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邢文迪 杜東儒
“十三五”期間,畜牧業在非洲豬瘟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仍保持了較高的發展水平,得益于此,我國飼料行業在此期間也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的發展趨勢。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飼料總產量 25 276.1萬噸,同比增長10.4%,未來隨著畜牧業現代化步伐加快和產業轉型升級,將持續拉動飼料產品供應量,飼料行業也將繼續保持增長的發展態勢。但在“十四五”初期,受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影響,我國飼料行業的進出口貿易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產成品價格波動起伏,行業產品同質化競爭劇烈導致小型飼料生產企業不斷被淘汰,我國飼料行業的未來發展和成長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鑒于此,對我國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進行評價,有助于我國飼料上市企業延續“十三五”期間的高質量發展態勢,提升企業未來成長潛力。
國內學者對于企業成長績效評價的研究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吳丹[1]從財務資本、人力資本、技術資本和社會資本4個維度,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對我國高技術企業成長績效進行評價研究;劉燁等[2]通過構建包含資金、技術、人力資本、市場四個維度的評價模型,運用序關系分析法對一家正處于創業期的高科技企業的成長能力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為高科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指導建議;劉振元等[3]在建立“新三板”掛牌企業成長力模型的基礎上,構建成長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熵權—TOPSIS模型對湖北101家掛牌企業的成長力水平進行綜合評價;汪金蓮等[4]以5家林產品加工企業為例,通過層次分析法建立評價模型并進行實證分析,對林產品加工企業的可持續成長能力提出了對策和建議;霍江林[5]選取了5個評價維度11項評價指標,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對33家創業板高新技術上市企業的成長績效進行因子分析和高低成長績效差異對比分析;夏菊子[6]運用熵權多層TOPSIS對我國飼料上市企業進行財務績效的評價研究。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梳理分析可以發現,一方面,國內學者對于企業成長績效的評價研究多集中在高新技術企業,對屬于農牧類的飼料上市企業關注較少;另一方面,對飼料上市企業的績效評價只考慮了財務視角,未結合非財務視角進行分析研究。因此,本文選擇16家飼料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收集樣本企業2018—2020年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數據,綜合運用熵權、TOPSSI和聚類分析方法,對我國飼料上市企業進行成長績效綜合評價研究。
成長績效評價與財務績效評價所選擇的評價指標不同,前者更多地考慮企業長期發展能力和成長的潛力,因此飼料上市企業的成長績效評價需要采取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評價。本文在借鑒現有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近幾年生物技術的發展對飼料企業科研創新能力的促進,兼顧了人力資本和技術資本,同時以財務指標數據對企業的市場擴張能力進行衡量,最終確定了5個一級指標和12個二級指標對飼料上市企業的成長績效進行評價。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評價指標及權重如表1所示。其中,可持續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收益留存率÷(1-凈資產收益率×收益留存率),研發人員占比=本期研發人員數量占所有員工的比例,研發投入強度和營銷投入強度分別為本期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其余二級指標的數據均從CSMAR數據庫和企業年報中直接獲得。

表1 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評價指標及權重
1.數據來源
截止2020年6月,據新浪財經顯示申萬三級行業飼料行業的上市企業共有17家企業,剔除數據缺失的1家企業,本文從中篩選出16家飼料上市企業,選取了2019—2020年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數據來源于Wind資訊、CSMAR數據庫,并輔以部分企業近三年的財務報告數據作為補充。
2.數據預處理
不同指標的原始數據之間存在指標性質和量綱的差異,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正向化和標準化處理,本文選擇極值法對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假設對i個評價對象的j個指標進行企業成長績效評價,建立原始矩陣X=(xij)16×12;
第二步:由于所選指標性質均為正指標,將原始數據代入公式(1)得到規范化矩陣Y=(yij)16×12;
正向指標標準化公式:
(1)
傳統的TOPSIS模型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相同,無法體現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性。而熵權法是一種客觀賦權的方法,能夠克服主觀賦權法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權重的確定能夠更客觀合理[7]。因此將熵權法和TOPSIS模型結合形成改進的TOPSIS模型,運用信息熵的概念通過熵權法確定指標的相對權重。使用改進的TOPSIS模型對飼料上市企業的成長績效進行評價,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利用熵權法確定各指標權重wi,熵權模型可以參考王磊等[8]的做法,通過計算得出各指標的權重,結果如表1所示。
第二步,構建加權規范化決策矩陣。將矩陣Y的每行指標與表1確定的相應指標權重wi相乘,建立加權規范化矩陣Zij=(zij)16×12。

