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璐,駱華松,王喆,吳波,儲偉,馬金梁,劉克斌
(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創傷手足外科,湖北 荊州 434000)
Bennett骨折是指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并伴第1腕掌關節脫位或半脫位。1882年,愛爾蘭外科醫生Edward H.Bennett[1]首先描述了經第1掌骨底的關節內骨折,移位機制主要為掌骨干在無拮抗的拇長展肌牽拉下向外側脫位,但掌斜韌帶附著的掌骨底內側仍保持原位,這種骨折容易復位,但難以維持復位并再發脫位。畸形愈合伴持續半脫位可發展為腕掌關節創傷性關節炎。過去,Bennett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隨著材料的改進、技術的提高、影像學的發展,手術治療應用的越來越廣泛,目前手術治療包括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以及開放復位內固定。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達到解剖復位,從而預防腕掌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2018年1月-2021年3月,我院共收治Bennett骨折13例,均采用手術治療,3例采用閉合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10例采用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術后輔以功能位石膏外固定,4周后拆除石膏外固定,積極行功能康復訓練。13例術后3個月復查,骨折均一期愈合,拇指屈伸、外展功能良好,現報道如下。
本組13例,男9例,女4例;年齡19~58歲,平均37歲。摩托車傷7例,跌倒傷4例,錘擊傷2例。右手10例,左手3例。
術前行手法復位并石膏臨時固定,完善相關檢查,包括全血分析、凝血分析、肝腎電糖、心電圖、掌骨正斜位X線及掌指骨CT平掃加三維重建等,待局部腫脹消退后擇期行切開復位及克氏針內固定術。
手術均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進行,上臂常規安放氣囊止血帶后常規消毒鋪巾。從第1掌骨橈背側作一弧形切口,在腕橫紋處彎向掌側,部分剝離掌骨干近端,顯露骨折斷端及關節面,保護皮神經。直視下復位后,維持復位,采用2~3枚直徑1.0 mm克氏針交叉固定內側骨折塊,同時固定第1掌腕關節,必要時固定至第2掌骨基底部。沖洗傷口,松開止血帶,徹底止血后依次縫合傷口,克氏針針尾折彎后留于皮膚外。
術后傷口換藥,2周拆線,拇指對掌及腕略背伸位石膏固定4周。拆除石膏外固定后開始逐步行主動功能訓練,術后6周復查X線片后拔除固定掌腕關節克氏針,術后2個月視復查情況拔除克氏針。
所有病例術后3個月均得到隨訪,骨折均一期愈合,拇指屈伸、外展功能良好,握力5級,術后3個月平均 VAS疼痛評分(1.3±0.2)分(圖 1-4)。

圖1 術前X線片示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1腕掌關節脫位

圖2 術前CT平掃加三維重建示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1腕掌關節脫位

圖3 術后X線片復查示右手第1腕掌關節復位及第1掌骨基底部克氏針內固定

圖4 術后拔出克氏針后CT平掃及三維重建提示骨折愈合及關節復位良好
Bennett骨折如存在骨折關節面復位不精確、處理不當(包括持續脫位、半脫位、畸形愈合)會增加預后不良的風險。治療方法包括閉合復位石膏固定、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外固定架固定、開放手術鋼板或螺釘固定等。治療的關鍵是要達到解剖復位,并維持解剖復位直至骨折愈合,包括期間良好的功能康復訓練。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可降低日后腕掌關節功能不良的發生率。
Livesley[2]在一份對Bennett骨折行保守治療隨訪26年的報告中指出,從遠期療效看Bennett骨折行保守治療的后遺癥明顯,其主要表現是手部疼痛、第1腕掌關節部位畸形、拇指活動范圍縮小、拇指力量減弱以及骨關節退行性變,提示骨折后復位不滿意及未很好地維持固定,這在晚期X線片上可被證實。作者不提倡保守治療Bennett骨折,認為手術治療為佳。同樣,Leclere[3]對24例Bennett骨折行切開復位及螺釘內固定術,并進行了7年隨訪,研究發現,只有良好的復位并維持,才能取得優良的效果。但是,復位后骨折間隙是否存在、關節面臺階是否小于2.0mm與關節炎的發生沒有直接的相關性。然而,Kamphuis[4]在治療Bennett骨折時采用開放或閉合內固定技術的對比研究中指出,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已達解剖學復位的目的,似乎對創傷后關節的預防不那么重要。Greeven等[5]在一份回顧性研究中指出,在Bennett骨折的手術治療中,經皮固定優于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然而,由于文中研究證據的級別(Ⅲ、Ⅳ)和限制性,未來研究應集中在比較切開復位內固定和經皮固定治療Bennett骨折,尤其在隨機的前瞻性研究方面。國內孟琳等[6]在Bennett骨折治療的進展中詳細論述了Bennett骨折的保守治療(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和手術治療(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內固定、外固定架固定、開放復位內固定術、關節鏡輔助下固定術),以及每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無論哪一種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達到解剖復位,并維持解剖復位直至骨折愈合,包括期間良好的功能訓練。
總之,解剖復位及堅強的固定并輔以術后康復訓練治療能有效降低Bennett骨折術后腕掌關節功能不良的發生率。切開復位及克氏針內固定治療Bennett骨折能有效降低術后腕掌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