農戶在使用先進農機設備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農業生產的效率。在不斷宣傳推廣農機設備的過程中,相關農機部門要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提供給農戶合適的農機設備,不但能夠符合農戶對于農業生產的要求,還能夠大大地降低農戶在農機設備上的投入成本,能夠讓農戶可以進行使用農機設備,從而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是由我國從農業大國轉變成農業強國。對比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農戶進行使用現代農業機械設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農戶的勞動強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勞動力。因此,我國在農戶當中推動現代機械發展的時候,要加強主食在那邊農戶的思想觀念,并且要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農戶,與此同時,要不斷指導農戶進行充分掌握農業機械設備的操作方式,能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引入農業機械。我國大果樹的地區由于自然條件比較差,農業機械的普及概率很低,農業生產也依舊使用傳統的人工生產方法,不同地區需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利用農業機械基礎設備,進行幫助農戶過渡,站在農戶的角度,及時進行調整農業機械設備,從而能夠實現農業機械化的持續發展。
4.5 加強自身建設做好綜合管理
農機站只有不斷的完善自己,才可以做好更多的服務工作。首先需要有效完善相關制度,科學合理地制定考核制度和分配機制,并且采用適合的獎懲制度,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每一個工作人員身上細化好工作量,明確相關的職責。按照分工的實際情況開展相對應的考核,針對優秀的人才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而針對后進的人也需要給予相對應的懲罰,能夠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工作人員的管理干部的工作主動性,進一步實現農機服務和農機管理的目標。只有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才能夠規范農機服務,加強管理[5]。
4.6 完善農機管理制度
農業生產過程中往往會消耗非常多的資源,需要進一步優化資源的配置,有效提高整合資源的整理。需要創建完善的農機管理制度,在制度當中詳細的標明使用農機的方式以及相對應的消耗能源,最大化做到管理農業生產預算。農戶在使用農機設備的過程中,會根據標明的預算內容,算出相對應的成本,從而有助于農戶充分把控投入的資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農戶的經濟效益。在使用農業機械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區域使用,根據管理制度以及農業生產規律,在指定的時間里面進行農業生產。除此之外,在管理制度當中,可以提供給農戶一定的資金來源、發展目標以及服務政策,能夠讓農戶充分掌握農業的現代化生產方式,最大程度上提升農戶現代化的生產水平。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經濟水平不斷進步,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就是農機化,這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推動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同時農機管理和農機服務可以有效保證農機化質量和農機化水平,所以,相關農機部門要加強重視農機管理和農機服務,并且對農機管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對應的措施策略,才能夠有效提升農機管理服務水平,從而保證使用農機安全,優質的農機服務管理,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建設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慎剛.加強農機管理服務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31-32.
[2] 劉愛杰.加強農機管理服務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探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1(6):63-64.
[3] 張永娟.加強農機管理服務 助推農村經濟發展[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6):41.
[4] 吳華江.加強農機管理服務助推農村經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135.
[5] 李茂林.加強農機管理服務助推農村經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