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2021年11月10日深夜10時,奉節縣公安局鶴峰派出所,副所長黃海軍輾轉反側。他多么希望,門對面能再次響起嘹亮的歌聲,在一首《為了誰》中入眠。然而,徒弟袁華的歌聲終究還是沒能傳來,黃海軍悲傷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就在兩天前,在押解一入室盜竊案犯罪嫌疑人指認現場時,鶴峰派出所民警袁華遭遇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因公犧牲,生命在28歲永遠定格。
從警的4年光陰恍如一瞬,袁華用滿腔熱血和生命澆灌了責任與信仰之花。
“我再也不能枕著華仔的歌聲入眠”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多么希望這只是一場夢,夢醒后就能恢復如初。
2021年11月8日12時30分許,鶴峰派出所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為加快案件辦理速度,充分收集、固定證據,切實維護群眾財產安全,經過第一次訊問后,副所長黃海軍決定加班加點開展現場指認工作。
當天傍晚,黃海軍帶領民警袁華和姜燚押解犯罪嫌疑人前往鶴峰鄉長連村指認作案現場。
18時20分許,就在國道G242長凼隧道口路邊拍攝取證犯罪嫌疑人逃跑路線時,袁華被后側駛來的越野轎車撞傷倒地,經送奉節縣人民醫院搶救無效,因公犧牲。
11月10日上午10時30分,鶴峰派出所,大廳右側墻面警風監督欄上,袁華警號為“219107”,職務欄對應寫著“民警”。照片中,他抿著嘴微笑著,向群眾展示著他的和善與友好。
在派出所上班,通宵值班在所難免。民警們的宿舍在二樓,黃海軍的辦公室正對著袁華的房間。房門虛掩,雖然外面陽光明媚,但黃海軍的心頭卻是涼颼颼的。
和袁華共事的一年多時間里,袁華的自信、認真給作為直接領導的黃海軍留下深刻印象,兩人亦師亦友。坐在涼椅上,兩天都沒怎么合眼的黃海軍,似乎又聽到了徒弟袁華悠揚的歌聲。“華仔,要是當時我安排你休息一天,或是我距離你更近一點……”黃海軍托著腮幫,喃喃自語。
在鄉鎮上班,業余生活相對枯燥,跑步鍛煉是為數不多的選擇。和其他年輕人一樣,袁華也熱愛運動,為此,他還特地買了一臺跑步機。
袁華的運動鞋還在跑步機上,兩米外,電腦鍵盤上放著麥克風,黃海軍揉了揉眼,仿佛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華仔,你就這么走了,從今以后,我再也不能枕著你的歌聲入眠”,黃海軍的淚水不住地往下流。
26歲的姜燚在重慶警察學院讀書時就和袁華相識,兩人屬師兄弟關系,學的都是偵查學專業。
“在來到奉節上班前,我和他就很熟悉了。”姜燚清楚地記得,在學校時,袁華熱愛參加各種活動,不管演講、辯論、朗誦還是歌詠比賽,他總是踴躍報名。“華哥”、“阿燚”是兩人之間最親切的稱呼。
來到鶴峰派出所報到的那天,袁華第一個迎了上去,給了姜燚一個大大的擁抱。
當警察是袁華一生的理想,在高考填報志愿時,他毅然地填報了重慶警察學院。在校期間,他努力學習、錘煉本領,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警。
2017年8月,袁華順利通過入警考試,成為奉節縣公安局鶴峰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在派出所工作期間,袁華更加注重業務提升,從交通管理到案件偵辦、從走訪調查到糾紛調解、從戶籍內勤到社區警務……幾乎所有的工作他都干過,而且都干得很好。
“哪知再見面卻是陰陽兩隔”
袁華的辦公桌正對著派出所大廳,整理得十分妥帖。桌面上,他辦過的案子、調解過的糾紛資料,都按照時間或是類別,分門別類地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夾里。只是,它們再也等不到主人的到來。
2020年9月,鶴峰鄉當地發生系列汽車電瓶被盜案件,袁華在信息研判到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中,展露出他出色的辦案能力。
長江之隔,鶴峰派出所和奉節縣殯儀館相距16公里。
2021年11月10日下午2時,哀樂低回,袁華的遺體被鮮花簇擁著,青紗白帳中“肝膽映夔州,壯志未酬一腔熱血鍛警魂;英靈寄日月,初心不渝滿懷正氣鑄忠魂”的挽聯,道盡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袁華老家位于長壽區鳳城街道陵園村,雙親都已51歲。
