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學 陳希躍 豐景斌 羅賢紅 符仲秋
海南省三亞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海南 三亞 572000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 OP)是一種骨代謝疾病,尤其是絕經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突然降低會引起骨代謝紊亂,增加骨折的風險[1]。雌激素、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降鈣素和雙膦鹽是目前用于治療骨質流失的藥物,但它們增加了患乳腺癌、血栓栓塞性疾病和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潛在風險[2-3]。因此,迫切需要發現更有效、更安全的OP治療藥物。
研究認為,炎癥反應與OP有直接關系[4]。阻斷炎癥反應已經成為防治OP的重要途徑[5]。龍膽苦苷(gentiopicroside, GENT)具有抗炎活性,可通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κB)信號通路,降低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水平,防止脂多糖引起的敗血癥[6];并且可通過JNK和NF-κB信號通路的失活抑制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 B ligand, RANKL)誘導的破骨細胞生成[7]。故GENT可能是治療OP的有前途的藥物。但是,尚缺乏足夠的實驗驗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GENT對骨質疏松大鼠骨吸收的影響及可能的作用機制,為GENT治療OP的應用及新藥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12周齡SPF級健康SD雌性大鼠78只,體重 210~230 g,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證為SCXK(京)2019-0009。將動物在受控的環境條件(環境溫度24±2 ℃,濕度55%±5%,光照12 h/黑暗12 h)下飼養,自由飲水和攝食。研究已由機構動物護理和使用委員會批準(批號:19010004-2),并遵循《實驗動物的護理和使用指南》。
龍膽苦苷(L-005)購自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鼠核心結合因子α1(corebindingfactorα1, CBF-α1)(K24504)、Ⅰ型膠原交聯羧基末端肽(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 CTX-Ⅰ)(ARB11951)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Ⅰ型前膠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eptide, PINP)(mL038224)、骨鈣素(osteocalcin, OC)(mL002883)、雌二醇(estradiol, E2)(mL002871)、IL-6(mL102828)、TNF-α(mL002859)、IL-1β(mL037361)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E染色試劑(C0105)、RIPA裂解液(P0013B)、BCA試劑盒(P0010)購自碧云天生物科技公司;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試劑盒(PMC-AK04F-COS)購自日本COSMO公司;小鼠抗大鼠RANKL(ab239607)、山羊抗小鼠IgG H&L(HRP)(ab205719)、兔抗大鼠JNK(ab76125)、p-JNK(ab124956)、ERK1/2(ab184699)、p-ERK1/2(ab214362)、p38 MAPK(ab170099)、p-p38 MAPK(ab47363)、β-actin(ab8227)、山羊抗兔IgG H&L(HRP)(ab205718)購自英國Abcam公司。
雙能X射線吸收測定儀(動物身體成分及骨密度測定儀)購自北京拜安吉科技有限公司;微型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Micro CT)購自德國Siemens AG公司;萬能材料試驗機(INSTRON)購自美國INSTRON;多功能酶標儀(iMark680)、蛋白轉膜裝置購自美國Bio-Rad公司;電子顯微鏡(BX61)購自日本Olympus公司。
