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強 LUO Zhen-qiang
(中鐵十七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43)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穩步向前推進,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正迎來大好時機。大量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走出去”長遠目標,前往海外市場環境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調研。特別是中國鐵建大力推行“海外優先”戰略,讓海外工程成為企業發展合作的項目體系。非洲在基礎建設十分落后,是中國未來最具潛力的建筑市場。基于此,在海外開設長期的工程建設投入,要注重技術條件和如何有效做好設備管理,使現場施工和成本控制,其對施工工期不會產生阻礙性的影響。在面對項目問題方面,筆者根據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公路項目實施狀況,把如何落實對機械設施的保護、后續的使用管理及成本控制進行總結,希望能夠為企業管理海外項目,重點關注和落實施工組織給予一定指導和借鑒。
非洲國家普遍資源貧乏,工程機械設備市場極不完備。主要表現在:設備資源貧乏且絕大部分靠進口,采購時間長,價格昂貴;機械設備售后極不完善,服務效率極低;機械配件供應不足,采購困難,價格較高,部分特殊零部件當地無法采購;租賃市場狹小,租賃設備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非洲工程項目的機械管理和國內相比,有其鮮明的特殊性,如何對有限的機械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對于海外工程項目來說至關重要。
①要根據當地的地形和地勢,考察購置的施工設備要滿足怎樣的條件。全面了解這個國家在氣候、文化等方面的實際情況,調查可用于施工采購的市場有多大。并針對地方經濟是否足以支持施工過程中的設備需求,統計適宜的采購渠道和項目需求的設備數量等數據,制定本次計劃配置施工設備的計劃。特別標注設備的采購地和數量,對其進行應用前的清點和檢查,使全部的采購成本足夠明了,能夠讓人員有所依據地計算清關費、關稅等。
②在采購設備的過程中,要依據成本和需求兩個條件,準備相對多的機械設備,使項目有一點富余儲備(在當地可以租賃的常規設備可除外),這不需遵循國內項目生產原則。
③采購的所有設備,要盡量選擇同生產廠家,方便以后維修設備配件時,能夠找到質量較好的廠家貨源。并根據變速箱、動力設施等構件的組裝需求,對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做對比。以優中選優的原則,保障儲備配件的良好質量。
阿爾及利亞某項目起訖里程為PK0+000-PK13+000,線路全長13km。建設了具有雙向車道、可轉向高速通道的公路。并利用超高技標準做了檢修,其設計行駛速度為80km/h,路面頂寬度為33m,路基頂填筑厚度為50cm的CDF層。
合同總工期:24個月。
經統計,工程項目有橋梁結構物、路基挖填、附屬工程及大臨工程。根據APD設計圖紙數量初步統計,本段共有填挖土石方約689.89萬m3,橋梁3座,框架涵4座、圓管涵10座。主要工程數量詳見表1。

表1 主要工程數量表
①線路沿RN99公路布置,多處跨越RN98、RN99公路,路基工程中基底軟基設計較多。
②路基工程中:PK0~PK1+800,高邊坡開挖及防護,并緊鄰港口交通要道;高填方段落:PK6+840~PK7+025和PK7+220~PK7+620兩段屬于泥灰巖陡坡高填路基(線路中心填筑高度均超過20m)。
③橋梁工程:多座橋梁高墩施工:PK1+802~PK1+912,最高墩高46.5m;PK5+718~PK6+143,最高墩高46.1m。
④本標段石方挖方量大,且段落比較集中,石方爆破施工是本標段工程的重點。
根據項目施工情況,為滿足施工,機械設備計劃配置情況如表2。

表2 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計劃表
①加強機械管理是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隨著海外項目科學發展,項目施工需求設備增多。道路施工中需要配置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自卸車、土石方等。如何做好對它們的管理,決定了項目建設品質和施工的現場管理秩序。
②加強機械管理才能發揮機械設備的效能,使海外項目的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使機械設備成為推動項目品質發展的要素。不然的話,設備管理將缺少有效的方向,難以對長期處于動靜結合狀態的人員和設備,進行設備運作狀態下的綜合控制,容易引發威脅人身安全的現場事故。而且,是否能夠有效落實項目設備管理水平的提高,決定了機械設備運作時的安全狀態,可以促使企業在海外具備較強的發展和經濟條件。
③通過提升企業在管理機械設備方面的海外競爭水平,做好應對工程項目臨時問題的舉措,讓機械設備的保管和使用,都具備科學的流程和使用的標準。一方面能展現出企業管理機械的非凡實力,另一方面也讓企業承包和建設項目的資質有所提高。
④多數企業以項目管理為主,依靠一些對設備使用管理沒有足夠認識和較高技術職能的建筑類、產品生產類人員來主管設備,致使設備的使用及保養無法達到標準和要求,僅有的一個或幾個機械專業類人員往往也是處于被動或受支配地位。
對于一個在海外施工的國內企業來說,執行科學且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讓施工過程逐步從工業化過渡到機械化,保障這套管理制度的較高價值。并針對管理制度是否適用于海外項目管理,逐步修改當中不符合海外特點的條例。例如國內的操作人員在保養機械設備時,通常會先進行一遍設備的檢修,之后再選擇對設備進行簡單的保養,還是直接更換相應的零件。而在海外項目的管理中,要優先對設備進行檢修,確定設備沒有影響其安全或運作的因素后,就直接完成日常工作。這主要是源于海外項目的保養成本較高,很多設備都是在同一時間進行采購,因此一旦出現影響運作的因素,需要對所有的設備都進行統一的保養才行。所以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設備管理制度,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破壞執行制度的上下級行政關系,使海外項目工作能夠形成有效的管理與生產體系。
