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1月13日報道稱,巴航工業已同意以1.72億美元的價格將位于葡萄牙的飛機結構業務出售給西班牙Aernnova宇航公司,此舉旨在“優化”其制造布局。該交易將使Aernnova收購巴航工業的兩項業務:37100平方米的Embraer Metalicas工廠和31800平方米的Embraer Compositos 工廠。這些工廠共有500名員工,生產機翼、水平尾翼和垂尾的金屬和復合材料部件。這些組件用于巴航工業的主要飛機項目,包括其E-Jet商用客機、Praetor 500和600公務機以及KC-390軍用運輸機。

美國當地時間1月12日,美國環境保護署宣布,將再次審查使用含鉛燃料的活塞發動機飛機是否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美國環保署署長對外公開表示:“多年來,環保署一直在調查機場附近活塞發動機飛機排放的鉛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現在我們將利用這些信息來確定這種污染是否危及人類健康。”據美國政府統計,美國有19萬架使用含鉛燃料的通用航空飛機排放的鉛約占進入大氣的鉛的70%。

巴航工業的子公司Eve(Eve Urban Air Mobility Solutions,Inc.)與全球商用支線飛機租賃領導者Falko(Falko Regional Aircraft Limited)近日宣布簽署一份意向書,Falko考慮訂購200架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并與Eve建立商業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全球eVTOL運營商網絡,以支持城市空中交通(UAM)的發展。Eve將通過一系列產品組合,包括下一代空中交通管理軟件、售后服務支持以及機隊運行服務,為每個租賃Eve飛機的Falko用戶創造一個安全、規模化的網絡。

中國民航局1月7日發布《“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預計到2025年,我國民用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270個以上,比“十三五”末期增加30個以上,運輸總周轉量將達到1750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達9.3億人次。旅客全流程無紙化能力、行李全流程跟蹤服務水平將全面提升。按照《規劃》,到2025年,我國民航通航國家數量將超過70個,其中通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數量將超過50個;中國航空企業占我國國際貨運市場份額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