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
摘要:三農問題涉及到農業、農村、農民,始終是黨中央多年來密切關注的問題。農業建設是我國的基礎性建設工程,不僅關乎著人們的日常出行,同時也是其他工作開展的重要根基。只有保證農業生產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強農業生產效果,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銷量實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近些年我國進一步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生產的口號,而農業現代化生產的實現將會高度依賴于農業機械化設備。但目前由于農民手中的資金較少,單純的依靠自身實力購買機械設備并不現實,相關部門針對這一現狀,提出了農機購置補貼這一民生政策。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農機購置補貼民生政策進行詳細分析,由于其涉及到財政資金,在工作推進和落實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風險。在下文將會對相關政策進行介紹,并進一步根據工作推進的環節,一一分析可能面臨的風險,最終提出有針對性地解決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農機購置;財政補貼;農業現代化;風險防控
0 引言
在2021年,我國實現了全面脫貧工作,下一步正向著鄉村振興工作努力發展。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一直是黨和國家密切關注的焦點問題。近年來,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生產現代化機械水平,相關政府部門在農業機械化購置設備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補貼性政策。本文將在這一背景下,對當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行深入分析,一方面分析其在實施和落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另一方面分析其應對風險的重要解決措施和落地措施。
1 關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相關介紹
農機購置補貼產生的背景與目前黨和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國策有著密切聯系,在發展的過程中,農民、農村、農業一直是黨和國家密切關注的問題。在十九大中,黨中央針對三農問題提出了專項農機設備引進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指導意見,在指導意見中,黨中央要求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局面,通過支持和引導等多項政策的出臺,加快農業現代化生產的步伐,為鄉村振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應運而生。最早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出現于2004年,自2004年開始,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步伐逐步開展,各省、各地市貫徹落實農業機械化的重要工作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大力實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生產研發等多項工作,都旨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生產水平的實現。
農機購置補貼的主要被補貼對象是指在農村從事農業工作的個人或者是組織,這里的組織既包括農村合作組織,也包括其他的相關企業。補貼方式是由中央財政實行定額補貼的方式,相關財政部門和農業部門會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設置出具體補貼的參數,對于一些急需要引進農業機械化的山區等農作物生產區,補貼比例將會遠高于平原地區,對不同區域按照實際情況的不同給予相應的比例補貼。同時,近年來針對拖拉機等相對來說技術比較落后,已經無法適應目前快速、大面積農作生產的農業機械,適當地降低一定比例補貼。而對于現代化程度更高,亟待普及的先進農業機械化機器,則提高一定比例的補貼。針對生產情況的發展,也進一步調整補貼的比例和具體數額。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農機購置補貼考核指標的常態化、階段性、實時性更新。
獲得的農業購置補貼資金,具體來說主要是用于購置所需的機械產品,或者對目前已有的機械產品進行技術更新等。目前,隨著我國工程經濟發展方式的不斷演變,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并不僅僅用于購置方面,也進一步衍生出了機器租賃、貸款融資等多種補貼方式。通過貸款融資的方式進一步擴大農作生產規模和農機使用比例,通過金融租賃等方式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具體財政資金的最大作用,盡可能地壓縮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以上多種方式都是農機購置補貼在目前實際使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具體形式,根據各地對于農業生產的要求不同、目標不同,也存在著較大的區別。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發現農機購置補貼不僅在補貼資金方面存在不同,同時還在補貼方式方面也存在不同,這些都需要根據不同省份、不同地區具體的生產情況和生產目標而有針對性地展開,并不存在一概而論的現象。但是農機購置補貼這一政策都是旨在促進農業生產行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水平,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提升農民生產生活質量。
2 農機購置補貼存在的風險
在農機購置補貼的過程中,由于涉及中央財政撥款,在很多負責人崗位和工作環節都有可能存在相關的廉政風險性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將會從各個環節入手,一一提出補貼可能遇到的財政風險。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風險預防體系,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能夠確實落實到農民手中,為農業建設和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幫助。具體來說,將會從以下幾個環節來具體展開。
2.1 農機購置補貼制度制定過程中的風險
在制定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過程中,目前黨中央提出了實施指導意見,實施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原則、發放補貼的對象和具體的資金標準,以及宏觀層面上的工作要求,但是對于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具體發放資金數量多少,則需要各個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對于縣級和鎮級兩級的相關部門,就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標準和工作要求。在相關部門建立詳細的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切實保證方案的有效性、落實性,需要從工作機制上進一步完善健全,實現多重領導負責的管理機制,由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落實人員共同完成相關工作,對具體的工作職責一一細分,落實到具體的個人身上。通過這樣一種管理方式,使農機購置補貼詳細的落地實施方案能夠有人負責,確保實施。
2.2 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過程中的風險
在完成具體政策方案的基礎上將開展政策落地實施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是對被補貼者的身份信息進行一一的核查。在核查的過程中不僅要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的具體細則認真展開,同時還應該補充添加多項審核內容和審核標準,具體來說,在對被補貼者進行審核的時候應該審核被補貼者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身份方面的內容,是否滿足農機購置補貼對象的要求。第二是關于農業機械的資格審核,農業機械是否滿足現代化生產機器的要求,相關的材料和證件是否完善。除此之外,還包括其他佐證材料的信息是否完整,人機合影是否真實等多種情況。通過對以上情況的認真排查,加大審核力度,提高審核標準,切實保證農機購置補貼發放到每一個需要政策扶持的農民手中,保證這項工作的廉潔性,最大化地促進農業機械現代化的普及和發展。
