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娟 趙玉清 玉桂成 覃耀銳 李莉莉 韓杰


摘 要:通過對不同郁閉度(0.3~0.5、0.5~0.7、0.7以上)下八角嫁接芽的成活率、生長及結果情況調查,結果表明:八角嫁接芽在林分郁閉度為0.3~0.5成活率最高,為96%;且1年后枝條最為粗實為17.7mm,長度也最長為87cm,葉片厚度達0.52mm;2年后結出來的果實最好,鮮果數達20個,重297.5g,平均角數為8.5個,風干重53.0g。
關鍵詞:八角;嫁接芽;郁閉度
中圖分類號 S5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5-0095-03
Abastract: This experiment researched survival rate and consequence of grafted bud in different canopy density(0.3~0.5、0.5~0.7、0.7above). Survival rate of grafted bud in canopy density 0.3~0.5 was 96%(which was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and their average of branch diameter were 17.7mm,the average of branch length was 87cm (which was the longest branch length ) after 1 year grafted. Weight of 20 fresh fruits were 297.5g, which dry weight were 53.0g.
Key words: Lllicium verum; Grafted bud; Canopy
八角(Lllicium verum)別名大料、八角茴香、大茴香八月株,為木蘭科(Magnoltaceae)植物八角屬(Lllicium)植物[1]。是我國南方重要“藥食同源”經濟樹種,既是我國特產香辛料和中藥,也是居家必備調料。具有祛風濕、壯筋骨之功效。我國八角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2],是世界上唯一能大規模生產并提供八角資源的國家[3]。八角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安徽、云南、廣西、廣東、江西、湖南等省區。其中廣西為八角主產區,廣西八角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0%、全球的85%左右[4],素有“世界八角之鄉”的美稱。作為廣西林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的八角由于其林基本使用實生苗營造,品種混雜,良莠不齊,良種率低,植株間變異性大,產量不穩定,樹木結果投產期長,結果率低,因此,有必要對八角林進行一系列改造等治理措施,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5]。
光照作為影響植物生長和形態較大的環境因子,它影響著林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長和繁殖[6-7]。不同郁閉度條件下植物所處的生態條件不同,從而影響了該植物的生長發育[8]。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黎村鎮天堂山自然保護區。廣西天堂山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東南部的容縣、北流市和廣東的信宜市三縣(市)交界線上,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5′~110°50′,北緯22°30′~22°43′,總面積28817hm2。整個天堂山地勢是東南高向西北延伸,呈南北走向。地貌屬中山山地,最低海波500m,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山地占5%。最高峰望君頂海波1274m。天堂山平均溫度為18.8℃,累計年平均降雨量2193mm,年平均相對濕度大于80%。整改保護區土壤疏松、濕潤、有機質含量豐富,植被保存較好,保護區內蕨類植物29科59屬64種,裸子植物6科9屬12種,被子植物127科398屬687種。
1.2 試驗材料 選擇人工林中齡林作為試驗地,原林分郁閉度經過測量為0.8以上,通過疏枝改造,提高通風透光率,降低郁閉度。調整林分郁閉度后,測量平均郁閉度并分成3組(即郁閉度為0.3~0.5、0.5~0.7、0.7以上)。選擇郁閉度相同,坡向選擇樹齡相似、產量穩定、產量較高的八角中齡樹木作為研究對象。
1.3 試驗設計 郁閉度為0.3~0.5、0.5~0.7、0.7以上,各個郁閉度下選擇5株八角樹于2019年3月份進行高冠嫁接,每棵八角樹高冠嫁接的芽樹為5個。2020年5月份統計嫁接芽成活的數量,計算出其成活率(成活率=成活芽數/嫁接芽數)、用游標卡尺測量成活枝條的葉片厚度(選取五張相似葉片測量厚度,取平均值)、用直尺測量枝條最長的長度(測量相同郁閉度的5個枝條取平均值)、用胸徑尺測量上述枝條的粗度。2021年9月份采集嫁接芽新枝條上結出來的八角果實,測定鮮果重量等指標。
1.4 嫁接方法 采用“T”形芽接法。選用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枝條。芽接前10d左右,將選定的枝條剪去部分,選用健壯、豐產、無病蟲害的中年八角果樹樹冠外圍部位,葉芽飽滿的當年生的發育枝條,剪去葉片,只留葉柄。先在選定枝條上選定1個葉芽,在選定的葉芽下方1cm處橫切1刀,長約0.8cm,再在葉芽下方1cm處橫1刀,然后用刀自下端橫切處緊貼枝條的木質部向上削去,一直削到上端橫切處,削成一個上寬下窄的遁形芽片——接穗。在砧木枝條上方1.0cm~15cm處向下切1刀。然后在砧木需要嫁接的枝條傷由上而下切1刀,長度要比穗條接口略長,切成“T”形。然后用芽接刀骨柄挑開砧木皮層,插進接穗。用芽接刀挑開砧木上的“T”字形切口,將接穗插進切口中。接穗的葉柄朝上。使接穗上端同”T”字形橫切口對齊。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郁閉度對八角嫁接芽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郁閉度下八角嫁接芽的生長情況不同。在郁閉度0.3~0.5時,八角嫁接芽成活率最高96%,1年后枝條最為粗實為17.7mm,長度也最長87cm,葉片厚度達0.52mm。郁閉度0.5~0.7情況下,八角嫁接芽成活率為88%,生長情況較好,葉片平均厚度為0.46mm,枝條平均粗度為16.19mm,長度則為68cm。郁閉度0.7以上,八角嫁接芽生長情況最差。成活率低至76%,葉片平均厚度為0.42mm,枝條平均粗度為10.44mm,長度為50cm。
2.2 不同郁閉度對八角嫁接芽結果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郁閉度八角嫁接芽結出的果實存在明顯差異。郁閉度0.3~0.5八角嫁接芽結出來的果實最好,鮮果數達20個,重297.5g,平均角數為8.5個,風干重53.0g。郁閉度0.5~0.7次之,鮮果數為15個,重201.6g,平均角數8個,風干36.1g。郁閉度0.7以上,鮮果數為6個,鮮果重81.8g,平均角數為7.8個,風干重14.6。
3 結論與討論