大鼠適應性飼養3 d后開始實驗,隨機選取12只大鼠為假手術組(Sham組),其余大鼠參考文獻[8-9]方法采用去卵巢法構建OP模型。所有大鼠術前禁食12 h,戊巴比妥鈉(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以俯臥位固定,背部脫毛,碘伏消毒,脊柱兩側分別作一約1 cm左右的縱行切口,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切開腹膜進入腹腔,找到卵巢及輸卵管,在距卵巢5 mm處結扎輸卵管,切除卵巢,逐層縫合腹膜和皮膚,碘伏消毒,肌肉注射青霉素預防感染。假手術組麻醉后采取相同的操作進入腹腔,找到卵巢,除不進行卵巢切除外,其余操作同上。術后飼養12周,雙能X射線吸收測定骨密度(BMD)水平;并隨機選取6只大鼠進行HE染色,以BMD明顯降低、骨小梁微結構受損嚴重判定模型構建成功。將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OP組)、雌二醇組(E2組,0.0 5 mg/kg)[8]、龍膽苦苷低(GENT LD,30 mg/kg)、中(GENT MD,60 mg/kg)、高劑量組(GENT HD組,120 mg/kg)[10],每組12只。第13周開始灌胃給藥,雌二醇組和龍膽苦苷各劑量組灌胃給予相應的藥物,假手術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灌胃,灌胃體積為1 mL/100 g,1次/d,連續給藥12周。
1.4.1血清骨代謝標志物CBF-α1、CTX-Ⅰ、PINP、OC水平檢測:末次給藥后,麻醉大鼠,腹主動脈取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ELISA試劑盒檢測各組大鼠血清CBF-α1、CTXI、PINP、OC水平。具體操作為:取出試劑盒室溫平衡30 min;在96孔板中設置標準品孔和樣本孔,分別向各反應孔中加入50 μL的標準品、40 μL樣本,樣本中加入10 μL抗體,每孔再分別加入50 μL HRP標記的辣根過氧化物酶,封板膜封閉后在37 ℃孵育1 h,棄去液體、洗滌液重復洗5次,拍干;每孔加入50 μL A液和50 μL B液,37 ℃避光顯色10 min,加入終止液50 μL,終止反應(藍色轉為黃色);在酶標儀上檢測各孔在45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值。根據標準品濃度和吸光度值作出標準曲線,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樣本的濃度。
1.4.2血清E2、IL-6、TNF-α、IL-1β水平檢測:采用ELISA試劑盒檢測各組大鼠血清E2、IL-6、TNF-α、IL-1β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的步驟操作,具體操作步驟同1.4.1。
1.4.3股骨機械強度的測量:分離各組大鼠右側完整股骨,每組隨機選取6只大鼠右側股骨,通過三點彎曲測試評估右股骨機械強度。將樣品放置在相距20 mm的兩個支架上。選擇5 mm/min的位移速率,在中點施加彎曲載荷,直到骨折。通過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以100 Hz的采樣率收集載荷-位移數據。從載荷-位移曲線,獲得最大載荷和斷裂撓度。
1.4.4Micro-CT檢測骨密度及骨小梁微結構參數:剩余6只大鼠右側股骨,10%甲醛固定24 h后,保存在70%乙醇溶液中,使用Micro-CT影像系統對股骨遠端進行掃描。圖片經三維重組后,觀察大鼠股骨遠端骨微結構變化,分析骨小梁骨密度(BMD)、骨體積分數(BV/TV,感興趣區內骨組織體積除以總體積)、骨小梁數量(Tb.N)、骨小梁間隔(Tb.Sp)、骨小梁厚度(Tb.Th)。
1.4.5HE染色觀察骨組織形態學變化:每組隨機選取6只大鼠左側股骨,剝離附著的肌肉組織,10%甲醛固定,加入10%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脫鈣處理4~6周,常規處理并包埋在石蠟中。將樣品切成5 μm切片,二甲苯、梯度酒精脫蠟至水,蒸餾水沖洗,蘇木精染色8 min,自來水沖去浮色,1%鹽酸酒精分色,伊紅染色5 min,自來水流水洗3次,至無色,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骨組織形態學變化。
1.4.6TRAP染色分析骨表面的破骨細胞數量:根據TRAP染色試劑盒的說明制備染色溶液。將石蠟包埋的切片進行脫蠟和水化處理,將其浸泡在37 ℃的預熱染料液中,用蒸餾水洗滌,再次染色1 min。然后,將切片用梯度乙醇脫水,用二甲苯凈化,并用中性樹膠密封。顯微鏡下觀察并拍攝圖像,然后使用Image-Pro plus 6.0分析軟件分析每個骨表面的破骨細胞數量(number of osteoclasts per bone surface, N.Oc/BS)。TRAP的陽性表達表現為在細胞質中出現亮紅色或深紅色顆粒。具有3個或3個以上核的TRAP陽性多核細胞被認為是破骨細胞。
