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周翠萍
作者簡介:張旭(1968.05-),女,漢族,籍貫:江蘇南京,高級工程師。
摘要:在2020年初,一場眾所周知的突發事件,擾亂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節奏, 培訓行業首當其沖,線下培訓全面暫停、各類學校全面停課。東華培訓中心作為集團在南京地區的唯一的培訓中心,肩負著在寧企業的各種培訓重任,如何在停課期間期間能夠實現培訓業務連續性、企業員工的"停工不停學"?快速建設線上學習平臺、為地區企業提供在線培訓服務,成為維持培訓中心正常運轉的首要任務。全文分析了在線培訓平臺的發展歷程,闡述了企業線上培訓平臺的搭建過程和重要意義,提出了企業使用線上學習平臺的幾點注意事項 。
關鍵詞:在線培訓;平臺建設;運營管理
引言:在線學習,也就是所謂的E-Learning,據說它最初是由學富網的孫瑛先生在1999年引進中國國內的,之后歷經了二十來年的蓬勃發展,目前在線學習已成為各大中小型企業培訓的必要手段之一。2020年,線上教育產業將迎來全新的蓬勃發展契機,停工停課期間,線下教育資源、線下培訓均向線上模式整體轉移,短期內老師紛紛當起了"網紅直播",各年齡段的學員在不同時間、場景參與線上學習,迅速接受了線上學習的模式,并在不自覺中養成了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持續學習的習慣。經過一輪大規模的使用和體驗,促進了線上平臺及相關工具方的功能迭代和用戶增長,推動了企業線上培訓的進一步發展。
1 企業在線培訓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企業在線培訓,雖然發展歷程不長,但PC互聯網的普及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數字化內容提供了更多的傳播渠道,同時移動學習加速滲透,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線上學習平臺發展迅速,平臺使用率快速提升。
1999年,隨著企業的E-learning學習系統被引進我國,一些大中企業開始建立自身的企業學習管理網絡平臺,雖然他們的信息化設施較為健全,并且自身也能夠接收先進理念,但由于當時的應用環境還不夠完善、技術條件還不算先進,所以應用效果并不理想。
到了2005年左右,由于培訓SaaS管理系統的誕生, 培訓軟件產品交付形式趨向于更加標準化,尤其是性價比逐漸提高,使得企業線上學習系統(LMS)得到了快速普及,盡管當時的LMS系統主要以管理者為中心,更側重于提高企業管理者進行的培訓需求調查、規劃制訂、項目執行和成效評價以及培訓活動的有效性等,但這也能說明了企業線上教學和訓練系統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已經逐漸形成。
2010年前后,大量的線上課程服務商的出現,使得線上學習平臺的使用頻率,課程內容資源的豐富多樣性得到了較好的提升。當時,國內很多企業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租用學習平臺系統或者通過購買部分學習賬號等形式,來使用E-Learning進行學習,而且這樣的數據呈逐年直線上升甚至翻番的趨勢。當時的平臺提供商們不但可以為企業提供基本的通用管理類課程,還可以幫助企業進行課程課程開發,開發更加匹配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的適用的專業課程,使得企業不僅可以通過外購、還可以同步開展自主開發,來獲得課程。
2015年后,線上學習平臺迎來了新一代技術的發展,線上培訓的場景配置、學習過程中的交互體驗感、培訓結束后學習成果的有效轉化程度,逐漸成為企業培訓組織者們關注的新焦點,線上學習平臺能否為學員提供體系化的用戶運營與服務,也被提上了衡量平臺運作好壞的關鍵要素,這些都促使線上培訓的運營方式從組織驅動型向技術驅動型邁進。2019年后,移動新技術再次將培訓學習從課堂中心轉移到了移動終端,從大段課堂學習轉成了碎片化的隨時可學習的方式。如今, 5G互聯網、AI虛擬現實結合等技術都被廣泛應用到培訓中,標志著企業線上培訓已經進入數字化與智能化的新時代。
2 企業線上培訓平臺的建設
