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由于教育、醫療、金融、設計等各個行業數字生態的多元化發展,下游市場的需求量不斷增多,中國云終端市場規模也在飛速擴張。面對云終端的發展,英特爾始終保持著積極探索的狀態,并率先提出了IDV(智能桌面虛擬化)且加以時間,之后又結合TCI(透明終端架構)架構,衍生出了英特爾超能云終端UCC概念。
2020年8月,英特爾正式推出結合IDV和TCI架構的英特爾超能云終端解決方案。這一方案的落地,支撐起了前端的計算能力,解決了傳統云終端復雜度、專業度等與時代相關的問題,為云桌面的應用提出了新的解決對策。而今,2022年10月15日,英特爾又在杭州發布了超能云終端2.0。這是在進一步深挖場景、融合創新的基礎上,與生態合作伙伴緊密合作之下對云終端的深入理解與應用。
英特爾中國區物聯網及渠道數據中心事業部總經理郭威在開場致辭說道:“超能云終端經過這兩、三年和大家的合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希望通過英特爾提供的技術模塊組件,可以進一步深化和合作伙伴、客戶的合作,更好地服務中國各個行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的需求。”
根據計世資訊2022年發布的《中國云終端市場發展報告》指出,中國云終端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在2021年已達到18.56億元。IDC中國副總裁王吉平表示:“盡管在過去,傳統云終端市場還是占有了非常大的市場規模,但是近幾年,新型云終端正呈現一個非常快的增長速度。2023年,IDV+TCI的新型云終端,整體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達到了130萬-140萬臺,增速達到了31%,在2026年的時候,新型云終端將超過傳統的云終端,新型云終端的份額將達到50.6%左右。同時整體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30萬臺,一方面,整體市場在未來幾年保持穩定且高速的增長,另一方面,這個市場新的技術正在逐漸替代傳統的技術。”
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算力要向后端轉移,而整體企業架構從傳統的簡單式部署,則更加趨向于數字化的部署。因此,很多行的云終端部署最大的痛點在于,并不是每個人的部署環境能夠都一樣的,在錯綜復雜的大環境下,個性化的部署才能夠融合各種場景的需求。也得益于此,教育行業雖然是目前云終端的主力行業,制造業、醫療行業、金融行業等等,這些行業也逐漸向新型云終端在轉型發展的過程當中。
面對云終端市場的趨勢以及痛點,英特爾超能云終端解決方案兼顧性能和穩定性,能夠滿足云端管理和本地計算的要求,并避免運行過程中對網絡和云端服務器的過度依賴,解決了VDI云桌面現存的多項問題。因為超能云終端既可以處理高清視頻會議、視頻剪輯以及3D設計等應用場景中的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又能夠支持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定制本地化桌面,在提升了終端用戶體驗拓展了傳統云終端應用的邊界。
不過,以云終端解決方案的角度來看,如果說TCI和IDV是完全分割的兩套不同的系統,那么2.0時代,英特爾則是將其做了融合,即在基于原先TCI基礎架構上,增加了虛擬化的啟動功能以及英特爾圖像處理虛擬化的技術支持。而區別于傳統的VDI(虛擬桌面基礎架構)和新型IDV、TCI構成的“三國鼎立”局面,2.0時代的端到端融合架構能夠根據不同場景下,一套硬件設備可以任意切換IDV或TCI,使部署環境更加便捷,備料成本也更加節約。
除此之外,硬件性能方面,英特爾超能云終端2.0可以兼容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以此來幫助客戶提高終端的性能;存儲方面支持NVMe接口存儲,使鏡像下載的速度大幅提升;圖形顯示方面,則支持英特爾i915圖形加速技術,能夠在BIOS層里啟動OS之前,就可以顯示一個4K的圖像。