(2)
(3)
(4)
(5)
分別對16家飼料上市企業2018—2020年的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通過改進的TOPSIS模型計算樣本企業各年五項一級指標(M1-M5)和年度綜合績效水平的貼近度Mi,將三年貼近度的平均值作為TOPSIS的最終評價結果,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評價
整體來看,16家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貼近度均值為0.335,有9家企業大于均值,說明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整體水平良好;京基智農和中寵股份貼近度值分別是最后一名唐人神的2.6倍和2.15倍,樣本企業的貼近度值極差為0.342,說明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水平差異較大,企業間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
從發展能力M1來看,樣本企業間發展能力的差距沒有太過明顯,整體水平要優于其他維度。在成長績效排名前五的企業中有三家企業發展能力排名也在前五,僅有大北農排在所有企業的最末端,主要是因為其可持續增長率和資產的增長速度表現較差;在成長績效排名后五的企業中有四家企業發展能力排名靠后,僅有禾豐股份表現優異,排在第六名,主要得益于其資本的運營效益較高、安全狀況較好。
從獲利能力M2來看,其各年的權重占比均值為27.2%,對企業的成長績效水平影響最大,同時企業間獲利能力的差異較為懸殊。成長績效排名前五的企業中僅有兩家企業獲利能力較強,中寵股份、傲農生物和大北農2018和2019兩年企業的資產收益能力不佳,其獲利能力有待加強;排名后五的企業中,禾豐股份和新希望獲利能力排名分別是第二名和第八名,兩家企業近三年資產的收益能力總體較為平穩,對成本費用的控制較為嚴格,因此獲利能力表現較好。
從創新能力M3來看,樣本企業創新能力貼近度值的極差為0.9994,是五項一級指標中差距最懸殊的一項指標。表現最好的天馬科技,屬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人員占比和研發投入強度上遙遙領先于其他飼料上市企業,其產品主要服務于漁牧產業,科研資源投入較多,因此其創新能力表現突出;表現最差的是新希望,其涉及農業、乳業、房產和化工等多種產業,受其體量的影響,在科研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上投入占比較低。
從市場擴張能力M4來看,二級指標營銷投入強度和營業收入增長率各年的權重占比均值分別為13.8%和9.3%,權重排名分別為第一名和第三名,說明市場擴張能力維度對樣本企業的成長潛力影響較大。成長績效較好的企業其市場擴張能力排名也在前列,而在成長績效排名后五的企業中僅有金新農表現良好,主要是因為企業的營銷投入費用較高,但是其營業收入增長率波動較大,2020年較2019年營收增長104.11%;唐人神的市場擴張能力表現較差,營銷投入強度和營收增長率兩個方面均處于行業下游地位。
從變現能力M5來看,各年權重占比均值為10.2%,說明變現能力對于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的影響最弱。并且企業之間變現能力差異較為明顯,只有7家企業的貼近度值高于均值。在成長績效排名前五的飼料上市企業中,中寵股份和天康生物變現能力排名分別排在第十四位和第十六位,主要是因為近三年這兩家企業自由現金流幾乎全部為負數,另外受銷售政策的影響,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較多,導致營業收入中的現金比例偏低。
為了進一步分析造成各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差異的原因,本文通過統計分析軟件SPSS 26.0,使用Ward聯接的聚類方法和平方歐式距離的距離測量方法對樣本企業綜合和各項指標的TOPSIS評價結果進行聚類分析,通過分類對比分析以揭示不同類別企業間成長績效產生差異的原因。其中,聚類分析的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分層聚類圖
根據聚類分析的結果,將16家飼料上市企業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高速成長型。僅有京基智農一家企業,其貼近度值為0.553,在各項一級指標中除創新能力差強人意外,其余指標均排在所有企業中最前列。第二類是積極成長型。包括中寵股份、佩蒂股份、天康生物、大北農、通威股份和天馬科技六家企業,貼近度均值為0.38,這類企業成長績效水平處于所有企業的中上游地位,存在多項優勢能力,其主要特點是科技創新和市場開拓資源投入多,創新能力和市場擴張能力較強。第三類是一般成長型。包括傲農生物、天邦股份、正邦科技、海大集團、禾豐股份、新希望、金新農、正虹科技和唐人神九家企業,貼近度均值為0.28,這類企業成長績效水平一般,在五項一級指標上的表現各有優劣,劣勢能力有待加強,其中傲農生物和天邦股份的發展和市場擴張能力表現優異,正邦科技、海大集團和禾豐股份的發展和獲利能力較好,其余企業優勢能力和劣勢能力并存,內部發展不均衡。
選取2018-2020年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的TOPSIS評價結果,分別對高速成長型、積極成長型和一般成長型三種類型的企業進行縱向趨勢對比,分析飼料上市企業三年間成長績效的發展和差異情況。
1.高速成長型企業成長趨勢
從表3可以看出,高速成長型企業中僅有京基智農一家,雖然該企業三年貼近度均值在所有樣本企業中排名第一,未來發展潛力較高,但是其2020年相較于2018年、2019年的成長績效排名和貼近度值均有所下降。具體分析可知:京基智農在2020年發展能力貼近度值下降了主要是2020年該企業飼料生產量較上年下降27.66%,同時庫存量上升20.11%,對收益水平和可持續增長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該企業2020年的成長績效水平相比2018年和2019年有所下滑。

