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西部的石樓縣,因縣東有通天山“石疊如樓”而得名,這里有悠久的歷史、厚重的人文、紅色的傳承、優美的生態。
過去的五年,既是石樓縣經濟社會發展經受重大考驗、戰勝嚴峻挑戰、取得艱難突破的五年,也是石樓縣歷史上發展最快、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石樓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的決心,盡銳出戰、合力攻堅?,F行標準下17520戶52461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降低了54.76%?!敖痣u扶貧產業”、光伏扶貧、“黨支部+合作社”、“兩個一切”工作法等一批“石樓模式”“石樓標準”叫響全省,走在全市前列,這些措施不僅幫助甩掉了貧窮帽子,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實力在攻堅克難中穩步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克服了經濟下行不利因素,不僅實現了正增長,而且多項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從2017到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產業結構在動態調整中更趨優化。農業現代化步伐正在提速,積極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農業生產托管加快推進。引進了“金雞”“銀狐”“善農”“大象集團”“呂糧山豬”等現代生態養殖業,成功舉辦三屆“槐花節”,“塬谷石樓”區域公用品牌助力全縣農產品走出大山。工業清潔化生產正在提質,依托能源革命轉型突破、提檔升級,淘汰退出煤炭、水泥等污染產業,“一氣雙電”從無到有、由弱及強,煤成氣產能達到1億方,光伏和風電規模超過200兆瓦。服務業品牌化驅動正在提檔,“石樓護工”“青島村”“福海廚工”等就業品牌先后打入太原、青島、北京等30多個城市。
生態環境在持續發力中明顯改善。生態修復成效顯著,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89.7萬畝,發展特色林業產業10萬余畝,森林覆蓋率增加4個百分點,預估達到30.6%。污染防治戰果顯著,全縣集中供暖面積較“十三五”初期增加一倍以上,縣城集中供暖率超過96%。全面落實土壤防治行動計劃,開展化肥施用量零增長行動,經山西省綠色食品產業基地檢測,石樓全境都被確定為綠色食品產業基地。
基礎設施在強力推進中不斷完善。堅持擴容提質增效,城區面積更大。城區面積從4.2平方公里擴大到7.5平方公里,增長79%。城鎮新增人口1萬多人,城鎮化率超過50%。交通體系更暢通,“雙石線”完成升級改造,縣城外環路穩步推進,沿黃旅游路、汾石高速路全面開工,中南鐵路站前廣場順利實施,綜合交通體系初具雛形。
民生福祉在合力驅動下持續改善。高考成績連續多年位居呂梁山區九縣前列,職教改革全面推進,科普工作有效開展?;攫B老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推進。成立醫療集團,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構建起“三位一體”診療體系。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建成了敬老院和46個農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廉租房、公租房分配入住。省級衛生縣城創建順利通過驗收,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包h支部+平安網格+物業”基層治理模式創新推廣,形成了網格健全、城鄉安寧、物業提升、群眾安樂的喜人局面。
未來,石樓縣將以聚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縣、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沿黃塬谷康養旅游縣、農業特優產品加工園區為翹板,全力推進美麗、創業、人文、平安、幸福“五新石樓”建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