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夢
摘要:目的? 對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病人實施程序化護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方法? 選擇去年來我院呼吸內科治療的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進行研究,一部分為對照組,另外一部分對觀察組,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實施普通護理方法的同時結合程序化護理;結果? 觀察組病人對護理工作較為認可,對照組稍差;結論? 在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中實施程序化護理可以得到病人的認可。
關鍵詞:程序化護理;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
壓力性損傷指的是壓瘡,還包括在身體壓力作用下形成的潰瘍,出現此類并發癥的人群以年齡較大的病人為主,主要原因是因為病人身體長期處于相同的姿式,身體某一部位遭受自身壓力較大或對身體某一部分反復摩擦,導致不良刺激對身體某一部分皮膚造成傷害,不利于血液循環的正常運行。有的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病人病情較重,他們臥床時間較長,因此更易導致壓力性損傷病情的發展。有專家提出,我國每年約有超過6萬人被壓力性損傷奪去生命,當前壓力性損傷對康復治療與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對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防止壓力性損傷病情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實施一般護理方法不能有效應對壓力性損傷病情的發展,不易收到較好的處理效果。本文選擇去年來我院呼吸內科治療的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進行研究,主要探討了程序化護理在預防壓力性損傷過程中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擇去年來我院呼吸內科治療的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進行研究,一部分為對照組,另外一部分對觀察組,納入標準:在有關科室的參與下,對病人身體進行了認真檢查,確定病人存在壓力性損傷高危因素;屬于呼吸內科病人;與病人及家屬進行交流,均對參與本研究沒有意見。排除標準:患有心、肝、腎等各類病癥;入院時已經出現了壓力性損傷;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愿,患有精神類病癥。比較二個小組病人的各項數據,沒有發現顯著差異,表明此研究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病人實施一般護理方法,主要內容有:每天定時幫助病人翻身及變換臥床姿式,防止身體某一部分遭受壓力的時間過長;每天定時清洗病人全身,防止病人身體表面皮膚受損。針對病人與床鋪接觸時間較長的部位,要給予合理的按摩與清洗。每天定時為病人更換床單、內衣,并對病房進行消毒,要切實保證病房內干凈整潔、空氣清新。
觀察組病人在實施上述各項護理方法的同時,引入了程序化護理方法:引入Braden評分表隨時審核呼吸內科病人壓力性損傷的危險情況;護理人員要對病人及時講解壓力性損傷并發癥的有關知識,并反復強調臥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隨時確定病人的精神狀態,防止病人出現心理波動,一旦發現病人情緒出現異樣要立即進行疏導,要保證病人時刻處于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并在固定時間為病人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使病人心情愉快,從而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在規定時間內幫助病人翻身或變換臥床姿式,針對病人身體與床鋪接觸時間較長的部位,使用海綿墊或氣墊床減輕壓力與身體造成的傷害,有利于緩解病人身體局部受壓情況。根據病人的臥床姿式為病人選擇高度合適的枕頭,使病人感覺到舒適;不但要做好各項衛生清理工作,而且還需關注呼吸內科女性病人會陰部的清洗,要保證病房內不能過于潮濕;每天定時為病人按摩上肢及受壓部位,為病人拍打后背及下肢,刺激全身血液循環的正常運行;為病人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為病人提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防止病人出現便秘,要保證病人營養供應充足。
2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觀察組病人對護理工作較為認可,發生壓力性損傷的風險較低,對照組稍差。
3討論
出現壓力性損傷的原因是病人身體某部遭受不良壓力的時間較長,導致此部位皮膚組織不能及時吸收營養、氧氣與血液供應不足,皮膚表面出現潰瘍或壞死。最初出現壓力性損傷表現為皮膚發紅、溫度升高、局部疼痛或麻木,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出現水皰、表面皮膚破潰,甚至出現皮膚感染,病菌進入真皮下層、肌肉層、骨面等,表現為整體皮膚組織消失,骨關節、肌腱、肌肉外露,認真觀察破潰面可發現腐肉或焦痂,通常存在潛行或瘺道。我國當前擁有數量眾多的老年人,長年臥床的老年人不斷增多,這部分人群是出現壓力性損傷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現壓力性損傷則極易出現其它并發癥,會導致病人住院時間延長、經濟支出增多、精神壓力加大等,有的病人還會出現全身浮腫、大小便不受控制等現象,嚴重影響病人的身體健康。
程序化護理指的是全面審核壓力性損傷病人的實際病情,明確出現壓力性損傷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制訂針對性護理方法。開展程序化護理時,首先引入Braden評分表確定病人發生壓力性損傷的風險情況,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從而制訂合理的護理方法;每天定時幫助病人翻身或改變身體姿式,通過詢問病人使其感覺到舒適,要防止病人某部遭受壓力時間過長;每天定時為病人清洗與床接觸的部位并按摩;每天定時更換床單與內衣,要防止病人出現感染;每天定時按摩病人上肢與下肢,加快病人身體血液循環;為病人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防止病人出現營養供應不足的問題;隨時了解病人的精神狀態,保證病人時刻擁有積極向上的情緒,從而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
本研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觀察組病人對護理工作較為認可,發生壓力性損傷的風險較低,對照組稍差。表明在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中實施程序化護理可以有效保障病人身體健康。
總之,在呼吸內科壓力性損傷高危病人中引入程序性護理措施可防止病人出現壓力性損傷,進而得到病人的認可,這是一種適合在較大范圍內宣傳的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 鄧偉征,陳佩群.波浪型水墊在預防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中壓瘡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 2021(22)
[2]李賽,李春柳.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皮膚壓力性損傷的護理[J]. 河北醫藥. 2021(20)
[3] 毛林奇,江云.自制約束帶對頸椎后路手術預防胸肋部壓力性損傷的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21(17)
[4] 蔣玲玲,琚蓉蓉.新型護理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換藥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 智慧健康. 2021(26)
[5] 趙靜,劉麗霞.手術患者相關壓力性損傷發生危險因素及水膠體敷料襯墊的應用價值[J]. 河北醫藥.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