企業線上培訓平臺的建設,如同企業的設備投入一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必然要經歷市場調研、需求分析、內容建設、投入產出市場預測等等可行性分析的過程,東華培訓中心是一家國有大型汽車集團在南京地區的培訓中心,一直以線下培訓為主,線上平臺的建設前期已經在醞釀、調研中,也正因為有前期較為充分的準備,2020年線下培訓停課期間才能快速抉擇、順利完成了線上平臺的建設。
2.1 線上平臺調研
根據產品定位的角度不同,線上培訓平臺系統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通用型系統,大多數在用平臺如平安知鳥、時代光華、云學堂、小鵝通、騰訊樂享、酷學院等都是這一種,主要是為企業提供通用的培訓管理和執行流程。另一種是垂直型系統,如金融類的功途、京融教育等,它們是根據一些特殊行業的企業的特定內容要求來設計培訓課程的。
根據系統交付和系統部署方式的不同,通常線上培訓平臺系統可分成SaaS云平臺、獨立部署、定制化開發以及社會化學習等幾種平臺。不同的產品部署方法各有優缺點,適用范圍、收費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企業需要根據目前的需求、自身的實力和長遠的發展需要來進行選擇,但這也是必須選擇的第一步。
1)SaaS云平臺:可以按需購買賬號,低成本、快速實施,通用課程多,但功能統一且單一,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適合中小型企業;
2)獨立部署平臺:獨立買斷本地服務器上的軟件使用權或者相似方式,成本較高,對信息保密要求高的企業可以采用;
3)定制化開發平臺:可以滿足企業個性化定制需求,但成本高,適合大中型企業;
4)社交學習平臺:高集成、可與其他業務管理系統打通,依托于社交平臺(微信、釘釘等),進入門檻低、價格低,但功能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適用于中小型企業。
基于以上的比較,以及我們培訓中心長期扎根于集團內南京地區多家企業培訓和服務的特點,加上快速建設并上線的要求,我們選擇了更有利于自身運營且性價比高的社交學習平臺和通用型系統的方式。
2.2 線上平臺功能定位
線上平臺系統基本都有學習管理、知識管理、虛擬教室和線上考試四個相對獨立的子模塊系統組成,首先我們要梳理清除并確認的是對各個模塊功能定位的需求,拿我們自己的平臺舉例:
學習管理方面:需要有培訓管理流程、學習用戶管理與數據統計、培訓項目規劃、培訓課件上傳與制作、定向營銷、線上支付等功能。
知識管理方面:在知識的收集方面需要有直播課程回放、知識的組合和重新編排功能,在知識的傳播方面可以設定權限,并向不同權限用戶授權特定知識的傳播。
虛擬教室方面:需要能實現各種格式學習內容點播學習、線上直播課程、學習社區互動、輔導測試練習、教學過程監控等等功能。
線上考試方面:需要有考題設計、自動組卷、隨堂測試、自動閱卷等功能。
當然除了這些功能,系統的穩定性和功能使用的便捷性,是我們對線上培訓系統的最基礎和最根本的要求,后續也會成為我們比較和選擇平臺的關鍵指標。
2.3 線上平臺的試用與選擇
平臺的類別、功能定位確認后,平臺該如何選擇?無非是使用最笨也最有效的幾種方法:溝通、試用和機構推薦。
1)溝通:就是主動與各個社交學習平臺進行溝通,比較需求功能的實現、平臺日常運營管理服務的快捷、后臺技術迭代的可能、價格收費等等。
2)試用:可能的情況下,去逐一試用這些平臺,看看各個功能的實現情況,以及各個子模塊搭建的合理性,平臺適用的便捷性等等;
3)機構推薦:平臺建設初期,恰逢一些規模較大的培訓機構如和君商學院、博商商學院、云學堂等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免費直播,我們安排老師和IT人員去各個培訓機構的直播課堂聽課,一是去了解人家使用的技術平臺是哪家的,二是看直播過程的流暢性、老師和學員之間的互動性,三也是學習取經,學習線上直播課程的組織實施和線上平臺的運營管理、課程內容營銷的經驗。
這期間,我們先后對市面上一些主流線上技術平臺如小鵝通、有贊、千聊、短書、目睹、矚目、釘釘、荔枝課堂、云學堂等圍繞“設計的科學性、功能模塊使用的便捷性、資源的豐富多樣性”進行了解和比較,重點是前兩個基本要求,最終我們選擇了“小鵝通”作為培訓中心線上平臺搭建的技術服務商。
2.4 線上平臺課程內容的搭建