2.3 農機購置補貼相關信息歸檔管理風險
在完成被補貼人資格審核之后,將會對具體的補貼信息進行信息公開和公示。具體來說,信息公開和公示的內容需要包括農機型號、被補貼者實際情況、補貼金額、補貼方式、補貼工作細則、投訴舉報聯系方式等。以上內容均需要在多個政府和媒體社交平臺上首頁刊登,通過這樣的方式,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保證農機購置補貼財政資金發放完全公開透明。同時,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注意對上一階段審核過程中收集上來的各項檔案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檔案歸檔,根據其主要的檔案內容、檔案使用方向,一方面縣鎮兩級單位本單位保存,另一方面傳輸給資金審核部門或農機審核部門。通過多單位共同保管檔案的方式來保證農機購置工作的公開透明性和有效落地性。除此之外,對公示階段或政策宣傳階段的相關資料也應該一并納入審核檔案管理過程中去,實現檔案管理過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3 促進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的工作建議
3.1 加強組織內部的管理建設
對于農機購置補貼這項工作來說,最大的風險仍然集中在資金財務方面的風險。要切實保證工作的公開透明性和清正廉潔性,首先應該從組織內部的管理建設做起。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保證具體工作人員的工作負責制,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工作人員三個方面細分具體工作職責,保證工作的負責性和有效完成性。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同時利用多重責任制的方式來嚴格規范各級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第二,在補貼資金發放和審核階段切實做到政策落實和信息公開的透明性、公正性。加大補貼資金的審核力度,提高補貼資金的審核標準,嚴格規范審核結果的公示過程和資金發放流程,通過以上四個方面保證整個工作都能在群眾的監督下展開,都能切實使資金發放到需要的農民手中,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促進農業機械化水平在農村生產過程的大面積普及,為農業現代化生產和鄉村振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加強培訓,提高廉政意識
目前,不僅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這項工作,同時還有其他的多項工作都會涉及到財政資金問題。在財政資金問題面前,工作人員務必要保持廉政意識和自律的工作態度。從自身思想方面提高認識,提高標準,才能保證相關工作能夠公開透明開展而不出現工作問題。為了能夠切實做到這一點,政府相關部門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同志的培訓和教育,尤其是加強廉政教育等。通過講解反面案例的方式,使相關同志內心覺醒,也借助這一方式進一步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對于工作人員的工作標準提出細致的要求。在農機購置補貼這個工作過程中,為了能夠切實保證工作人員工作過程中的廉政態度,有必要對工作人員開展崗前培訓。一方面包括對工作審核內容的培訓,通過向工作人員講解具體的審核環節、審核細節,使其了解和認識工作的各個環節標準。另一方面,向工作人員講解具體的工作紀律和工作考核要求,使其在工作過程中有具體的工作目標。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切實保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審核和落實過程能夠公開透明,保證相關財政補貼資金以最快的速度發放到有需求的農民手中,使其能夠借助這筆資金,購置相關的農機設備,切實提高農機設備在該地區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普及力度,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3.3 規范工作監督監管環節和系統
對于任何一項工作,單純的依靠工作的落實和開展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對工作的實施結果和實施過程進行反向監督。利用反向監督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最終形成相關的績效考核結果。這樣一種方式需要在各項工作中開展,其中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也不例外。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上,相關政府部門和領導機構也應該對該項工作進行常態化的監督和監管,在目前工作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管和績效考核系統。具體來說,這項工作主要包括三個環節,一對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具體的審核,按照工作細則對其工作進行一一的平評判打分。二是接受相關群眾人民的舉報,進一步完善目前的信訪機構和信訪處理機制,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的舉報問題,借助人民群眾反映出來的問題來發現目前機構內存在的工作問題,并進行相應的查處解決。三是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成績進行量化處理,制定詳細的考核指標和考核內容。對其工作進行常態化的定期化的監督,用這樣一種方式實現績效考核的長效管理,以此來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并在此基礎上激勵工作人員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效果,實現工作業績,保證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切實發放到每一個農民手中,維護農民的合法有效權益,做到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切實關乎著每一個農民群眾的實際利益,也與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發展密切相關,只有保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生效,才能保持農民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大幅度依靠農業機械,擺脫掉目前的手工生產行為,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發展貢獻重要力量。倘若在這一環節中出現了有關問題,那么不僅該項政策落實和推進會出現相關的困難,同時也會進一步打消農民群眾生產過程中的決心和信心,進一步對鄉村振興工作的推動產生重要的阻礙作用。因此為了進一步實現我國農業的高效率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早日實現,相關部門務必對農機購置補貼這項工作引起高度重視,加強自身的工作意識,提高工作標準,切實完成工作所要求的目標,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證每一份資金都能夠發放到有需要的群眾手中,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農業現代化工作和鄉村振興工作增磚添瓦。
參考文獻
[1] 朱鵬鵬.關于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的思考[J].江蘇農機化,2018(4):38-39.
[2] 余曉莉.淺談岳西縣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的做法[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Z1):78-79.
[3] 梁炯波.淺談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措施[J].福建農機,2016(2):15-17,20.
[4] 聶利穎.加強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的思考[J].當代農機,2016(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