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默默無聞的馬老爺子因為玩兒股票火了,頓時成了小區的新聞人物。常言道:人怕出名豬怕壯。一石激起千層浪,招來一片羨慕嫉妒恨!窗外已是輿論滔滔,老爺子卻渾然不覺,獨自在小屋里股票玩兒得風生水起不亦樂乎!
近年來,老馬家風平浪靜,萬事順遂。老兩口兒別說拌嘴鬧矛盾,連一塊兒說說話都少有,因為老爺子實在太忙了!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兩小時下午兩小時股市開市,這期間他守著電腦凡人不理。周六周日股市雷打不動的休市,老爺子正好趁這兩天總結一星期的成敗得失:查查自己持股的企業半年報發了沒有,財務狀況如何,是盈利還是虧損。您算算他哪還有富余的時間?雖然馬老爺子投入的本錢小小的不值一提,卻深諳不能把自己買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因而他買的股票五花八門,從軍工到大消費,從科技到券商銀行,琢磨哪只股票有戲買哪只。這就使得他老人家必須去了解五行八作各類上市公司。也難怪老伴兒諷刺他:你比國務院總理都操心!
對于老爺子癡迷炒股,馬奶奶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有了這玩意兒老頭子倒踏實了,忙忙叨叨的人也精神了,不像那會兒沒事一天凈找碴兒鬧別扭。人就怕閑著,有個事兒抻著也挺好!憂的倒不是怕輸錢,人家自己早說過:“老子就拿幾個閑錢跟它耍!”馬奶奶擔心的是炒股太費腦子,傷神!老頭子又一根筋不服輸,成天這么折騰,時間長了身體受得了嗎?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紀了,萬一出點事兒,找誰去?每想到此,馬奶奶就不由自主地遷怒于樓下的杜工。就因為坐一邊兒看他炒股,看著看著就上了癮,然后上了賊船!馬奶奶心中一腔憂愁無處安放,可算找著個出氣筒啦!
只可笑,她這是昏官斷案不分青紅皂白打錯了屁股!樓下的杜總工程師炒股是不假,人家從一退休就開始玩兒股票,都炒了十幾年了,稱得上是資深的老股民,這事大伙兒都知道。怎么別人都不跟著炒,單單你們家老馬跟著?其實,馬奶奶心里也明白,就老頭子那牛脾氣,他不想干的事,牛不喝水強按頭也沒用;他想干的事,八匹馬也拉不轉。說到底,還是他自個兒樂意往里鉆,壓根兒賴不著人家!
不過話又說回來,馬奶奶的埋怨也并非空穴來風。馬老爺子今天能成為股市里散戶大軍的一員,跟樓下的杜工真脫不了干系。本來,老爺子只聽說過某某炒股輸了跳樓喝敵敵畏啥的,至于股票是個什么東西,股民在里邊兒怎么折騰,他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只因與杜工交情深厚,樓上樓下兩人來往不斷,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起初見杜工坐電腦前看股票,他只是出于好奇湊過去瞧瞧,屏幕上一片紅紅綠綠天書似的他根本看不懂。后來,經過杜工耐心細致地指點,他才學會了看盤,得知了股市的一些行話:什么上證指數呀,什么資金流量呀,什么板塊輪動呀,什么自選股換手率呀,什么K線圖五日均線、十日均線呀,等等。
就這樣日復一日,馬老爺子越看越聽越覺得有意思。試想:股票有將近四千只,你只能從中選出幾只。買這只不買那只就看你甄別的本事;你買的股票漲了你賣不賣,什么價位賣,取決于你判斷的高下;你買的股票跌了,割肉賣還是不賣,則考驗的是你的自信與抗壓能力了。老爺子覺得這既有趣又極富挑戰性,瞧了瞧自己的小金庫現有人民幣十五萬八千元,拿出十萬開個戶足夠了。于是,立刻決定找杜工領他去證券營業部,準備下海玩兒它一把!
那天,他懷揣銀行卡興沖沖地來到杜工家,習慣地朝那唯一的長沙發上一坐,笑模樣地表示自己想拜師學炒股……萬萬沒想到,杜工非但沒有立即應允,反而滿臉嚴肅地兜頭潑來一盆冷水!
“馬老弟呀,儂想進股市白相相也可以,就是進去之前要搞搞清楚,這是個啥地方,不要糊里糊涂地跑進去!
“儂曉得伐,股票市場可是不講我們的社會法則的,什么社會良知,什么與人為善,什么先人后己,這些通通不講的。曉得伐,這里是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就是冷冰冰的唯利是圖、六親不認!不講人情,不講道德,不怕遭報應。就認一個字:利!曉得伐,股市就是資本博弈,大魚吃小魚。錢多的是大魚。大魚有話語權,大魚可以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興風作浪,誰也奈何不了它!阿拉本錢少的就是小魚,小不拉子,可憐兮兮的根本就沒有話語權!所以呀,老弟,儂要搞搞清楚,對于散戶來說,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平等的危險游戲!”
