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成
摘要:飲用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也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國農村人口數量較多,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工作已經成為社會上廣泛關注的問題。在進行農村飲用水管理時,要將安全和長效化思路落實到不同的工作環節中,根據當前農村飲用水的現狀建立完善的長效化機制,有效的解決在以往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不僅有助于維護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農村安全飲用水;長效運行機制;管理
農村人口飲用水安全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使得農村飲水安全性無法得到充分的保證,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需要認真的審核和觀察當地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理論框架,制定不同的評價等級標準,使農村安全飲水工作能夠朝著更加科學的方向不斷的發展,切實維護好人們的身體健康,滿足新農村建設的物質要求。
1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安全問題仍較為艱巨
雖然相關地區進行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但是從實際實施效果來看,還無法滿足相關的標準及要求,其中各種影響因素仍然具有復雜性的特征,使得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效果無法得到全面的提高,從農村現有的供水方式來看人們獲取水源的途徑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例如首先可以從山上泉水或者是流水的河流中取水使用,也有一部分農村居民通過打深水井的方式利用人工水桶來進行取水,也有一部分農村居民利用專業的鉆井人員向地下鉆10~20m不等的距離,之后再安裝電動水泵進行取水。條件比較好的村落以村為主要的單位集中和限時供應地下水,由于地域的不同,供水層次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追求高產能和高效能的農田,在給地下水帶來較大影響,同時飲用水質存在不同層次的差別,導致安全問題頻發,影響了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順利進行。
近年來我國倡導長江水為飲用水源,集中居住的城鎮居民享受改革發展紅利的同時,農村居民仍然采取原始的方式進行取水,具備分散性的特點,并且整體的取水道路非常的曲折,這主要是由于農村地區地勢高低不均,在取水中的難度在不斷的提升。在農村中渠道眾多,而且渠道的彎度以及寬窄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出現,縱橫交錯,很難構建一體化和集中式的取水基地。一些農村居民在用水方面具備隨意性和簡單性的特點,在大的行政村內部供水管網長度能達到50km,與城市20個小區供水管網相等,也就是說農村的水的損耗要比集中居住的小區的損耗比例要高,供水管網越長其中的損耗率越高,水壓損耗率也會大幅度的增加,使得前期成本投入在提升,后期運行管理成本增加。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減少前期的成本投入,已經成為農村供水管網建設中需要考慮的問題[1]。在農村中由于居民節水意識不強,并沒有加強對供水概念和節約理念的深入性分析。在進行地表水改造時,并沒有掌握地表水改造的優勢以及對自身今后發展的作用,在集中改造中的難題在不斷地增加。
農村改水難度在不同層面中都有所凸顯,需要更加科學地協調好供水關系和用戶的用水,但是這也是限制農村統籌供水的重要難題,例如在實際工作中既要考慮經濟投入和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還要保證每個居民能夠有充足的飲用水供應,并且也要了解后續管道搶修時的問題等等不同因素,導致農村供水管理效果無法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得最終安全管理水平無法得到全面的增強。從中可以看出,在當前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仍然是非常艱巨的,并且實際工作中的矛盾也在不斷增加,因此需要相關部門根據當地的情況完善與之對應的供水方案,并且將安全管理落實到不同的工作環節中。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促進農村地區供水的充足性和穩定性。
1.2 工程建設難度較高
工程建設難度較高也是當前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問題,在近年來隨著飲用水安全項目的實施,一些建設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已經實現了飲用水的安全管理,剩余的地區大多數為山區地區。由于地形地勢較為復雜,距離水源過遠導致當地水質較差,在后續工程進程中的難度會不斷增加,同時相關地區也缺乏足夠的資金來用于工程的建設。相關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體制較為落后,并沒有加強對飲用水安全管理重視程度,甚至是一些地區所建設的飲用水安全工程存在著不完善的問題,也出現較多的返工,使得整體工程安全管理效果無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2 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的重要性