“小鵝通”平臺對課程內容的支撐類型比較寬廣,有圖文、音頻、視頻、專欄、電子書、訓練營、直播等,能做到多樣并存,這就為我們快速搭建內容體系提供了方便。通過系統提供、自建課程、分銷課程、直播轉錄等方式,短短三個月內,我們就整合學習專欄100多門,制作技術課程視頻705個,內容涉及領導力課程通用能力課程、專業能力課程、職業技能等級課程、班組長安全課程、黨員進黨校課程等,基本完成了線上學習平臺基礎課程體系內容的搭建。
1)系統提供:小鵝通系統提供了一些基本辦公軟件應用和基礎管理類課程,篇幅內容都比較簡短,通過整合處理,編輯成為學習專欄,也可以對平臺內容起到比較好的基礎支撐;
2)自建課程:這個是難度最大且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的部分,得益于我們長期做企業培訓,有成熟的培訓課程體系,有自己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特別是有來自于一支企業一線的優質的企業內訓師隊伍。平臺建設初期,我們動員一切可能的師資,錄制課程、編輯課件和視頻、上傳資料、組建訓練營,將原定培訓計劃中的所有課程轉為線上培訓并圓滿完成了任務。
3)分銷課程:選擇一些長期合作的培訓師或者培訓機構的最新課程做分銷,以此作為課程內容的補充,當然這部分內容只是為了知識體系的完善和更新迭代,不能替代主營產品。
4)直播轉錄:線下培訓停課期間,很多精品課程都采取了直播形式,征得培訓師的許可,利用平臺對直播課程具有轉錄回放的功能,將課程重新編輯、整理,再上傳,可以讓更多人進行學習。
從線上平臺的課程內容需求端來看,一方面構建內容豐富的泛在學習環境,有助于員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主動學習,不斷進行課程的更新迭代將是線上學習平臺永恒不變的主題。2021年我們就在原來基礎上,迭代和新增了多門課程,特別是在工學矛盾比較突出的技能人才培訓課程體系方面;另一方面,對于內部培訓體系尚不成熟的企業而言,培訓的有效性則多取決于如何去用好平臺和內容,這將依賴于數字化培訓與學習的運營實踐。
3 企業線上培訓平臺的運營管理
3.1 培訓平臺的運營屬性
線上培訓平臺運營是建立在數字化運營管理的基礎上的,有著非常明顯的服務屬性:好用性和有用性。作為平臺建設和使用方,我們往往會比較重視培訓過程中日常學習流程的管理,如學生們對平臺中內容使用的便捷性和學習過程的順暢性等。簡單來說,系統后臺服務商技術迭代的支持、我們自己持續進行的內容創新,都是讓平臺系統越來越順暢,能夠體現它的"好用性",但這還遠遠不能達到我們搭建線上平臺的目標。線上培訓的終極目標是:能夠充分"用好"線上培訓系統,讓培訓產品的價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最大化,實現線上培訓的"有用性",這恰恰是需要靠平臺運營來實現的。
3.2 培訓平臺的運營方式
按照運營對象的不同,線上培訓平臺的運營方式可分成:線上平臺運營、課程內容運營、培訓項目運營、用戶運營和培訓數據運營等幾類。前三者運營內容都比較好理解,這里不再贅述,我們重點看看后兩種運營內容。
1)用戶運營是圍繞學習者而建立的,用戶運營內容包括用戶分級制度、激勵體系設計、學習社區運營等內容,使學習者能夠以更為積極的態度在平臺環境中學習課程內容,從而得到更豐富的體驗和感受,充分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培訓設計宗旨。盡管由于平臺功能的局限,我們所搭建的線上培訓平臺只能實現上述功能的一部分,但我們還是在最初期的線上訓練營中,充分利用了社群管理新嘗試,并積極輔以用戶運營的內容:首先“用活社群”,利用社群平臺“打卡”等功能保證學員線上;然后班主任通過課程直播預告、課程開場主持等方式,引導學員線上交流互動,使平臺成為學習的網絡陣地;其次“激活內容”,將培訓模塊細分,將“大課”拆分,上傳課程短視頻,以“小課”形式推送給學員,學員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多次回看課程,加深理解。最后“盤活效果”,充分利用遠程咨詢答疑、遠程訓練輔導、搭建不同層級學員的共習社、促進學員交流互動等內容模塊,通過線上作業布置、課程測試等形式,使學員將所學知識成功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本領。