海外工作的中方人員主要是負責,根據有效制度完成管理任務。對如何在當地完成機械設備的操作,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探索才能熟悉。因此,項目建設過程中,要招聘很多熟悉當地環境且具有工作經驗的駕駛員(或操作手)。這些人員以外籍較多,能夠與中方人員進行恰到好處的工作內容協商。他們所負責的主要任務,是招聘駕駛車輛和負責保養車輛的熟練工種。并監督前來工作的其它人員,做好對車輛使用安全和油耗方面的管理,避免車輛在被派遣過程中,出現以外事故或不必要的消耗。如若外籍人員在工作上表現突出,他們所經首車輛的故障率會有所降低。而現有機械車輛的壽命,也會隨之獲得延長。因而,對車輛進行維修、防控駕駛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管理內容,就獲得了極為穩定的保障。在海外項目的管理中,中方人員發現海外當地人員的機械操作能力差距較大。故,要對這部分人員進行幾個環節的考核和培訓。
在非洲偷盜燃油的情況十分普遍,甚至于堅守自盜和破壞設備等。為了防止燃油被盜,加強防守、安裝雙重鎖收匙等,可以作為日常防護措施,卻不能成為行之有效的必要做法。對于有經驗者是可在不破壞鎖具的同時,盜取他們認為適量的燃油。想要解決相關問題,要做好設備燃油量的統計。如某設備耗油不超過150L/臺班,以實際工作時間核算控制即可,考慮特殊情況適量做好燃油儲備。在一定成本范圍內避免其超加油和大量盜賣油的行為。
加強對管理環境的督查,提升人員所在崗位的安全管理培訓,是加強機械設備現場管理,以及為生產質量負責的關鍵;通過熄滅安全故事發生的苗頭,消滅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是落實設備安全管理措施的通道。因此做好機械設備管理僅僅依靠設備操作流程,不去對現場各個環節進行檢查是不行的。必需對現場施工的每個環境要點,進行涉及到人員和機械操作部分的實時監控。要為每個加強管理的操作點,聘請專職檢查設備操作質量的管理者,讓他們對每日完成的生產總值、檢查結果等進行記錄。同時對人員的特殊違紀現象,實行是否處理緊急事故、玩忽職守等方面的調查。通過對現場安設各點監控設施,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測試,及時消除現場環境中出現的任何安全隱患,杜絕重大安全事故,體現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
①海外項目機械設備“管、用、養、修”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由于經營成本的管控,部分單位追求短期效應,機械設備的管理、操作人員數量開始下降。與此同時,海外作業現場管理環境加之的難度,讓很多設備管理者并不適應這樣的工作狀態。由當地引進的新人,也由于難以接受惡劣的環境和較低的工作待遇、沒能在培訓中掌握設備操作或管理要點等問題,導致不斷流失。總之,各種因素導致的現有人員缺乏積極性、高級技師和維修人員引入渠道確實,讓海外施工必須從管理上下功夫。
②目前部分海外施工環境復雜,導致企業在施工國家時間較長,施工項目多,讓機械設備管理的細節繁多、監控操作點不斷增加。在更換配件、維修機械組織結構上,存在人力資源、儲備設備等需求的增長。因此,在管理時要對機械終端控制系統,進行設備供應動能和電力供應通道等方面的調試,及時發現影響機械設備的配件或小的元器件。針對可能造成的施工影響,完成對現場施工問題的管控。對于設備管理人員來說,把握好處理小故障的時間,更能提升實現管理工作的質量。
海外項目所能應用的修理工具,受到當地工程規模及場所的局限。因而,必須從成本控制的角度上,建設專門用于機械設備維修的場所,以滿足項目日常設備維修保養需要。為了節約成本,可以適當對修理配置進行簡化,或是以引進當地的大型修理廠管理模式為主,同時招聘當地的維修人員做輔助,組成1名中國工人帶動2到3名當地工人的維修小組。修理車間應該具有對施工設備進行應急性維修的條件,一般的設備故障,如若影響到了施工期間的生產任務,要盡快完成關鍵結構和受損配件的排查,以最快速度做好應急備案的處理。這對維修人員的處理問題有所要求,對他們參與項目的經驗存在較大需求。因而,要為他們提供比較合理的修理配置,使中方人員可以配合施工現場設備的維修及保養,行使參與和維護操作秩序的義務。
海外項目的周期一般較長,分為中長距離和較長距離的作業點,需要按期對施工設備濟進行保養。這就要求設備操作人員定期記錄設備的保養時間,記錄在設備平常是否存在異常現象,以便發現有無配件的掉落或元器件的遺失。但不少當地人員,習慣性依賴中方維修人員,給出保養設備的長期方案,對日常維護并不上心。他們堅持能用就用、能省就省的原則,不愿積極上報有關設備維修的相關問題。這導致中方人員經常要與外籍人員,共同完成對設備的日常保養和檢查。并通過落實多方責任制,保障操作人員的日常行為受到監督管理,促使設備得到相對科學的保養和維護。
海外項目使用儲備配件的情況較多,會影響到施工進度和對設備的日常維護。因此,項目必須要做好配件的采購和儲備。配件采購首先要了解當地配件市場,優先考慮在維修場所中售賣的產品。這樣不僅能保證配件的及時供應,還節約外匯。對于配件采購困難的國家和地區,還能夠降低運輸配件的交通成本,減少配件在儲備上的損耗。并與在中方合作的廠家,簽訂積極情況下可隨機發運的合作要求。這樣,對于一些容易出現損耗的配件,急需或重要配件可以國內采購并采用空運方式運輸。
總之,海外項目施工的規模擴大,工程施工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項目對機械設備實施的各項管理地位愈發重要,所占施工成本也越來越大。企業應發揮管理的重要價值,做好成本和管理制度上的控制,促使設備管理體系和條例的成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