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重慶空港佳園公租房小區共分為7個組團,全部接房入住后常住人口將接近8萬人。轄區租戶來源地廣、生活差異大導致訴求多元化等問題,讓社區治理面臨極大挑戰。
如何科學有效地滿足居民日益精細化的服務需求?自2021年5月以來,在渝北區仙桃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空港佳園社區整合轄區黨組織、網格、居民小組3張“網”,在C組團試點網格長、樓長、層長、家長“四長連心”工程,實現基層治理向樓層延伸。
如今,空港佳園社區探索推出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小區四長制”已初見成效,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同時,架起了黨群溝通的“連心橋”。
信息員:及時反映解難題
“四長連心”工程,以一個小區為治理單元,每800戶設置一名網格長、每400戶設置一名樓長、每40戶設置一名層長、每個家庭再選擇一個人擔任家長,形成網格長、樓長、層長、家長四級架構。
網格長由社區干部中的黨員擔任,同時兼任小區黨組織負責人;樓長多為小區黨員,同時也是群眾信賴的居民小組長;層長則為小區內熱心的黨員或居民。
秉承“遵法紀、愛公益、有擔當”的用人標準,2021年5月,空港佳園社區經篩選產生C組團的9名黨員樓長和72名居民層長。
7幢樓長郭輝祿便是其中一位。
郭輝祿退休于開州區供銷系統,2020年11月搬到空港佳園C組團。入住后,他作為流動黨員積極參與黨支部組織的各種活動,加上樂于助人,和鄰里關系十分融洽。
2021年4月,空港佳園社區宣傳“四長連心”工程時,郭輝祿覺得這是一個為民服務的好機會,而且自己又是一名有著22年黨齡的老黨員,理當作好表率,所以他立即報了名。經過層層把關,郭輝祿被社區正式聘任為7幢樓長。
除了配合社區開展基礎信息摸排工作,及時反映給網格員、網格長和物業管理處外,郭輝祿還積極幫助居民解決困難。如此一來,樓棟發生的大小事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2021年7月24日,鄰居找到郭輝祿,稱本樓8個電梯已損壞的顯示屏無人修理,看不到樓層數字,上下樓很不方便,電梯內防護板還沒有及時拆除,天氣悶熱,無法有效通風。
接到反映后,郭輝祿第一時間將此事報告給了網格員,后又去物業進行協調,3天之內問題得到整改。
成為樓長后,郭輝祿帶領8名層長對各自管理區域進行了摸排,得知居民羅斯菊家,平時靠丈夫和兒子打零工維持生活,還有一位雙目失明的八旬母親需要贍養。他立即通過多種方式對羅家進行幫扶,受其感染,羅斯菊最后也成了熱心居民。
宣傳員:傳播好黨的聲音
空港佳園社區秉持“黨建引領,三事共治”的社區治理理念,轄區的黨員干部、熱心居民便成了樓層長的首要人選。
2021年11月5日,在空港佳園社區C組團4幢,“咿咿呀呀”的湯光亮抬手敬禮,向前來幫忙的網格員、樓層長表達謝意。
48歲的秦紅蓉是空港佳園C組團4幢的熱心黨員,經常參加社區的各類志愿活動,得到轄區居民的肯定和認可。經過選舉、審查、公示,秦紅蓉于2021年5月正式擔任4幢的樓長。
上任后,秦紅蓉接受了社區關于垃圾分類、預防電信詐騙等方面的系統培訓,為進一步服務好轄區群眾奠定了基礎。
2021年5月中旬,秦紅蓉接到居民湯光亮的求助。湯光亮由于吐字不清、行動不便,秦紅蓉便主動拿紙筆與其細心交流。在得知他需要網上購買輪椅電池進行更換后,秦紅蓉滿口答應了下來。她及時同社區網格長、網格員聯系。很快,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湯光亮的難題迎刃而解。
秦紅蓉在進一步了解中得知,66歲的湯光亮從江北區宜家村來到空港佳園,從校長崗位上退休的他,不幸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平時飲食起居主要依靠保姆。
從此,照料湯光亮的身影,除了保姆,還有秦紅蓉、網格員、網格長和其他志愿者。
消防安全、高空拋物、疫苗接種……但凡4幢的入戶宣傳,總少不了忙前忙后的秦紅蓉。正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居民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得到有效加強。
“在樓長這‘一畝三分地’里,我既不管人管事,也不圖名圖利,就是想用閑暇時間為家園建設做點貢獻?!边@是秦紅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也是她最樸實的聲音。
調解員:和諧鄰里關系
70歲的熊國明比較愛“管閑事”:看到有損壞電梯等公物的居民,他會教育勸導;看到有推銷人員進入小區,他會第一時間報告給物業和社區;看到有人亂扔垃圾或隨地吐痰,他會出面勸阻。
2021年4月,空港佳園社區宣傳“四長連心”工程時,有著45年黨齡的熊國明早早報了名,希望借助這個平臺,為左鄰右舍做點好事實事。
為方便工作開展,每位樓長都建有一個業主微信群,成功受聘C組團8幢樓長的熊國明也不例外。2021年7月下旬的一天傍晚,群里面鬧開了,居民反映“5樓一個老頭,經常衣著暴露在陽臺上晃來晃去”。
樓下居民也有反映,“老頭不時在陽臺上抽煙,不僅煙灰落到樓下,甚至未燃盡的煙頭也是隨意丟棄”。
熊國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同住5樓的他,敲開了老人的房門。經過溝通,他得知,老人姓譚,67歲。
熊國明并未過多地責備老譚,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知他雖是在自家陽臺,但不穿衣物有失文明。對于煙灰的處理,熊國明建議,找個煙灰缸裝點水,這樣就能避免對樓下鄰居的影響……老譚不住地點頭,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
唐三、付小倩、譚孝培……像熊國明一樣熱心社區公益的樓長、層長,C組團還有很多。正是“四長連心”工程讓空港佳園社區黨員、志愿者、熱心群眾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用居民何方的話來講,以前反映問題只能找社區干部或網格員,現在有了層長和樓長,有什么事喊一聲,都不用走出單元門,就能找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