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修奇 黃碧輝
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腳步地加快,我國畜牧產業發展尤為迅速,無論是養殖規模還是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發展。在新形勢下,畜牧業面臨著新的挑戰與問題,亟待明確自身來科學統籌規劃,合理調整思路,健全現代化畜牧標準化機制,增強自身在行業當中的競爭力,促進現代畜牧業地高質量發展?;诖耍疚闹攸c探究了新形勢加強畜牧業標準化管理的有效性途徑,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畜牧業;標準化管理;途徑探究
引言:
畜牧業是現代農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近年來發展迅猛,是我國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此期間,我國畜牧業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問題,只有完成標準化的建設目標,才能為畜牧業行業地高效發展帶來確保。然而,就我國畜牧業標準化管理的現狀來看,仍舊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制約了我國畜牧業標準化工作地順利進行。
一、加強畜牧業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經濟發展當中,加強畜牧業標準化管理工作是為了進行畜牧業規范化生產與經營,建立現代化畜牧業的核心要求。再者,利用畜牧業標準化管理工作地有效貫徹落實,畜牧業進入了市場經濟之中,競爭能力也能得以提高。具體來講,首先在畜牧業的標準化管理工作當中,對獸藥飼養與畜牧業機械地生產供應等更加的符合標準化,并且在畜牧生產實踐當中,其操作流程、銷售體系與飼養流程也漸漸健全;其次,在畜牧業擁有具體的產品質量要求之后,能夠促進畜牧業產品地流通,為蓄產品整體質量提供保證;最后,畜牧業產品進行標準化管理可以讓養殖人員、加工經營的管理人員和科學家以管理規范為依據,致力于標準化技術研發當中,從而在不同層次生產單元的規范化建設當中,為畜牧規?;l展提供助益。
二、畜牧業標準化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養殖業標準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畜牧業很多標準并未得到及時地完善,其中很多技術方法尤為落后,并沒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一方面畜牧業的環節標準大多集中在產中以及產前環節,缺乏產后標準體系,如畜牧業產品的分類、包裝、加工等環節標準并不多,嚴重阻礙了我國畜產品質量地提升。而且由于畜牧業養殖產品在銷售市場的準入門檻也相對降低,政府監督力量相對弱小,其品質的優劣也無人關心,市場往往是不分品質好壞同等定價,再加上對劣質產品的生產人員與違法用藥人員懲罰相對較輕,且缺乏相應的獎優懲劣的制度,不少公司和養殖戶都心存著僥幸的心理[1]。
(二)養殖業標準化宣傳力度不夠
由于當前我國存在著農產品供應短缺的形勢,所以人們往往將眼光投入到增加畜產品的產量方面,而忽視了對畜牧業的標準化管理。這種思想嚴重影響了畜牧生產標準知識地普及和宣傳。而且現階段在中國還有不少農業方面的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并不能通過更有效切實的途徑傳遞給廣大農戶,而畜牧的生產方式又未能進行核心地改革,其規范化生產和科學管理力度也較少,因而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對政策進行“重制定而輕實施”的不良現象。
(三)現行養殖業標準和國際標準銜接不緊密
現行的畜牧業標準大多都是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制定的,這些標準大多沒有與國際標準進行接軌,甚至某些標準與技術大多都只是行業標準,未制定國家統一的標準,因此當前畜牧養殖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根本達不到國家標準的規定,進而掣肘著很多畜牧業產品地對外交易。
三、加強畜牧業標準化管理的途徑
(一)健全畜牧業標準化管理體系
推動畜牧標準化管理工作地有效加強,能為整體產品質量帶來保障。但相關人員還需要通過對畜牧標準化管理制度進行建立健全,建立清晰、明確可操作的標準化管理體系。通過畜牧標準化管理體系,政府管理機關就需要大力地去進行畜牧業政策評估,并主動地去掌握居民畜產品消費及消費趨勢地方對蓄禽品種開發的政策內容。同時以市場經濟為引導調整畜牧業良種補貼模式;其次對畜牧標準化管理相關問題提供具體可行的質量要求,能使畜牧業在規?;陌l展中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對家畜養殖、牛羊飼料銷售模式進一步優化;最后,有關人員應當組織畜牧業實用技術調研活動,積極去分析養殖人員標準化生產需求,并且在產業核心技術地推廣體系健全中,為養殖人員提供標準化生產經營技術指導,以此來促進畜牧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地進一步提升,確保養殖人員家禽飼養方式的科學有效性。
(二)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
有效加強畜牧業標準化工作管理模式,需要對飼養的環境展開進一步的把控。以生豬養殖為例,在生豬的日常飼養過程當中,應當及時對豬舍的日常居住環境進行消毒、消殺處理,避免生豬由于環境惡劣導致其患有豬流感、口蹄疫等常見病。在生豬飼養過程當中,應當遵循生豬的各個年齡階段的營養需求展開科學的定時喂養,滿足生豬生長過程中的多元化營養需求。同時,養殖人員應當積極地參與縣內舉辦的大型培訓講座活動,促進自身養殖專業技術水平地進一步提高,確保在養殖過程中能夠利用科學有效的標準化養殖技術,促進畜牧標準化管理工作模地進一步加強。
(三)研究適合的標準化技術體系
標準是對科學成果的綜合總結,是標準化的科研成果,缺乏科學的積累就不能夠生成標準文件,所以國家必須推進畜牧業標準化,盡快推動我國畜牧規范與技術體系以及國外通行做法銜接,積極對抗技術性貿易壁壘,為中國畜牧業產品全球競爭力地進一步增強提供技術支持,進而為擴大產品出口市場進行必要的技術準備。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在畜牧產品發展計劃中,必須更加清晰地提出畜牧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運用國家畜牧委員會獸醫技術推廣組織、動物疫情監督機構、地方畜牧生產質量檢驗機構的先進科學技術和資源優勢,調動社會各個領域的積極主動性,進一步探索標準化為畜牧行業優化生產經營方式服務的新路徑,把畜牧生產管理工作全面引入到規范化管理軌道上[2]。
四、結束語
總之,將標準化建設與管理體系融入到畜牧業當中,能為當前畜牧業的健康長足穩定發展提供了保證,相關管理人員需要通過建立健全的畜牧業標準化管理制度,推行規范化的飼養管理模式,研究適應當前的規范化技術管理體系等來推動當前畜牧業標準化管理工作質量地進一步提高,從而為當前畜牧業內部結構的逐步優化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宮平,柴婷,張榮銀.加強畜牧業標準化管理的途徑探究[J].畜牧業環境,2020(1):2.
[2]竇學娥,韓景瑞.提高基層畜禽養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J].中國畜牧業,2020(4):2.
作者簡介:
黃修奇(1964-),男,教授,河南睢縣人,畜禽養殖與疫病防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