郁閉度0.3~0.5林分的光照、濕度、養分較為充足,有利于八角嫁接芽的成活、生長及結果。郁閉度0.3~0.5,八角嫁接芽成活率為96%,比郁閉度0.5~0.7,高8%,比郁閉度0.7以上高20%。而且,郁閉度0.3~0.5,八角嫁接芽生長指標均比郁閉度0.5~0.7、郁閉度0.7高。其平均葉片厚度為0.52mm,比郁閉度0.5~0.7厚0.06mm、比郁閉度0.7厚0.1mm;平均枝條粗度為17.7mm,比郁閉度0.5-0.7粗15.1mm、比郁閉度0.7的粗7.26mm;平均枝條長度為87cm,比郁閉度0.5~0.7長19cm、比郁閉度0.7長37cm。這一研究結論與2006年Parelle J研究得出的結論較為一致:光照是影響植物生長和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9]。森林植被蓋度影響林內的光照條件,過密或者過疏均會影響林木幼苗的生長、分布和擴張[10-11]。分析植物對不同光照強度的形態響應和生理響應,是揭示一個物種對光照條件耐受性的有效手段,在農業、生態、再造林和園藝中均廣泛應用[12-13]。葉片是植物生產過程中積累和生理代謝的基本單位,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來源之一[14]。林分郁閉度對八角保存率、八角嫁接芽成活率及其生長情況均影響顯著。八角嫁接芽的生長、結果需要適宜的光照、溫度、濕度和較高的土壤養分、水分。林分郁閉度直接影響著這些因素。長期生長在不同光環境下的同種植物,其表型和生理生態特性會有所不同,如隨著郁閉度的增加,葉面積減少、比葉面積和葉綠素含量增加[15]。Joesting HM研究發現,在一定的光強范圍內,植物的生長隨著光強的增加而增加,這是由于適宜的光照有利于植物光合產物的合成和積累,進而影響生物量的大小[16]。不同郁閉度八角嫁接芽生長兩年后結果比對,郁閉度0.3~0.5八角嫁接芽結出來的果實最好,鮮果數達20個,重297.5g,平均角數為8.5個,郁閉度0.5~0.7次之。郁閉度0.7以上的結果數量最少,這可能與光照強度有關。Tang H 2005年提出:光照不足會限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植物的凈碳吸收和生長,從而對植物造成脅迫。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2]高傳友,劉永華,李開祥,等.我國八角產業優勢區域布局及發展芻議[J].廣西農學報,2019,34(04):24-27.
[3]黃開順,黎貴卿,安家成,等.八角特色資源加工利用產業發展現狀[J].生物質化學工程,2020,54(06):6-12.
[4]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林產工業協會香精香料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香精香料產業鏈高峰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EB/OL].國家林業和草原局.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69/20201211/095501594812566.html,2020-12-11.
[5]范炳東.八角低產林改造技術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J].南方農業,2019,13(03):51-52.
[6]Shibao Zhang,Hong Hu,Zhekun Zhou,et al. Photosynthesis in relation to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Cypripedium flavum[J]. Annals of Botany,2005,96:43-49.
[7]Mountford E P,Savill P S,Bebber D E. Patterns of regeneration and ground vegetation associated with canopy gaps in a managed beechwood in southern England[J]. Forestry,2006,79:389-408.
[8]劉曉靜,朱學玲,姚松,等.郁閉度和種植密度對寶天曼天然銳齒櫟林下苦荬菜的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45,292-296.
[9]Hui Tang,Yuan-Yuan Hu,Wei-Wu Yu,et al. Growth,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orreya grandis seedings to varied light environments[J]. Trees,2015,29:1011-1022.
[10]章志都,徐程揚,董建文,等.郁閉度對風景游憩林林下植被及林內景觀的影響[J].中國城市林業,2008(2)10-13.
[11]楊淑芬,谷銀森.調節不同郁閉度林地栽培龍牙楤木豐產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1(3)48-49.
[12]Pierre D,Esteban M, Erwin D. The greater seeding highlight tolerance of Quercus robur over Fagus sylvateca is linked to a greater physiological plasticity[J].Trees,2002,16:395-403.
[13]Katherine M Aleric,L Katherine Kirkman.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of the federally endangered shrub,Lindera malissifolia(Lauraceae),to varied light environments[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05,92:682-689.
[14]胡紅玲.巨桉耗水特性及其對干旱脅迫的響應[M].博士學位論文,四川農業大學,2012.
[15]Parelle J,Roudaut JP,Ducrey M. Light acclimation and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beech (fagus sylvatcal)saplings under artificial shading or natural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J].Annals of Forest Science,2006,63:257-266.
[16]Heather M.Joesting,Brian C.McCarthy,Kim J.Brown. Determining the shade tolerance of American chestnut using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leaf parameter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9,257:28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