2)培訓數據運營始終貫穿于企業線上培訓各個運營活動的過程中,在培訓數字化運營的大思路下,培訓大數據運營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會顯著提升。培訓的數據運營包括了線上學習的所有學員學習指標、培訓數據的統計,各種學習項目的指標和授課講師的管理指標等內容。用好數據運營,我們不但可以直接為企業提供各項培訓數據的統計,也可以通過培訓內容數據的分析和考試成績的分析,為后續培訓項目、培訓內容的設計迭代提供數據支撐和依據。
4 企業線上培訓平臺建立的意義
東華培訓中心線上培訓平臺的建立,短期看及時跨入線上培訓行列、實現了零的突破,有效的解決了“停工不停學”的問題,不僅將線下培訓停課的不利影響降到了最低,而且積累了經驗,鍛煉了線上運營的隊伍,奠定了新的發展基礎;長期來看,還有更多價值體現。
4.1 有效解決工學矛盾:
企業培訓特別是技能人才培訓的癥結之一是工學矛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交互式學習,為解決企業職工工學矛盾,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
4.2 加快了知識的吸收:
我們企業線上培訓平臺的內容大多為自主開發,充分考慮了企業的實際需求,以企業內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的碎片化經驗與結構化知識為主要培訓內容,內容吸引人、交互感強、適配性很高。因此,有助于改善用戶體驗,使用戶能夠更快地消化和記憶信息。
4.3 實現不同梯隊同學習共成長:
通過線上平臺搭建不同的共習社學習社區,讓企業不同層次后備人才參與共同的課題學習與研討,形成相互探討學習內容的氛圍,并共同完成突破企業業務發展瓶頸難題或創新業務設計,促使培訓內容有效落地轉化。
5 企業線上培訓平臺存在的問題
線上培訓平臺發展到今天,無論從培訓管理流程的實現,還是到技術平臺的支持,都已經日趨成熟,但企業在使用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5.1 學習內容的匹配度有待提高
這是很多線上培訓平臺的通用問題,大多數課程集中在通用類管理方面,與企業業務相匹配、適合“勝任力”模型的內容很少,讓學員學習的選擇余地、進步的空間都非常小。
5.2 運營管理設計缺乏吸引力
平臺的運營管理缺乏必要的手段,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率。
5.3 課程的互動性有待加強
師生之間互動性的不足是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比的致命弱點,線上單一課程的學習確實可以滿足學員對知識的掌握,但學習的吸收率和對學習的主動性會相對降低。
5.4 與平臺相匹配的績效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一些企業雖然搭建好了平臺,但沒有建立相應的培訓目標體系以及與績效掛鉤的管理制度,不能有效激發企業人才通過學習向更高的目標發展的熱情。
6 結束語
企業線上培訓平臺的建立,為企業員工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移動學習、移動培訓的路徑和場景,企業在做好運營管理的同時,如果做好培訓內容的設計與更新,并能將線上、線下培訓有機的交互融合,無疑對企業培訓往深度方向開展,賦能企業人才建設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 曾響鈴.玩轉內容、社交、流量 小鵝通助力企業贏得下一個常態.科技向令說.2020.
[2] 王紅艷,胡衛平.中國線上學習研究現狀與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3(15):30-34.
[3] 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企業培訓行業研究報告.
[4] 騰訊:2019中國線上職業教育市場發展報.
[5] 田俊國.上接戰略下接績效:培訓就該這樣搞[J].北京聯合出版社,2013.1 ISBN978-7-5502-1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