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準
曾經有教師說過,只要是考試就會有作弊現象發生,我并不認同這一觀點。回想近年來,我在城鎮農村中學中常用“無人監考”模式,也收到了一定效果。我想,要想讓學生們有最起碼的誠信擔當,首先要呼吁學生學會堅守自信。考試是教與學得以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如果作弊就是掩耳盜鈴又自欺欺人,是與人不公又與己不利,還是投機取巧且愚弄自我。
我認為學生考試時出現作弊行為的最根本原因是他們認為考試作弊是無害的,因此教師應該把考試時不能作弊的原因及作弊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危害告訴學生,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明確認知。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溫和、態度良好,先不要對作弊學生進行“兇猛”地怒罵,以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是要讓學生明白事理,真正明白事情的危害,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殷鑒不足鑄自信
成績差并不可怕,怕就怕沒有信心。考試作弊就是一種沒有信心的表現,或許想“搏一把”以追求完美的成績,或許因自卑心理而“鋌而走險”,或許因虛榮心作祟而盲目攀比。
對于失去信心的學生,教師應該親切地和學生進行交談,進行心靈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所想,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一個人的行為往往受心態的影響和支配,教師應該讓學生正確理解他們的自我能力,如果發現學生有不足之處,應該設法幫助學生去改進。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克服缺點,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勇敢地承認自身存在的不足,而不要隱藏缺點。
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些名人故事,讓學生們知道成功人士也會有普通人的缺點和不足,然而當他們遇到重大困難或重要挑戰時,他們往往會激發出非凡的耐心和毅力,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制力、決心和毅力就顯得十分必要。
當然,教師還要及時引導學生克服盲目從眾的心理。就像我們平時鍛煉身體一樣,只有切實進行鍛煉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學生只有學會體驗美、發現美、創造美,才能夠真正認識自己,調整自己,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發展自己……
教師要幫助學生思考失去信心和缺乏成功經驗的原因是什么,要適時去仔細觀察和分析學生的智力或態度,看學生是否有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的情況,或者出現軟弱、厭倦、畏懼等思想態度的不足,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加以幫助,例如采用小任務進行驅動轉化。總之,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本質,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然后尋找良方以鑄造自信心,從而迎難而上,提升學習能力。
二、激活內驅趨更美
良好的心態是勝利的保證。教師要善于教會學生時刻保持良好心態,將考試中遇到的困難、思想上遇到的煩惱、學習中產生的厭倦心理,都當作個人進取路上的獨特風景,從而始終保持昂揚進取的心態,樹立強大的自信心,為最終的成功奠定基石。教師要讓學生及時發現的長處,如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客觀評價自我,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們知道,只要努力,情況一定可以改變。教師可以借助古今中外的名人成長小故事來向學生傳輸道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以陽光心態去應對,就會永不言敗,提升抗挫能力。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只有停止負面評價,寬容地對待自己,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才會感到快樂。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都會有缺點,我們應該把學習能力和個性特征分開對待,一些學生雖然學業成績不令人滿意,但在其他方面往往有出色的表現。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至少自我表揚一次,以增強自信心;或者讓學生列一張清單,列出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并設法尋求幫助,看看哪些事情可以自我根除和糾正。同時,教師也要告訴學生自己,要懂得放下,輕松前行。
科學的學習學法很重要,例如記憶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熟背、熟記,不同的題型可分析出眾多的知識點及綜合運用技巧,學會綜合運用知識與能力在考試或生活實踐中加以運用和創新,等等,教師都應及時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技能,并加以中肯的分析,以驅動學生的內在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