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一號”大氣田累計產氣量超90億立方米
近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截至2024年10月13日,“深海一號”大氣田整體已累計產氣超90億立方米,生產凝析油超90萬立方米,保持高產穩產運行狀態。
“深海一號”大氣田分為一期和二期開發。二期項目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的地層溫壓最高、鉆井總井深最大的深水氣田,采用“深淺結合”“新老結合”的思路開發建設。
“‘深海一號’二期項目自2024年9月27日正式投產以來,南山終端已處理海上天然氣超4000萬立方米,處理天然氣中提取的凝析油近5000立方米。”中國海油南山終端總監毛小明介紹,為保證“深海一號”二期項目接入,中國海油已經對南山終端提前進行了改造升級,目前其具備日處理470萬立方米天然氣和1400立方米凝析油的能力。
“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全面投產后可使“深海一號”大氣田高峰年產量由30億立方米提升至45億立方米,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氣源地。
長沙首個“光儲充換”綠色能源微電網示范站投運
近日,長沙首個“光儲充換”綠色能源微電網示范站在長沙天心區投入使用。該站由湖南晟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占地約3000平方米,通過構建“源網荷儲”微電網新生態,打造長沙首個集“光伏+儲能+充電+換電”多位一體的綠色能源微電網示范站。
據悉,該站還通過智能調度,將品牌充電區和社會車輛充電區可適配復用。充電樁功率池共享的群管群控系統,面向不同車型提供所需功率,滿足各類新能源車型的充電需求。
該站利用充電車位頂部空間建設3座高效率光伏車棚,裝機總容量120kWp,年發電量約10萬kWh,具備“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功能。同時,項目建設2套容量為215kWh的液冷儲能系統,在用電高峰時放電讓場站使用儲能電,減輕電網負荷;在用電低谷時,使用電網存電。周期循環,實現電網削峰填谷。據預計,按照每天兩充兩放策略,年轉移電量可達25萬kWh。
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全國產化風電機組下線
近日,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風電產業園下線,該機組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長的海上全國產化風電機組。
該風電機組采用第三代全集成半直驅技術路線,軸系、齒輪箱和發電機高度集成,具備純扭矩、高承載、高可靠等特點。其中發電機與已并網的18兆瓦海上半直驅風電電機相比,扭矩增加67%、風電電機振動值降低36.8%、溫升降低5.9%。
據悉,該風電機組采用全密封結構防止鹽霧腐蝕方案,具備極強抗腐蝕能力,突破氣動與結構耦合難點,整體發電水平提升2%以上。該風電機組的工程造價低,運維成本低,還能夠提供更低的度電成本。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下,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1億度清潔電能,可滿足5.5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可節約標準煤3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萬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