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村能源技術推廣站(410011) 盧永星

1.基本信息野生稻為亞洲栽培稻的近緣祖先種,是稻種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稻雜交育種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材料,也為培育優質全株飼料稻提供了優良種質資源,具有較高的研究、開發與利用價值。
2.保護等級野生稻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為“極危(CR)”物種,同時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3.形態學特征野生稻為多年生水生草本。稈高約1.5米;葉鞘圓筒形,疏松、無毛;葉舌長達17毫米;葉耳明顯。圓錐花序長約20厘米,直立而后下垂;主軸及分枝粗糙;小穗長8~9毫米,寬2~3毫米;花藥長約5毫米;2個柱頭,羽狀。穎果長圓形,易落粒。
4.分布在中國分布于江西、湖南、廣西、廣東、云南、福建、香港、臺灣等地,東起廣東饒平、西至云南盈江,南起海南、北至江西的137個縣(市)都有野生稻分布。
5.湖南省保護情況湖南建有永州市江永縣野生稻原生境保護點、株洲市茶陵縣野生稻原生境保護點。江永縣野生稻原生境保護點于2004年建立,此前生態環境較差,于2019年得到原生境保護點建設項目資金重修后,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茶陵縣野生稻原生境保護點位于湖里國家野生植物保護區,保護點內野生稻與眾多珍稀野生植物和諧共生,野生稻種群數量得到了較好的恢復。(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