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霞
隨著臨床診療技術的逐漸提升,闌尾炎手術已經被人們視作一種常見的常規治療方法,而并不將其視作比較危險的手術。在闌尾炎患者當中,絕大部分都屬于急性闌尾炎,并且高發年齡段在20~30歲,青少年是急性闌尾炎患者的主要群體。這種外科常見病在急性發作時會突然表現出轉移性右下腹部疼痛,還同時伴隨著惡心和嘔吐等癥狀,接受臨床診斷時,醫生會對患者的右下腹部進行按壓檢查,一般壓痛位置較為固定。若急性闌尾炎患者在病情發作的第一時間就接受了治療,此時仍處于早期階段,那么通過手術及時切除闌尾,既能夠保證患者的安全,又較為簡單,能夠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時間,大大降低患者近遠期的并發癥發生幾率。如果病情治療不夠及時,在惡化發展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闌尾穿孔及感染性休克等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在此狀況下接受手術操作,不僅手術難度會提高,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也會隨之增加。
一、闌尾炎手術治療相關內容
大多數闌尾炎患者在被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斷之后,若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一般都會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完成疾病治療。由于手術切除是急性闌尾炎臨床上的主要治療手段,所以,下面我們圍繞著闌尾炎手術前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展開介紹。
在闌尾炎患者即將接受手術之前,護理人員最好要讓患者處于絕對臥床休息的狀態,同時還要對患者的腹部疼痛情況進行持續性的觀察,及時監測患者體溫及脈搏的變化,觀察其排便情況。為了緩解術前腹部疼痛,可以準備好熱水袋,裹上毛巾,將其熱敷在患者的腹部疼痛位置,有利于借助熱敷促進患者闌尾部位的炎癥吸收。
手術結束之后,因手術創傷存在,患者腸胃部分的生理活動處于暫時停止狀態,所以短期內患者不能進食任何食物,也不能飲用任何液體,等到患者的胃腸恢復正常生理活動之后才能開始進食。而判斷患者胃腸恢復生理活動的標準是聽見腹腔內的腸鳴音或者是患者出現肛門排氣的情況。從臨床護理經驗來看,闌尾炎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之后,其創傷部位很容易發生粘連問題,所以在手術之后患者身體在允許的范圍內,可以進行適當的床上運動,或者是下床活動。適當的運動能夠大大降低腸粘連問題的發生幾率,同時也能夠加快胃腸道生理活動的恢復速度。
二、闌尾炎患者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絕大部分闌尾炎患者都是因為劇烈的腹痛而被送往醫院,最終查明為闌尾炎發作。但是在沒有明確腹部疼痛原因之前,切忌隨意使用藥物,尤其是隨意使用止痛藥,以防止用藥之后將患者原有的病情掩蓋,從而無法正確進行臨床判斷,造成誤診問題的出現,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期,這給患者病情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當患者出現急性闌尾炎發作癥狀時,需要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接受治療,不可在家中進行無效的拖延,這樣容易影響病情發展。送往醫院之后,大概率采取的是手術切除治療,即使患者自主選擇保守治療,短期內達到了緩解效果,但后續存在極高的復發率。所以為了避免后續復發,再次接受手術治療,一般都會在首次發作時就選擇手術切除的方式,一勞永逸。如果是未經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需要在腹痛等癥狀消失之后進行一周的鞏固用藥,以降低后續闌尾炎疾病的復發率。
三、特殊急性闌尾炎群體治療的注意事項
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具有發病速度快且病情較重的臨床特點,同時也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闌尾炎穿孔率比較高。但是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臨床闌尾炎發作后,穿孔率也存在不同情況。一歲以內的嬰兒出現急性闌尾炎一般是100%的穿孔率,而隨著年齡的上升,穿孔率也隨之下降。在較高的穿孔率影響之下,我們必須要注重小孩進行闌尾炎的治療,一般也會采取切除的方式。
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在治療時,需要根據老年群體身體素質和具體情況而定。年齡較長的患者,其身體各項機能下降,闌尾壁本身就比較薄,很有可能在發作時已經出現了穿孔問題。同時,老年群體的自我反應能力較差,進行腹部壓痛檢查時反應也不太明顯,很容易會因此出現誤診和漏診的現象,臨床醫師在進行檢查時需要加倍重視,進行細致周全的查體。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在孕期發作了急性闌尾炎。女性在懷孕期間生理上諸多方面都出現了變化,所以患上急性闌尾炎之后,危險系數是比較高的,存在一定的死亡率,胎兒死亡率也高達20%左右。如果是在妊娠初期和中期出現了闌尾炎發作情況,則可與正常患者一樣采取手術切除的方式達到治療目的,但如果是在妊娠晚期,那么此疾病的發作可能會影響到孕婦生產情況,有一定的幾率會促進孕婦早產,并且易誘發胎兒的死亡,所以應該要謹慎選擇治療方式。
總而言之,急性闌尾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病,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達到治療,基本不會給患者留下較大的后遺癥。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臨床醫師謹慎對待,合理選擇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