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

摘要:目的 重點對比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在肺癌患者放療中的作用。方法 隨機選擇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間接收的肺癌患者50例進行研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針對觀察組實施行政護理模式,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放療護理的綜合成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結論 針對肺癌患者進行放療護理的過程中,有效落實循證護理模式,這樣可以呈現出更加良好的護理成效,比常規護理更有效果,為其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同時防范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因此,這種模式值得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常規護理;肺癌患者;放療;作用對比
引言
在當前醫護模式進一步改進和創新的背景之下,行政護理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在實際護理環節更加關注科學研究結果的探究收集和整理,以此為著手點進一步采取更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法,切實做好探究和實證工作,同時在整體護理過程中更加關注個體的具體情況,以循證探究為基礎制定出更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案,并且推進更有針對性的護理操作,進而為護理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在本次研究中,重點選取我院近一年時間內接收的50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循證護理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在肺癌老年患者放療中的具體作用。現在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一共涉及50例患者,是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間受制的肺癌老年患者,在患者中包括男性20例,女性30,年齡范圍在61歲至79歲之間,平均年齡是72.45歲。在實際研究環節結合護理方法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患者25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未發現統計學差異,P值大于0.05可以對比分析。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于對照組患者而言,實施的是常規護理模式,在具體操作環節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相對應的用藥指導以及生活護理、用藥護理和心理干預等。
1.2.2觀察組
針對觀察組患者而言,是以對照組為基礎進一步實施循證護理模式,在具體護理環節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落實以下幾方面護理干預工作:首先,有效構建更切實可行的循證護理小組。對于小組成員來說,要切實做好嚴格的培訓考核等工作,確保相關人員具備應有的專業技能和崗位勝任能力,小組組長由護士長來擔任,充分明確相對應的循證問題,患者很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情緒,例如,恐懼、焦慮、甚至絕望等,在明確其心理狀態的基礎之上,利用計算機網絡搜索關鍵詞,并且做好各類材料的查詢,依次明確證據,同時對于各類問題和證據進行分析探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肺癌護理工作的具體要求來充分明確相關護理方案,使方案的整體內容具備可行性和實效性。其次,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在患者的放療過程中特別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對整體治療效果和依從性都會造成嚴重影響。對此,在循證護理過程中要與其進行密切溝通,著重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用成功的病例進行引導,使其增強治療的信心和勇氣,為其提供必要的正能量支持。第三,做好皮膚護理干預。在放療的過程中,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或者脫皮等相關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出現皮膚壞死等相關情況,對此,需要充分做好皮膚干燥清潔工作。第四,著重做好消化道護理干預工作,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結合患者可能出現的惡心、嘔吐等相關癥狀進行護理,干預防范可能出現的消化道不良反應。第五,做好放射性肺炎護理管理。肺癌患者放療之后,通常會出現低熱或者胸悶等相關問題,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或者持續干咳等現象,在具體護理過程中要有效進行相對應的抗炎藥物支持和應用,也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等方式,同時進行持續低流量的吸氧等等,以此使其有效體現出肺炎護理的綜合成效。
1.3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各類數據應用SPSS26.0軟件進行處理,用卡方檢驗相關數據,用P值小于0.05表示相關數據的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為100%(25/25)和0(0/25),要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0%(20/25)和12%(3/25), P值小于0.05。兩組的結果對比如表1:
3討論
在針對肺癌老年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過程中,通過循證護理模式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探究更切實可行的證據,使其具備科學研究價值,這樣可以為患者護理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引,尋求實際的證明,并且作出更進一步有效的護理干預。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循證護理模式的有效推進把握最新的護理成果,然后結合患者的具體臨床經驗和愿望,制定出更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案,這樣可以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有效的人性化服務體系。同時在循證護理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對于放療之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或者并發癥進行及時解決,與醫生患者進行及時的溝通,重點掌握放療護理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然后及時有效的應對和處理,這樣可以充分減輕患者身心方面的負擔和壓力,為其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同時,在循證護理過程中把護理問題作為基本的出發點,在具體操作環節匹配與之相對應的護理人員,使其得到嚴格的培訓,掌握相關護理技能,同時嚴格按照具體結果和患者的需求進行更精準的護理干預,這樣可以有效防范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隨意性或者盲目性等問題,為整體護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流程和規范,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體護理工作效率。
4結論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充分明確,對于肺癌放療患者來說,在對其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有效落實循證護理模式,這樣可以呈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同時有效防范或者緩解并發癥或者不良反應等等。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對于該類患者來說,可以充分融入循證護理模式,使其臨床應用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參考文獻:
[1]任躍君.個性化系統護理干預對肺癌病人同步放化療所致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13):45-47.
[2]劉青,莊立麗,呂東陽.個體化護理對肺癌放療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9,(z2).:125-127.
[3]李曉玲,呂燕.觀察循證護理在肺癌患者放療中應用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8,(69):80-81.
[4]程曉趁.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在肺癌患者放療中的臨床作用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