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聚榮

這一年,作為航天攝影愛好者的我,更是一直奔波在拍攝的路上。歷經艱辛,排除困難,兩次專程從北京“打飛的”回海口奔文昌。其中一次是在參加完第十三屆中國珠海航展后,先回海口,再飛赴甘肅嘉峪關,轉場酒泉等地奔波拍攝。我先后用相機鏡頭見證、記錄了一系列令人激動的精彩瞬間:
3月12日,長征七號改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試驗九號衛星成功,此次發射主要用于空間環境監測等新技術在軌驗證試驗;
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發射入軌,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5月29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于天和核心艙;
9月20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升空并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組合體交會對接;

10月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乘坐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甘肅酒泉升空,成為中國空間站第二批“訪客”;
12月24日,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二號衛星01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回顧這一年來的影像記錄之路,我參加了文昌全部5次發射的拍攝,用影像傳遞了中國航天良好形象和其代表的正能量。而在眾多令人激動的精彩瞬間中,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是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

非常慶幸,2021年十月金秋時節,我第一次走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鏡頭記錄了整個載人航天發射的偉大時刻與過程,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國航天人不斷創造歷史、書寫輝煌的艱辛與不易,真心為他們叫好點贊。

回顧自己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所見所聞的采訪過程,前輩們艱苦創業的成長歷程,令我終身難忘。特別是參觀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場區時,我觀看了當年的紀錄片和圖片展覽,走進了封存的發射塔架和當年的廠房舊址,真心敬佩老一輩“兩彈一星”創業者的堅持與不懈的大無畏精神!

在參加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新聞發布會和情況介紹會上,我們共同見證了航天員系統總師黃偉芬女士的從容與歡顏,還有載人航天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先生新聞發布的精彩與嚴謹,也感受到數十家中外媒體報道團隊聚焦會場的忙碌身影與壯觀場景等等。

10月14日下午17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我用相機完美的留下了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時,首次亮相神采飛揚的影像。特別是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的坦誠與自信,讓人印象深刻。作為見證記錄者,至今我仍記憶猶新,心潮澎湃。
10月15日下午15時,接到有聞名已久的“出征包子”的采訪信息,我立即前往某后勤食堂,見到多名衣著整齊的廚師緊張忙碌的身影。他們包著好看的包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仿佛告訴我們,任務完成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據了解,每逢神舟飛船飛行任務在即,后勤保障人員都會不辭辛苦,精心準備好食材,特別包上包子供給每位一線參戰人員餐用。本次趕制的包子有六種餡料,每盒裝六個包子,每個包子十三個褶,寓意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六六大順,馬到成功。
10月15日晚上9點40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即將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我及時用三臺不同焦段的相機和鏡頭將此火熱場面完整記錄下來,并快速上傳給相約的媒介和朋友們分享。

10月16日零點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其乘組正式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我在現場,利用得天獨厚的高點位置,選用了三支裝有尼康540長焦鏡頭(跟蹤拍攝火箭升空的特寫鏡頭)、尼康70-200mm變焦鏡頭(鎖定焦段連續自動拍攝)、尼康8-15mm超廣鏡頭(用8mm魚眼焦段長時曝光)的相機和鏡頭,在現場拍攝到了很多精彩瞬間。

展望未來,中國航天必將邁向更加遙遠的星辰,探索更加浩瀚的宇宙。我們更加期待2022年中國航天事業不斷譜寫更加輝煌燦爛的新篇章。而我會繼續努力在現場吶喊助威,用鏡頭捕捉更加精彩的火箭飛天、星辰瀚海畫面,用影像為航天世界寫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