為了使農村飲水安全長效化運行機制管理效果能夠得到全面提高,在實施工作中需要相關部門明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的必要性,以此來為后續工作指明正確的方向。在新時期下要為人民謀福利,多解決民生問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切實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為重要的保障,因此在實施工作中需要積極地響應在新時期下對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以及標準,不斷的完善當前的管理機制,從而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效果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在進行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中,要滿足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攻堅的相關要求,補齊在以往工作中的短板,充分地改善人們的飲用水狀況,優化人們的生活條件,為農村經濟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從中可以看出在農村發展進程中進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化運行機制的建立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正面的重視程度,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做好科學的指導以及引導,加強資金的投入力度。從而使后續工作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長效運行管理策略
3.1 完善基礎設施
合理布局:以一個區域為主體,充分調研,認真細致的匯總,包括該區域的人口分布情況、供水管網的新舊老化的程度及各個片區的用水量的變化等綜合問題分析后,從而決定供水管網的先后改造順序,在滿足以上的幾點要求的情況下,首先考慮從來水方向的上游開始改造,理由有:第一、保證改造完成的供水管網有足夠的水量和及其穩定的壓力,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看到改造后的效果。第二、規避矛盾,老百姓總認為村里的一口井打的水壓都供不上一個村用的,更不要說一個水廠供應近百個村莊的供水量。如果從最下游改造的,即使改造完成后水壓依然上不來,不是改造工藝的問題,問題出在上游的片區漏水嚴重,導致水還沒到末梢時,水壓已經被消耗殆盡了,老百姓就會從民間開始流傳說,改造還不如不改,沒有一點改觀,這對后面的改造會帶來一定的潛在阻力,這是極不利的;第三、我們水務人也不能盲目樂觀,要謹小慎微,走一步穩一步,確保先改造好的區域供水連續不間斷,嚴格實行高效管理。為了充分得到用戶的支持與理解。應當做到改造好一個村、鞏固一個村、完善一個村、考核一個村。以550戶左右的村莊為案例來說,改造前一天是六百噸左右,改造后一天用水量在46t,實際上老百姓的用水量并沒有減少。
首先要確定供水線路,相關部門要和村委會進行積極的溝通以及交流,了解這一階段和長期規劃的部署方案,減少重復鋪設而到成的管網損失。在供水線路制定方面要貫徹落實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沿道路鋪設,并且要和道路保有一定的距離,為道路后續的擴充提供重要的保障。各個供水管道要沿著道路的方向而制定,沒有道路的情況下要在寬敞地域中進行鋪設,避免從圍墻下和建筑物下穿過、惡臭水體下穿過,以減少飲用水被污染和被損壞的風險。在供水管網的轉彎處、管徑變換處合理安裝標識裝置,用來警示和提醒施工人員在供水管線周圍進行取土、開溝等相應工作時注意供水管網的安全。為應急搶修、安全供水提供基礎保障。
其次在后續工作中需要進行計量器的集中安放,選擇在4~5戶在宅基地中間合理位置安裝,計量器池距離道路的邊緣位置不要超過兩米,并且要遠離排水溝和惡臭水體的周邊,防止惡臭水體進入到水池內部污染水源。在儀器放置時要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段,計量器要減少在水中的長期浸泡時間,當氣候炎熱時要做好計量器的科學維護,避免出現被腐蝕的問題。到了冬天冷凍計量器的風險在不斷地增加會出現漏水的問題,因此需要做好科學的巡視,采取相對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例如可以在周邊利用外圍土進行維護,減少計量器被凍壞的風險。從而使盡量既能夠發揮應有的價值以及功能,為后續安全管理工作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后要進行的是管網的鋪設,在實際鋪設時要遵循節能環保的工作理念,既要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問題,還需要減少對周邊環境影響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一部分配水管網口徑較小,管內流速較高會出現嚴重的水錘現象,使得管道出現漏水的問題,并且一個村落供水管線較長曲折問題較為突出,水壓損失率較高,無法滿足當前的供水要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化解在管網鋪設過程中的矛盾,不斷地優化當前的工作體系,從而使工程安全管理效果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供水管網管徑較細的話,管材壁厚相對薄了許多,損壞的風險加大。而且鋪設管徑細管材的目的第一是為了解決極個別零散戶用水問題;第二是為了減化施工中存在的矛盾問題,把計量器安裝在離用水戶水龍頭最近的地方以減少用戶購買供水材料的數量;第三是為了施工方便。這三種情況都具備相同的特征:鋪設困難系數增大、處于自留田地比較多、管道鋪設比較隱蔽這幾點對后期維護、巡查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難度,自留地里的供水管材容易被農具破壞,管理難度加大,還有因為“使用免費水的技術”被大幅降低,再加上農村絕大部分都軟土,網上到處都能搜索到小型快接三通,便宜又實用,改造前后不超過20min,泥土一恢復,也就無法查明供水損耗的原因。為了后續的使用方便,要加強對當地巡視的重視程度,避免對其他結構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實際施工之前要進行地質情況的深入性分析,選擇與之對應的工程施工方法,從而使整體鋪設效率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