杜工一席話,聽得他脊梁骨直冒涼氣!
股票市場水深莫測難以駕馭他聽說過,如此險惡不近情理可是出乎他意料;資本博弈什么的他根本就沒想過,當然也不知其中的厲害!他坐在沙發上一時愣住了。望著窗下寫字臺旁的杜工,看著他鏡片后閃閃的目光,聽著他頭頭是道的分析,加上那“曉得伐,曉得伐”的口頭禪……瞬間,仿佛回到了幾十年前,大家一起聽杜工講節能排污保護環境,為了子孫后代……他那上海腔的普通話一點沒變,語速快得一如當年,只是他濃密的黑發變成了稀疏的白發,文文弱弱的身軀似乎更瘦小干枯了。
杜工見對面的人呆呆地盯著自己,以為自己對資本的闡述不夠精確,起身從書架上層拿下了一本厚厚的書——馬克思的《資本論》,微微喘息地回身坐在了轉椅里,邊翻著書頁邊笑笑說:“老弟呀,關于資本,儂聽聽馬克思怎么講的……”于是他就念了起來:
“當資本來到人間,每一個毛孔都滴著骯臟的血。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會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當然,也就不介意絞死別人了?!?/p>
說實話,別看馬老弟參加工作以來,天天說學習馬列主義學習馬列主義,《資本論》他可從來沒讀過。老祖宗這么精辟透徹的語錄他今天還是頭一回聽到,心中十分震撼,卻又不免疑竇重重,禁不住問道:
“那……杜工,你說,到底鼓不鼓勵老百姓炒股哇?”
“我覺得是不鼓勵!儂想想,沒有人號召全民總動員大家齊心協力去炒股吧?反而天天講‘股市有風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是啥?警告嘛!入市需謹慎,曉得伐?”
“我們股市不是有證監會管嗎?”馬老爺子萬事俱備一心想進股市試試身手,忽然間叫他打退堂鼓不玩了,沒那么容易!
“這不稀奇,證監會哪個國家都有,就看你怎么管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股市,一只股票當天可以從三塊錢飛漲到三千塊,一只股票也可以瞬間跌得一錢不值,任由股價像脫了韁的野馬似的狂奔亂竄沒人管。我們的股市就不一樣了,儂曉得伐,我們一天的漲、跌幅度只限于百分之十。只不過這兩年,上海新開的科創板漲跌幅到了百分之二十。我有時候想想,也許就因為有這些規定,我們的股市才擁入了大量的散戶?”說到這里杜工自己仰臉笑了起來,“這是我自家瞎猜猜,沒有根據的!”
杜工自己又說又笑,卻不見對方一點反應。他抬眼望去,只見那人彎腰坐在長沙發的正中,倆胳膊肘撐在叉開的兩條大腿上,一雙大手十指交叉抵住下巴頦,沉著臉微微垂著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根據多年的了解,杜工知道這位老弟想干的事誰也休想阻攔。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瞧著垂頭喪氣的人笑了笑,說道:
“老弟呀,儂想跑進去也可以,小心一點,就把它當成一個玩具!活躍活躍自己的腦細胞,免得無所事事的早早老年癡呆了,哈哈!”
“要得嘛!要得!”馬老弟立刻抬頭挺身呵呵笑了起來。
于是,馬老爺子就抱著“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的英雄氣概踏進了股市的大門。他歷來工作認真,如今把炒股也當成了“工作”,無論寒冬酷暑按時“上班”,小心翼翼地對待眼前荊棘叢生的盤面,時刻警惕著中外資本大佬們的鬼蜮伎倆,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落入陷阱。開始他自謙為“新兵蛋子”槍打不準,必須向老兵學習,基本照抄杜工選的股票,只不過數量減半。杜工買八百股,他就買四百股。
光陰似箭,彈指間這已是一年多以前的情況了?,F在,馬老爺子完全可以獨立自主地操作。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算賬不僅沒輸還贏了六千塊,錢雖不多卻足以讓老爺子心情大好。以他入市時十萬元本錢計,贏了百分之六,的確也稱得上是成績斐然,能不高興嗎?更高興的是他的老伴兒,每天早晨她下樓買菜,傍晚下樓倒垃圾,總少不了被人攔住問:“聽說你們家老爺子玩股票贏了不少錢?”甭管問的人懷著何種目的,馬奶奶總是瞇著眼一笑,輕描淡寫地回答道:“嗨,贏是贏了點,他那也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誤打誤撞的!”如果遇上刨根問底兒的人,她就十分謙虛地把杜工抬出來,說道:“我們家老頭子炒股哇,也就是個二把刀,跟著瞎起哄,真正懂股票會玩兒的是人家杜工,那可是個能人!”