1.4.7WesternBlot檢測骨組織RANKL和MAPK通路相關蛋白的表達:剩余6只大鼠的左側股骨,RIPA裂解液提取骨組織總蛋白,BCA法測定蛋白濃度。SDS-PAGE凝膠電泳,濕轉法轉膜,5%脫脂奶粉封閉,加入一抗(RANKL 按1∶500的比例稀釋,p-JNK、JNK、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 按1∶1 000的比例稀釋)于4 ℃下孵育過夜,HRP標記的羊抗兔IgG二抗(1∶5 000)室溫孵育1 h,ECL顯色,以β-actin為內參,通過與內參的灰度比,得出目的條帶的相對表達水平。
與Sham組相比,OP組大鼠血清CBF-α1、CTX-Ⅰ、PINP、OC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與OP組相比,E2組和GENT MD、GENT HD組血清上述指標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血清骨代謝標志物的含量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bone metabolism markers between each
與Sham組相比,OP組大鼠血清E2水平顯著降低,IL-6、TNF-α、IL-1β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OP組相比,E2組和GENT MD、GENT HD組大鼠血清E2水平明顯升高,IL-6、TNF-α、IL-1β水平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E2、IL-6、TNF-α、IL-1β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E2, IL-6, TNF-α, and IL-1β in rats between each
與Sham組[(136.97±8.15)N,(1.59±0.11)mm] 大鼠股骨的最大負荷和斷裂撓度相比,OP組[(93.77±9.46)N,(1.06±0.10)mm]顯著降低(P<0.05);與OP組大鼠股骨的最大負荷和斷裂撓度相比相比,E2組[(118.46±10.21)N,(1.24±0.12)mm]和GENT MD[(109.33±9.82)N,(1.17±0.11)mm]、GENT HD組[(117.82±12.03)N,(1.23±0.07)mm]明顯增加(P<0.05)。
與Sham組相比,OP組大鼠BMD、BV/TV、Tb.N、Tb.Th顯著降低,Tb.Sp顯著增大(P<0.05);與OP組相比,E2組和GENT MD、GENT HD組大鼠BMD、BV/TV、Tb.N、Tb.Th均明顯升高,Tb.Sp明顯降低(P<0.05)。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骨密度及骨小梁微結構參數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trabecular microstructure parameters of rats between each
HE染色結果顯示,Sham組大鼠骨組織中可見骨小梁形態完整,結構清晰,排列整齊相互交織呈網狀;與Sham組相比,OP組大鼠骨皮質厚度和骨小梁數量明顯減少,且骨小梁出現斷裂,排列疏松,孔隙變大;與OP組相比,E2組和GENT MD、GENT HD組可見新生骨小梁,數量有所增多,形態相對完整;見圖1。
TRAP染色結果顯示,與Sham組(19.80±2.51) 大鼠破骨細胞/骨表面的平均數量(N.Oc/BS)相比,OP組(42.65±3.08)顯著增多(P<0.05);與OP組大鼠破骨細胞/骨表面的平均數量(N.Oc/BS)相比,E2組(36.02±3.19)和GENT MD(30.93±2.67)、GENT HD組(37.51±2.84)大鼠N.Oc/BS明顯降低(P<0.05)。見圖2。
與Sham組相比,OP組大鼠骨組織RANKL、p-JNK/JNK、p-ERK1/2/ERK1/2、p-p38/p38的表達顯著升高(P<0.05);與OP組相比,E2組和GENT MD、GENT HD組大鼠RANKL、p-JNK/JNK、p-ERK1/2/ERK1/2、p-p38/p38的表達明顯降低(P<0.05)。見圖3、表4。

表4 各組大鼠骨組織RANKL和MAPK通路相關蛋白的表達Table 4 Expression of RANKL and MAPK pathway related proteins in the bone tissue of rats in each
