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維菊 謝木友
摘要:目的:探究對糖尿病足患者應用中醫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糖尿病足治療的患者60例,按照奇偶數分組法分為參照組30例與試驗組30例,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應用中醫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和足部并發癥情況。結果:試驗組較參照組患者血糖水平明顯更優,且足部并發癥發生率較低(p<0.05)。結論:對糖尿病足患者應用中醫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改善血糖指標,減少并發癥,有可持續應用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中醫綜合護理;糖尿病足;臨床效果
糖尿病足是患者由于血糖偏高導致下肢血管病變而引發足部感染、潰爛或深層組織損傷等,輕者足部皮膚出現感染性潰爛,重者由于供血不足導致下肢無法用力而不能行走,因此對糖尿病足患者行正確有效的治療是首要關鍵。本文為探究中醫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影響,對我院6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分別接受常規護理和中醫綜合護理,就兩組患者臨床效果進行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糖尿病足治療的患者60例進行分組,其中參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55.65±0.13)歲,試驗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56.01±0.2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可以作為本實驗研究對象(p>0.05)。
1.2方法
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主要通過對患者進行血糖監測、用藥提醒、飲食干預等。
試驗組應用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干預,主要包括:①心理護理。患病無疑是對患者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打擊,甚至對大多數家庭的經濟也帶來極大影響,患者往往會產生消極焦慮的情緒,護理人員要積極向患者進行健康宣講,告知患者預防和治療的重要內容,接受主治醫生的資質和以往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多給予關懷并認真傾聽,消除負面心理。②中醫飲食護理。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飲食控制也是關鍵,依據中醫學理論為患者制定健康規律的飲食習慣,盡量多吃維生素較高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多喝金銀花、葛根等泡水以保證體內去燥熱,多吃滋陰補虧的食物,比如烏雞湯、枸杞等,尤其對于出現潰爛的患者,避免攝入脂肪類較高食物,要避免攝入發物比如蝦、雞蛋、豆腐等,以免刺激皮膚持續發作。③中醫特色護理。患者由于足部發生創傷,可以選用生地黃、當歸、懷牛膝等中藥水煎后進行熏蒸,待水溫涼到35度以下可以進行泡腳,每次泡腳時間不低于30min;對患者進行足底穴位按摩,也可以使用低頻脈沖治療儀進行足底按摩。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及足部并發癥情況。
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足部并發癥包括:皮膚干燥破裂、麻木和胼胝。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5.0統計學量表研究數據進行比較分析,t用于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χ用于兩組患者足部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以P<0.05代表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血糖水平,試驗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較參照組患者指標明顯更優,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足部并發癥情況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足部并發癥情況,試驗組較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少,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由糖尿病引發的下肢供血不足導致足部發生潰爛、感染甚至血管堵塞等情況在臨床上被稱之為糖尿病足,患病的早期癥狀主要是下肢麻木、皮膚缺失彈性和水分,發展嚴重會導致足底潰爛甚至無法下地行走,除了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科學專業的護理也尤其重要。
常規護理主要是對患者進行用藥提醒、血糖檢測等基礎護理,但這對糖尿病足患者是遠遠不夠的,而本文對患者應用中醫綜合護理進行探究,主要通過心理干預、中醫飲食干預和中醫特色護理幾方面對患者進行干預,中醫學認為糖尿病主要是體內陰陽失衡、血氣虧損、腎虛陰虧導致,因此要多攝入補腎補血的食物,而在泡腳時可以選用調節氣血的中藥進行泡腳,通過皮膚進入血液增加藥效。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血糖改善較參照組明顯更優,試驗組患者足部并發癥情況較參照組明顯更少,有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足患者應用中醫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血糖和足部病癥,減輕患者痛苦,可以長期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絞絞,方莎. 中醫綜合護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14):169-171.
[2] 楊檸菡,喻銀全.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2021,11(19):139-140.
[3] 任麗麗. 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對其足部癥狀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