在實際工作中要貫徹落實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居住密集區域不要長時間地停水,可以完成反方向鋪設供水網分段進行操作,如果在實際施工時遇到較高的難度,要在供水末梢向供水的來水方向進行水管的鋪設,適當地縮小停水的范圍以及時間,避免對人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還需要盡量避免過河、過路等障礙物的牽引管上游和下游入口和出口處安裝閘閥井,遠離出入口。在焊接時要遵循焊接的要求及標準進行逐步的焊接,選擇平緩的位置安裝相對的附屬設施,同時也要在施工過程中預留一定的余地。這主要是由于管材由于熱脹冷縮的原理會出現受損的問題,所以需要通過預留空間,避免對管道本身造成一定的影響,逐漸的優化當前的工作模式。
3.2 信息處理
在長效化管理機制中也要做好信息處理工作,從而為后續安全管理順利實施提供重要的基礎。首先在進行工程建設時,要和居民簽訂供水協議,完善相對的信息,同時還要向人們宣傳有效而科學的供水知識,使人們能夠具備節約用水以及安全用水的意識,為后續管理工作順利實施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另外還需要利用供水管網改造竣工圖,標志好計量器的位置,按照順序進行科學的排列,方便后續的核實和查驗,建立更加完整信息系統,不斷的優化當前的工作模式。在當前農村中,一部分人群會出現拖延繳費的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保證溝通渠道的通暢性,獲取最新的聯系方式來進行催繳,減少前期的成本投入,從而使工程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3]。
3.3 后期的維護
為了使安全飲水工程長效化管理機制建設效果能夠得到全面提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將重點放在后期維護上,既要減少對管道的破損,還需要使整體安全管理效果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保證正常的供水,一些地區在進行管網建設時農村供水管網損壞的幾個原因:(1)一些農村的環境整治,工作力度大,工作的時間比較緊張,村里為了盡快完成任務,野蠻施工有時會出現,破壞的因數比較高;(2)城鄉規劃性施工,施工隊在鄉鎮施工,野蠻粗暴,不協調、不聯系、也不注重地勘報告,為了追趕工期,快速的完成當前的工程任務,會出現野蠻施工的行為,對管道造成嚴重的破壞,并且相關部門在日常操作時存在溝通不通暢的問題,(3)一些過河、過溝的地方由于保護不足,再加上橋梁路基沉降問題,較大車輛在行駛時產生較大的震動,會導致管材被損壞等問題。一些閥門在使用時也會由于內外部因素影響而出現腐蝕,嚴重時會出現大面積的滲水造成水資源的浪費。(4)入冬季節是供水管網最易收縮關鍵時節,爆管的機率增大。所以在后期維護工作中,需要針對以上問題更加科學有序的實施相對應的管理方案,從而使整體管理效果能夠得到全面的增強。
首先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日常的宣傳,加強對施工區域的跟蹤指導,及時的發現在施工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督促相關施工單位進行盡快的整改,避免對后續管網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完成建設之后要定期進行工業設施的科學保養更換受損的零部件,并通過日常的巡查,加強對過河、過溝供水管道以及暴露位置的重點排查,及時的發現漏水點,采取更加科學的搶修措施。村內部的供水管網要在4h內完成檢修,避免對人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還要及時的告知居民停水的時間,做好應急供水點的建立,以此來提高整體的工作效果。在實際管理時,由于主干線供水管網搶修存在不確定的因素,維修技術難度較高,因此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設置備用水源井,備用水源井的接入應當在村與村之間的次干線供水管網上,做好排水設施,定期維護,減輕整體搶修壓力。在后續工作中需要將不符合衛生標準飲用水排出設置與之對應的排水設施,從而保證飲水本身的清潔性。
4 結語
為了使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效果能夠得到全面提高,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建立與之對應的管理模式,同時還需要加強和用戶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通過長遠性的角度科學地規劃當前的管理方案,從而使飲水安全管理效率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為新農村建設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騰敏潔.分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問題[J].建材與裝飾,2020(8):192-193.
[2] 郭小德.淺談如何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后運行管理[J].居舍,2020(3):179.
[3] 陳小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研究[J].居業,2019(12):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