表3 2018—2020年高速成長型企業成長績效排名
2.積極成長型企業成長趨勢
從表4可以看出,在積極成長型企業中只有天康生物一家企業的成長績效排名呈現上升趨勢,其余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和下降。天康生物排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和2020年企業的獲利能力趨于上升,同時業務的擴張帶來了更快的營收增速,但是企業研發投入占比出現了縮水;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的主要產品是寵物飼料,因其業務相似,在近三年兩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和營銷投入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此外,佩蒂股份的成長績效近三年持續下降,排名下滑最為嚴重,主要是因為其來自海外市場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較高,受貿易摩擦的影響獲利水平產生了較大的波動。

表4 2018—2020年積極成長型企業成長績效排名
3. 一般成長型企業成長趨勢
從表5可以看出,在一般成長型企業中,一半以上的企業在近三年中成長績效的貼近度排名出現了上升,整體表現比其他兩種類型的企業優異許多。天邦股份和正邦科技成長績效水平呈現大幅度的上升,主要是因為2018年這兩家企業成長績效水平較差,但是在2019年和2020年中引進資本、投入資產,更好地控制了成本費用,發展能力和獲利能力得以較快增長。新希望在一般成長型企業中成長績效排名下降最快,主要是因為市場擴張的速度減緩,影響了銷售業務,進而企業的獲利能力也出現了下降。

表5 2018—2020年一般成長型企業成長績效排名
綜合表3、表4和表5整體來看這三類企業2018—2020年的成長績效發展趨勢,可以發現大部分企業的成長績效的排名和貼近度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具體分析可知:主要是由于受中美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非洲蝗災等自然災害的頻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飼料原材料的價格大幅上漲,進而影響了飼料上市企業的獲利能力,獲利能力的下降限制了企業對科研創新和市場擴張的投入,因此企業的成長績效絕對水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本文通過對16家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評價的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飼料上市企業整體成長績效存在較大差距,企業間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同時近三年大部分企業成長績效處于連年下降趨勢;(2)在各一級指標排名中,中寵股份的市場擴張能力最優,天馬科技最為注重科技創新,京基智農在發展能力、獲利能力和變現能力上均排在第一名;(3)在各類型企業分類對比中,一般成長型企業成長績效發展水平表現最好,整體處于上升趨勢,積極成長型企業的成長績效發展水平多處于下降狀態,而高速成長型企業僅有京基智農一家,也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
為了進一步提升飼料上市企業成長績效水平,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1)持續加碼科技研發投入。一方面,強化科研可以推動飼料產品的升級和創新,形成多樣化的產品結構,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資產獲利水平;另一方面,在稻谷、玉米、蛋白原料和添加劑原料等飼料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國際貿易環境不斷變動的環境下,應加大生產設備更新改造的力度,同時投入更多的科研資源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進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的可持續成長服務。(2)強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是作為飼料原材料的農作物產量無法滿足飼料企業的原料需求,原材料對外依存度較高,同時進口來源主要集中于歐美發達國家。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我國飼料上市企業應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貿易往來,豐富原材料的進口渠道,同時可進行“一帶一路”的產業布局,開拓亞非市場以減弱對歐美市場的依賴程度。(3)堅持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飼料企業在供應鏈中處于中游,應充分利用我國電子商務環境和物流體系的優勢,協調上游原料供應方和下游飼料需求方,優先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形成產業的閉環。另外,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10萬噸以上規模飼料生產廠共有749家,數量眾多,但是多數為小型企業,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大型飼料上市企業可實施橫向一體化戰略加快整合飼料行業,采取縱向一體化戰略向下游養殖業延伸發展,提高飼料行業整體發展質量,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