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本土化云終端應用場景,英特爾也一直以開放的心態與本土生態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拓展更多的云終端場景及應用。而在過去一年里,英特爾也對超能云終端標準化的參考設計也做了一個定義以及開發。這也意味著英特爾將云終端的端與控制進行了一個解耦并將控制接口和一些SDK開放給了云服務商,而云服務商則能夠為終端廠商提供一個標準化的云管理服務。英特爾技術專家表示:“這樣一個標準化的版本,適用于多種類型的小企業。即便缺乏IT管理能力,也可以幫助管理IT和終端,并且快速地步入應用階段。”
銳捷網絡是數據通信解決方案品牌,是英特爾合作做超能云終端最早的廠商。早在2017年時,銳捷便已是國內第一家把IDV方案大規模商用的廠商。銳捷網絡云桌面事業部產品總經理曲景洋表示:“在那個時候我們算是孤軍奮戰,一個廠商在獨自推動這樣一個技術路線。不過,之所以堅持做它,主要是因為在傳統的教育領域,看到了基于VDI云桌面的技術沒有辦法很好地去解決兼容性和離線可用的問題,所以那個時候我們看到了IDV這個技術。”
2017年之后,銳捷UCC產品線保持著每兩年一代的節奏。并于2019年推出了第二代終端,2021年則推出了第三代,明年會繼續推出第四代終端。而除了跟隨英特爾芯片的路線升級之外,在整個產品設計上,在軟件功能上也做了非常多的革新。“UCC方案之所以能夠代替VDI取代PC,主要在于在生產場景中有較高的可靠性;通過服務器虛擬化出來的算力和顯示能力相較于普通的PC情況會有更強的算力和性能;此外適配性更高,識別驅動傳輸能力更強,也就是兼容性更加完善。” 曲景洋解釋到:“UCC之所以用戶激增,并非VDI的用戶二是PC的用戶,因為UCC從算力和使用習慣上來說是完全沒有門檻。此外,UCC管理更便捷,甚至可以UWS漫游。”
過去幾年中,銳捷UCC方案服務了包括醫療、政府、企業、教育客戶,曲景洋在活動演講中舉例說到安徽省立醫院是醫療行業的落地并跟隨客戶一起孵化出來的成功案例。因為對基于VDI云桌面的可靠性、兼容性不放心,再加上醫療場景自身的特俗情況,所以一直沒敢擴展開。直到2017年,安徽省立醫院做了銳捷的第一個嘗鮮客戶,如今有幾千臺銳捷的IDV終端都在運行,包括對疫情期間快速建立發熱門診,都做了非常多的幫助。
UCC可以在固定工位的場景下很好地實現統一管理和運維,幫助用戶來實現便捷的管理運維。但是卻缺少移動能力,比如在疫情期間,遠程辦公的需求急速上增,對于固定終端客戶來說,需要改變以往的工作方式,為此,怎么能讓UCC可以飛翔起來、移動起來成為了銳捷的努力方向。而基于能夠隨時隨地訪問全量的辦公資源、安全地接入來實現多點辦公協同、把現有的辦公要素做整合這三大需求,銳捷在2022年正式發布 “統一工作空間”的解決方案,并以U空間形態交付給了用戶。
簡單來說U空間是UCC及云空間應用的集合,即無論是在Windows還是Mac OS甚至是瀏覽器,都可以通過U空間來實現相關的應用。也正因此特性,U空間可以幫UCC補齊所缺失的功能,從而實現本地的算力兼容性及移動的特性。

作為英特爾的合作廠商,銳捷通過特性的深度挖掘實現了UCC從零到一的蛻變,并以一體化機盒售賣的方式及利用軟件將舊品PC刷成UCC實現統一納管的方式來為客戶賦能。正如曲景洋在演講時所說的那樣:“新的UCC 2.0可以做到IDV和TCI的融合,銳捷作為解決方案供應商要融合的就更多,我們會把VDI、技術虛擬化等等這些技術路線都融合起來。因為對于用戶來說,他的需求和場景是更為復雜的。”
在一步步深入各行各業的同時,英特爾在深度為其賦能的基礎上,也在與中國市場客戶開啟了全面的本地化支持,并在多個領域實現了部署。例如通過采用英特爾超能云終端,深信服 aDesk桌面云解決方案集成超融合資源平臺,可提供智能云終端、虛擬桌面、虛擬云應用等多種資源類型,為教育、醫療、企業、金融等各行業提供集研發、教學、教研、辦公等所需的 IT 基礎桌面環境,實現多架構統一管理,賦予用戶極致桌面體驗;借助英特爾超能云終端 TCI 架構,聯想“易競”電競酒店解決方案可提供更加優化的本地電競性能體驗和開退房本地數據管理功能,能夠結合不同酒店客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客制化客房鏡像,大幅提升酒店住戶的居住體驗……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下,硬件加速一切固然是英特爾技術圍繞的核心,但是英特爾也深信軟件定義一切。英特爾技術專家表示:“英特爾超能云終端會不停迭代,在有任何英特爾全新處理器技術出現的時候,我們都會做相應的適配和對接,也希望能夠利用最新處理器的一些功能,像剛剛提到的SR-IOV和GVT-g,在下一代CPU SR-IOV出現的時候,我們也會利用這個全新技術來更加完善UCC產品線,希望用戶總能用到英特爾最新和最好的技術,帶來高功能、高性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