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凱

在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時代變革中,我國教育事業涌現出一大批奮發圖強、精心耕耘的教育楷模和業務標兵,他們全身心融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時代洪流,唱響了共筑中國夢的時代強音。深耕職業教育30多年的徐巖教授,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優秀婦女代表,她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被遼寧省婦女聯合會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以校為家 燭照光明
在領導崗位上,徐巖幾乎沒有休息日和節假日,以校為家,常常加班工作到深夜,有時因重大項目建設、重大會議承辦等要連續多天通宵加班,甚至有時一晚只能睡40分鐘。據不完全統計,徐巖因公累計加班近50000小時。長期超負荷工作導致她嚴重頸椎增生、腰椎間盤突出,但她從不叫苦叫累,常常帶病堅持工作,她主動謀事、干事、成事,工作至上、無私奉獻的職業態度和敬業精神,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評價,曾連續十年被評為學校“優秀工作者”。
在教師崗位上,徐巖一直聚焦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學生為主體的交互式教學和“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全人格”培養,成為教書育人的典范。作為科任老師,她曾提前一個月主動借閱背誦新生檔案,第一堂課就能說出每一名學生的名字以及他們的個人興趣愛好。她也曾在工作極其繁忙、同時家人住院需要陪伴的時刻,凌晨三點仍伏在醫院水房的窗臺上,借著微弱的燈光認真批改每個學生的作業。她的家就是學生的家,幾乎每個周末,她帶班的住校學生都會三五成群擠在她的小家里度過“家人團聚”的幸福時光。她的事跡感染和感召著她的學生,曾有學生把她像光一樣寫進溫暖的詩行。她也多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明星教師”,沈陽市“優秀青年教師”,沈陽市“四尊”先進工作者。
深耕職教 銳意改革
2003年至今,徐巖始終作為核心骨干全程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申建遼寧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遼寧省職教改革發展示范校、遼寧省“興遼卓越校”,具體組織完成省級示范項目等各類子項目100余項,執筆完成各種職業教育管理制度、方案、規劃、報告累計500余萬字,為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職業教育教學管理、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和人才培養發揮了模范帶動作用。
徐巖創新構建了“閉合式”高職特色質量保障體系,榮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解決了職業教育質量環路閉合不嚴、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缺失的突出問題。她作為理論原創作者提出并構建的“以生態文明為引領的‘三有三成’綠色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與實踐”,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徐巖創意并具體組織成立的全國文化育人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委員會,是全國唯一一個由高職院校牽頭建立的全國性生態文明綜合研究平臺。同時,她創意建立并具體主辦的“全國綠色高職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論壇”,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一個綠色高職教育論壇。徐巖憑借突出表現,也獲得了遼寧省“巾幗建功標兵”,遼寧省“示范校建設貢獻獎”,校“評估工作突出貢獻獎”等20余項個人榮譽。
參政為民 獻計振興
作為沈陽市第十五屆、十六屆政協委員,徐巖充分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多年來,面向所在高校及地方政協積極建言獻策,并且敢于建言、勤于建言、善于建言,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助推沈陽振興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她先后為所在學校提出發展建議近百條,多條建議被采納并成為學院戰略發展的核心舉措,對促進學院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她針對沈陽市振興發展,特別是針對沈陽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縣域經濟發展等重點領域,提出建議150余條(項),并執筆撰寫調研報告及提案等2萬余字,大部分提案和建議被采納,為促進沈陽市生態建設、職教改革、鄉村振興等作出了積極貢獻。她也被評為沈陽市“優秀政協委員”,沈陽市“政協智庫專家”。
作為民進遼寧省委委員,徐巖積極參與民進省委、省直工委工作會議,兩次被選為代表參加民進中央副主席來遼調研座談會,為民進事業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100余項(次)。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徐巖被民進省委、省直工委多次評為“參政議政先進個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優秀工作者”等,2018年、2020年,先后兩次被民進中央分別評為“民進全國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民進全國會史工作先進個人”。
編輯/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