“華兒,你起來嘛!你走了,就再也沒人喊我‘媽媽’了。”扶著兒子的靈柩,劉培英哭得肝腸寸斷。早先,聽聞噩耗的她,從務工地甘肅趕了回來,途中好幾次哭暈過去,只要醒來,就任由淚水肆意滑落。
老年喪子,要說人世間最令人悲傷的事莫過于此。
白發人送黑發人,恰如“杜鵑啼血,一去不歸”,袁華的父親袁志強強裝鎮定,如今,兒子已然離去,家里頂梁柱的擔子又重新落到了他的肩上。
“才一天時間,出發前他還叮囑我保重身體,哪知再見面卻是陰陽兩隔。”淚花一直在袁志強眼眶里打轉,但始終都沒流出來。
11月3日,袁華的奶奶過世,他請了假趕回長壽老家奔喪。奶奶剛下完葬,擔心派出所人手不夠,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袁華買了11月7日當天最晚一班高鐵票,連夜趕回派出所。
是的,袁華的擔心并非多余。派出所只有1名所長、2名副所長、4名民警外加2名輔警,要負責鶴峰和馮坪兩個鄉4萬余人的治安警情,人手實在有限。
次日,來不及休息調整,袁華便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案件偵破工作中。孰料,不期而遇的交通事故竟來得這般突然。
靈堂外,談及天人永隔的侄兒,叔叔袁波悲痛萬分。
4年中,每兩周袁華才有一次回長壽的機會。在袁波印象中,侄兒既懂事又孝順:年邁的爺爺因患病癱瘓在床近兩年的時間里,袁華每次回到老家,都會主動照顧爺爺,陪爺爺聊天,給爺爺換洗衣物,直至爺爺去世。
受袁華影響,兩年前,袁志強也加入到了長壽的公安隊伍中來,成為鳳山派出所的一名巡防隊員。現在,追隨袁華的步伐,成了他告慰兒子在天之靈的最好方式。
從警4年,累計參與偵破刑事案件150余件、行政案件230余件,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50余人,袁華的業務能力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認可,有著“多面能手”之稱。
奉節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肖洪波介紹,袁華來自農村,一直勤奮刻苦、兢兢業業、腳踏實地,迅速成長為所里的業務骨干,也是縣局重點培養的“好苗子”,曾兩次被縣局抽調參與偵辦專案,工作表現突出,多次受到表彰。
憑借出色的辦案能力,袁華先后榮獲“優秀公務員”、“優秀公安民警”等榮譽。
“阿姨,你們養了一個好兒子”
“恩人吶,你怎么走得這么突然?”11月10日下午3時,一名中年男子來到袁華的靈柩前鞠躬致謝。
中年男子名叫陳發東,39歲,鶴峰鄉長連村村民。
“阿姨,袁警官是一名好警察,你們養了一個好兒子。”緊接著,陳發東又來到袁華母親劉培英的面前。他與袁華相識,源于自己家庭不睦導致12歲女兒月兒(化名)差點輕生。
時間倒回到2021年6月7日上午8時許,鶴峰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跳入了墨溪河,情況危急。
接警后,袁華和副所長黃海軍迅速駕車趕赴現場。岸邊放著書包和鞋襪,河道中央,一名女孩在水中浮浮沉沉,很快便只剩下了一個腦袋。
危急關頭,容不得一絲遲疑。黃海軍還沒來得及反應,袁華已“撲通”一聲扎入水中,奮力向輕生女孩游去,就連衣服和鞋襪都沒顧得上脫。
墨溪河屬于長江支流,一人多深的河水有四五米寬。袁華連拉帶拽,好不容易才將女孩拉回岸邊。女孩有些內向,始終不肯開口,袁華不住地勸慰著她,并通過作業本上的名字聯系上班主任。
看著為了營救自己奮不顧身的袁華已滿身濕透,女孩最終答應放下輕生念頭,表示愿意回家。途中,遇著心急如焚的陳發東。
原來,陳發東離異后,女兒隨他生活。因平時缺乏交流,加上女兒又喜歡玩手機,一次責罵后女兒便做出了輕生舉動。用陳發東的話說,如果不是袁華及時出手相救,他可能會因此抱憾終身。
望著恩人袁華的遺像,陳發東內心深處的悲傷,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
很快,鶴峰鄉長連村村民李洪全來到殯儀館,袁華正是因為他的案件犧牲。先前,靠采挖藥材為生的李洪全被盜1300元現金。“恩人吶,如果能換來你的平安,我情愿不要那些錢。”72歲的他不善言辭,卻數度哽咽。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是袁華的座右銘。
從警4年,袁華先后參加各類糾紛調解、急難險重任務100余次,每次都表現出色,贏得轄區群眾交口稱贊。“小袁,麻煩你了”、“袁警官,太感謝你了”……一句句樸實的鄉音無不印證著當地老百姓對他的喜愛。
“今天,我們是整裝待發的預備警察;明天,我們是法治中國的不朽脊梁……”這是2017年袁華在畢業典禮上的鏗鏘誓言,如今,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