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曹可凡代表遞交了《關于進一步打擊“水軍”、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建議》,讓我很有共鳴。演藝人員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這種關注恰恰讓立足于“流量生意”的水軍看到牟利空間。同時,電影、電視劇、音樂等作品的口碑與成績,關聯著產業鏈上下游巨大的利益,像“粉絲數”“熱度值”“播放量”“觀眾評價”等背后,都出現了“網絡水軍”的身影。
現在的網絡內容龐雜,泥沙俱下。一些資本的壟斷操作影響到內容創作、評價體系的各環節,甚至導致優質內容被排斥,評價體系崩塌。
評價體系是影視行業創作的重要參考指標,也是進行市場判斷的標準之一。“網絡水軍”刷好評、潑臟水等行為,破壞評價體系的客觀性與公信力,甚至影響正常的文藝評論,讓很多專家都不敢說真話。“網絡水軍”橫生的后果不堪設想,不僅擾亂評價體系,更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不利于影視行業的良性發展。不光是影視行業,如果“網絡水軍”蔓延到其他行業,將對整個國家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針對“網絡水軍”的綜合治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長期、持續、充分地調動各方力量,重拳出擊,多管齊下。同時,要積極引導網民崇德向善,呼吁整個社會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文明與清朗。
饒曙光?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