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 血糖確實對大腦是有影響的。大腦是一個非常消耗能量的器官,維持它的正常運轉需要消耗血液中2/3 的葡萄糖,而且僅由葡萄糖提供能量。可想而知,當低血糖時能量補給就會不足,而嚴重不足時,大腦是無法正常工作的(事實上,低血糖對身體器官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大腦只是其中之一),作為人體的最高司令部,更難有效發揮調節作用。至于所受的影響有多大,這和低血糖的程度及時長相關,輕者會出現出汗、心慌、頭暈等癥狀,嚴重者可能發生驚厥、昏迷甚至死亡。持續的嚴重低血糖會造成大腦的不可逆損傷。
打個比方,就好像一個人挨餓,輕微的餓能扛一扛,吃點東西整個人照舊生龍活虎。但嚴重及長期的饑餓就會引發各種問題,不是簡單補充食物就能恢復的。
有蹄類動物的行走方式是趾行式,趾部需要厚重的護甲來作為保護,這層護甲最好沒有任何痛覺。因此無論馬、驢、牛或豬蹄子尖端都有一層厚厚的趾甲,稱為“蹄匣”,由皮膚組織角質化而來。這層趾甲沒有血管和神經,因此無論被修剪、釘蹄鐵都不會感覺疼痛,反而會矯正站立、行走的姿勢,變得更舒服。但是由蹄甲往里就是修剪的禁區了,通常反映為一條“蹄白線”,修到蹄白線內側就跟咱們用竹簽往自己指甲下面扎似的。
趾甲會不斷生長。在自然環境下,沒有人給野生有蹄類修蹄,它們長趾甲的速度受到當地地理環境、運動量的影響,會依照演化的鐵律作出響應——磨損太多或太少的個體,都會因為影響行動力而掉隊或遭到捕食,留下后代的概率較少,最終達成一個微妙的平衡。而它們被人類馴化后,情況相對復雜一點。馬、驢等使役動物需要奔馳、負重,為了防止趾甲磨損過多,就需要釘蹄鐵,相當于給它們穿上合腳的鞋,那么修剪蹄甲也就成了和釘蹄鐵配套的必要工作。世界各地的文明都會給馬修蹄,例如杜甫有“驄馬新鑿蹄,銀鞍被來好”之句。而奶牛、豬等圈養的動物,磨損過少,也容易畸形,并且蹄子泡在臟污環境里容易引發炎癥,也需要修剪蹄甲。
這個說法的來源是頭發會跟身體搶營養,如果這是真的話,貓哥可想把身上的營養——就是肥肉——都貢獻給頭發了呢!言歸正傳,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頭發的組成說起。我們在往期雜志中介紹過,頭發由毛囊、發根、發干幾部分組成,生長的部分是發干,它本身不是器官而是死亡的角質細胞,不會消耗營養。頭發中需要消耗營養的是毛囊部分,但它所需要的那點營養實在微乎其微,對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都沒有影響。而把頭發剪短并不會減少頭發生長所需營養,長頭發也不會增加營養需求。
那長頭發常常會出現分叉的情況,是不是和營養不良有關呢?其實大多數時候,頭發出現分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頭發太長,經常燙發染發,喜歡用電吹風的熱風筒吹頭發,用強堿性肥皂頻繁洗頭等。當我們頭發中的油脂減少,便會出現分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