骨骼的重塑過程,是由骨形成細胞(成骨細胞)和骨吸收細胞(破骨細胞)介導[11]。絕經后的女性是患OP的主要人群[12]。雌激素缺乏會誘導破骨細胞分化所需的RANKL激活,它可以與破骨細胞膜上的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RANK)結合并刺激NF-κB和MAPK途徑用于破骨細胞的分化和形成,導致骨吸收增強[13-14]。手術摘除卵巢可以模擬臨床上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制備OP動物模型的有效方法[15],故本研究采用卵巢摘除術來構建OP大鼠模型。雖然雌激素類藥物是臨床治療OP的一線藥物,但由于其肝腸清除率高、吸收率低、不良反應大等,限制了其使用。因此篩選和研發新型、安全、有效的藥物仍是臨床和研究人員工作的重點。
有研究已證實天然產物靶向破骨細胞是治療OP的重要方法,如大黃酸[13]、葛根素[16]、絞股藍總皂苷[17]等。GENT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抗炎[6]、抗氧化[18]、抗腫瘤[19]等;對軟骨細胞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20]。黃力鵬等[20]發現GENT通過抑制NF-κB信號通路,降低軟骨組織中NO和TNF-α水平,減輕軟骨退變,改善創傷性骨關節炎大鼠關節軟骨的形態;Chen等[7]發現GENT可通過抑制JNK和NF-κB信號通路進而抑制RANKL誘導的破骨細胞生成。表明GENT可能是治療OP的潛在藥物。本研究發現,卵巢摘除后大鼠血清E2水平顯著降低,BMD明顯降低、骨小梁微結構受損嚴重,提示模型構建成功。血液中CBF-α1、CTXI、PINP、OC水平能特異性地反映OP骨代謝平衡情況[8]。在本研究中,OP大鼠血清CBF-α1、CTXI、PINP、OC水平明顯降低,三點彎曲結果也顯示OP大鼠的最大負荷和斷裂撓度顯著降低,結合BMD和骨小梁的微結構受損,提示卵巢摘除后OP大鼠骨代謝失衡。GENT治療后大鼠上述指標水平明顯升高,骨組織可見新生骨小梁。骨密度并不能完全反映骨的強度,骨小梁的微結構變化是影響骨強度最重要的因素,骨小梁的微結構破壞增加,OP和骨折發生的風險也相應增加,顯微CT能夠很好的評價骨小梁微結構[21-22];破骨細胞生成和骨吸收過多會導致骨小梁質量和微結構的變化,從而導致潛在的骨折風險。我們通過TRAP染色進一步分析每個骨表面的破骨細胞數量(N.Oc/BS),結果顯示GENT干預后大鼠骨小梁微結構參數BV/TV、Tb.N、Tb.Th明顯增加,Tb.Sp和N.Oc/BS明顯降低。以上研究提示GENT可能通過抑制破骨細胞的生成,有效改善OP大鼠的骨代謝失衡和骨微結構,且呈一定的劑量依賴性。
Li等[23]對OP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PBM)進行微陣列研究,通過KEGG通路富集分析發現MAPK途徑可能通過成骨細胞分化和骨形成參與OP。OP也被認為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因為包括TNF-α、IL-1β和IL-6在內的幾種促炎細胞因子的增加會調節RANKL的表達[16]。RANKL誘導NF-κB和MAPK通路的激活是調節破骨細胞形成和成熟的主要信號通路。研究發現RANKL刺激后,磷酸化并激活了三種MAPK,即ERK、p38和JNK,抑制ERK1/2、p38 MAPK和JNK途徑可有效抑制破骨細胞成熟和骨吸收[24-25]。GENT具有強大的抗炎活性,可通過抑制血清及滑膜組織IL-6、TNF-α水平,發揮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的保護作用[10];并且可通過抑制p38 MAPK/NF-κB途徑在人成纖維樣滑膜細胞中發揮抗風濕作用[26];此外,還可通過抑制JNK和NF-κB信號通路抑制RANKL誘導的破骨細胞生成[7]。本研究發現,去卵巢后OP大鼠血清炎性相關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顯著升高,同時骨組織RANKL、p-JNK/JNK、p-ERK1/2/ERK1/2、p-p38/p38的表達升高,說明OP大鼠MAPK途徑被激活;而GENT干預后,OP大鼠血清炎性相關因子水平降低,骨組織RANKL、p-JNK/JNK、p-ERK1/2/ERK1/2、p-p38/p38的表達也明顯降低,提示GENT可降低RANKL的表達,抑制MAPK通路的激活。
綜上所述,GENT可改善OP大鼠的骨微結構,對OP具有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MAPK通路的激活,進而抑制破骨細胞的生成,減少骨吸收有關。GENT的局限性在于它在體內的清除率大約為3 h,這導致需要頻繁給藥以維持血藥濃度[6],因此,如何提高血藥濃度并緩慢釋放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尚需要體外細胞實驗進一步驗證GENT對MAPK通路的調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