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凡
職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生
出生地:四川攀枝花
現居地:云南麗江

“M e t a”一詞來自希臘語,意思是“超越”。2021年10月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正式將公司名改成“Meta”,宣稱將發展全新的元宇宙平臺。一時間元宇宙成為熱門話題,似乎在元宇宙話語體系中很多事情將會被重新定義,盡管這樣的風頭是否代表未來趨勢尚不可知。
在中國,元宇宙相關產業和市場蓄勢待發,中國的科技巨頭自然不會錯過這場可能帶來產業變革的機會。騰訊、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公司以當仁不讓美國硅谷之勢在元宇宙產能上發力。憑借在網絡基礎設施上的優勢和龐大的市場規模,中國特色的元宇宙發展前景尤為可期。知名行業媒體Decrypt平臺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21年底到2022年中,中國包含“元宇宙”一詞的新商標申請數量超過7000件,超過1000家公司注冊了與元宇宙相關的商標。作為世界上對元宇宙建設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度在元宇宙競賽中也成為耀眼的弄潮兒。自2020年起,印度每年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領域的投資額年均增長達到史無前例的38%之多,全印度對于元宇宙相關產業的投資已達千億盧比的規模,印度實業巨頭信實公司旗下電信公司Jio已成為印度元宇宙領域的領頭羊,在智慧教室、區塊鏈等方面勢頭強勁。
元宇宙概念深刻影響著中印兩國青年的社交習慣和生活方式。元宇宙的社交模式創造了多維度且相互嵌入的數字內容社區,多樣化的呈現豐富了社交生活的沉浸式交互體驗,呈現出一個與物理世界并行的數字世界。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范圍內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開啟了“線上線下并行”的狀態,網絡使用人數和平均時長的增加使元宇宙概念成為風口,傳統社交媒體平臺的固有模式越來越不能滿足網絡使用者對于新鮮事物的渴望。中印兩國青年人的網絡多維度社交多出現在臉書、推特、微信、微博等海內外社交媒體,“網絡效應”的不規則結構鏡像表現在社交媒體的使用上,學校、家庭、社區等圈層成為了這些社交媒體呈爆發式增長的基礎。
盡管中印兩國青年中的社交媒體用戶眾多,但兩國青年間的社交媒體往來遠未達到元宇宙應有的標準,“網絡效應”的特征決定了兩國虛擬社交暢通無阻的通道尚未出現。世界知名大型多人游戲創作平臺《羅布樂思》的首席執行官大衛·巴斯祖奇指出,元宇宙社交的八個基本特征為:身份、朋友、低延遲、沉浸感、多元、隨時隨地、經濟、文明。當前中印元宇宙的發展不能滿足兩國網絡用戶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概念模糊、硬件發展不足、技術不成熟的現實和現有元宇宙產品功能缺失和用戶體驗感有待提升等都是完善元宇宙多維度社交場景需要解決的問題。
元宇宙的概念固然激動人心,但中印青年間傳統的社交模式依然需要不斷推進。多維度社交,有且不僅在元宇宙當中,眼神、言語和觀點的交互所產生的正向能量或許依舊大于基于虛擬空間的社交實踐。愿中印青年均勢發力,在國內和國際的現實與虛擬空間中創造屬于自己的文化,用基于歷史、文化基因的亞洲共性打通深入中印社交往來的前行之路。
西迪·卡布拉(Siddhi Kabra)
職業:投資分析師
出生地:印度海得拉巴
現居地:印度班加羅爾

“元宇宙(Metaverse)”泛指用戶可以通過虛擬形象進行游戲、工作、創建物品和觀看表演等交互活動的虛擬世界。2021年,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宣布要將公司業務聚焦于元宇宙,耐克和阿迪達斯等企業巨頭也相繼布局元宇宙,元宇宙概念火爆全球。Z世代人群的需求將塑造元宇宙世界的形態,探索他們對元宇宙的看法具有重要意義。
Z世代是在社交媒體上長大的一代人,世界的豐富信息對他們來說觸手可及,但Z世代真的會成為元宇宙技術早期最重要的用戶嗎?2022年6月,美國一項在線研究表明,Z世代比其他人群更熟悉元宇宙概念。Z世代精通虛擬世界的社交語言,他們期待從元宇宙中獲得什么體驗呢?諾基亞研究院發現,元宇宙被Z世代視作其生活的現實世界的延伸。Z世代游戲玩家在虛擬世界中與朋友互動的時間是現實生活中的兩倍,有些玩家甚至將元宇宙中的社交時間看作現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Z世代用戶約占元宇宙全部用戶的60%,他們其實已經生活在元宇宙當中。但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元宇宙放大了他們熟悉的數字世界,可能會導致一個充滿虛假信息宣傳、成癮行為和暴力傾向的虛擬世界。元宇宙究竟只是真實世界的延伸和拓展,還是會帶來顛覆性的革命,仍沒有定論。
元宇宙促進了世界上有共同興趣的陌生人之間的社交互動。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Z世代可以直接與非洲自行車隊或克羅地亞游泳運動員互動,建立并傳遞友誼,形成與他人的深層次聯系。但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他們也認識到面對面社交的意義,對線下互動的態度變得積極起來。Z世代能否擁抱元宇宙社交的關鍵在于元宇宙能否復制人類的真實體驗。
Z世代把元宇宙世界當作實驗場,扮演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成為的角色,元宇宙是他們成長和學習的空間。數字廣告和營銷公司Razorfish的一項研究發現,45%的Z世代游戲玩家表示他們在虛擬游戲中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地表達自我,40%的玩家認為元宇宙技術和虛擬游戲讓他們更加自信。大公司和很多投資者都在“押注”元宇宙,他們認為Z世代將很快涌入這一行業。
他們可能過于樂觀了,目前仍有一些因素阻礙著Z世代深入探索元宇宙。大多數年輕人只是偶爾體驗元宇宙的數字技術,而且這一現狀近期不太可能發生改變。元宇宙的技術可及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用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的話來說,大多數人,尤其是崇尚個性的年輕一代,沒有虛擬現實護目鏡、動作捕捉手套等專門技術設備能夠在元宇宙中還原他們的表情、肢體語言和聲音。諾基亞研究院認為,開發升級可負擔得起的擴展現實設備,將推動元宇宙的未來發展。元宇宙需要完整的供應鏈系統、大場景掃描技術和3D虛擬化身技術,才能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和接納虛擬技術。到2025年,Z世代將占勞動人口總數的27%,邊緣計算與5G技術的結合會讓更精巧、輕便、時尚的可穿戴設備走進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可以預計,Z世代走向元宇宙的過程將是漸進的。
與此同時,一些Z世代不知道元宇宙究竟是什么,他們不了解元宇宙的含義和運作機制。這也可以理解,因為現在沒人能夠準確描述元宇宙世界的形態。互聯網最初主要由公共機構、實驗室和獨立學者開發,用來與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交流和分享研究,它的商業潛力是人們后來才考慮到的問題。但元宇宙是由以盈利為目的的大型科技公司獨立于政府監督而開發的,未來幾十年,元宇宙將緩慢但持續地發展變化,在此過程中必然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形式。
今天的我們很難預見元宇宙的未來形態。構建元宇宙將是一個漫長而具有很大挑戰性的過程,恐怕只有精通數字技術的專業人士才能真正理解它未來的發展潛力。但至少我們可以確定,Z世代對于元宇宙的需求會被廣泛考慮,并塑造元宇宙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