馬奶奶這話還真不是假謙虛,作為“股民家屬”耳濡目染的她也感受到了股市的兇險,想在這里頭贏點錢,那簡直就是虎口里拔牙,難著呢。同時,她心里也清楚:老頭子能玩兒得這么順順當當的,多虧背后的那個“師傅”。因此,馬奶奶對杜工的態度徹底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兒,總想著怎么報答報答人家。她知道每天股市結束后,兩人都要開個“碰頭會”,就提前包好一蓋簾兒餃子讓老伴兒帶樓下去,也算表示自己的一點心意。
杜工也不曾料到,這位老弟的加入,竟給自己單調的炒股生涯帶來了意外之喜。以前自己一人玩兒,得勝時喜悅無人分享,戰敗時懊惱無人訴說,形單影只不免略顯孤獨,正所謂“獨木不成林”,現如今兩人一唱一和、休戚與共,自是別有一番高樂!說起兩位老先生的“股票碰頭會”,會議內容對外雖不保密,您去了也聽不懂。
他們把手上的“自選股”分為三六九等,并根據其優劣賜予別名。例如:他們有一只軍工股票,集團領導威武公司連年贏利,頗受兩位老人青睞,特譽為“主力軍”。另有一只化工股表現良好股價節節攀升倍受寵愛,賜名為“勞動模范”。兩位老人飽經滄桑、明察秋毫,眼里不揉沙子,一只券商股平時老趴著裝死,卻在股指上升時見風轉舵比誰都蹦得高,被稱為“投機分子”。另一只銀行股則被視為“保守派”,它雖是股價低廉,卻總是進一步退兩步慢慢吞吞的,不對兩人的暴脾氣,就把它清除了。還有一只股被貶為“妖精”,因為它漲跌無度顯然是被“游資”時不時操縱的。他們懶得跟這種“軟骨頭”費神,趁漲了點就把它踢出去了。當然,他們的“自選股”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審時度勢地經常吐故納新,這被他們稱為“清理階級隊伍”。如此一來,經過他倆反復研究磋商及隨時調整,當前握在手上的股票絕對是“精英分子”,各方面都比較優秀,頂得住風浪禁得起考驗,絕不至于淪落到崩盤退市的悲慘境地。
他們的“碰頭會”不僅內容豐富且滿滿的正能量。雖身處資本市場,卻繼承和發揚了我們“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光榮傳統,不斷總結失敗的教訓與成功的經驗。如那天杜工在會上自我批評說:“昨天‘勞動模范’漲停賣了兩百股賣早了,沒想到它今天又漲停了。”馬老弟則發表不同意見:“賣得對,反正我們賺了。我看它快到山頂了,說不定那些龜兒子明天就卷錢坐直升機跑啦!”果然,他們的“勞動模范”第二天跌停,第三天又跌停,接連兩個跌停板可把倆老頭高興壞了。賺多賺少他們似乎不大介意,關鍵是兩老頭有先見之明跑在了你大魚的前頭,小魚得勝啦!也因此,在第三天的“碰頭會”上,他們總結為:“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眱晌焕舷壬瓦@么瀟瀟灑灑地玩兒股票,還真沒輸錢!您信嗎?
鄭重聲明:本小說只為讓股市里散戶朋友們一樂,無意涉及經濟領域大學問及其他神仙操作。特此敬告,以免誤會。
作者諶容
2021年12月2日
原刊責編??? 徐晨亮
【作者簡介】諶容,女,中國當代作家。祖籍重慶巫山小三峽,1935年生于湖北漢口。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父母入川,1945年抗戰勝利至北京,畢業于東城私立明明小學,后考入北京女二中。1948年年初隨家人回重慶,就讀于重慶女二中至初中二年級。1951年參加工作,在重慶西南工人出版社門市部(書店)售書。1952年調入《西南工人日報》編輯部任干事。1954年考入北京俄文專修學校(現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為新中國第一批享有國家調干助學金的大學生。1957年畢業分配至中央廣播事業局從事翻譯工作。1961年病休。1962年調入北京市教育局待分配。病休中開始練習寫作。1975年第一部長篇小說《萬年青》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79年在《收獲》發表第一部中篇小說《永遠是春天》。1980年調入北京市作家協會為專業作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在全國各地期刊發表多部中短篇小說。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多次獲得各種獎項。由她改編的電影《人到中年》,獲得當年“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三大獎,并得到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