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 李美 黃渝 房博 劉佳宜 李寧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對開放性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1月-2021年8月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普外科住院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53例。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術前訪視,其中試驗組以King達標理論為指導,對照組遵循傳統模式。比較兩組焦慮水平、心理彈性水平、術前準備完善情況和術前訪視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術前訪視前后焦慮差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1 d心理彈性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2天隨訪,兩組心理彈性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較術前1 d均提高,且試驗組自強、樂觀、心理彈性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堅韌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前準備完善度、滿意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提升患者的心理彈性,改善患者術前準備完善情況和術前訪視滿意度。
【關鍵詞】 術前訪視 基于King達標理論 術前焦慮 心理彈性
Application of Preoperative Visit Based on King’s 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 in Patients with Open Thyroidectomy/WANG Tian, LI Mei, HUANG Yu, FANG Bo, LIU Jiayi, LI N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06): -1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preoperative visit based on King’s 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 in patients with open thyroidectomy. Method: A total of 106 inpatients in General Surgery of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from November 2020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visited before oper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uided by King’s 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followed the traditional model. The anxiety level,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level,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preoperative visi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 The difference of anxiety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preoperative visit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mental resilience at 1 d before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follow-up on the second day after surgery, the score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total scores of mental resilience in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at 1 day before surgery, scores of self-strengthening, optimism and the total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enacity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perfection and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visit based on King’s 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tients ‘anxiety, improv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mprove the perfection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preoperative visi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reoperative visit King’s 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 Preoperative anxiet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15701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06.024
手術作為一種有創治療,可引起60%~80%的患者出現術前焦慮,其原因主要為患者對手術麻醉信息不了解、手術室環境陌生、手術狀況未知等[1-2]。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3],雖然腔鏡手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對于一些中小城市、農村地區患者,開放性甲狀腺切除術因為適應證多、花費較小仍是主要選擇[4]。由于甲狀腺疾病的高發人群為中青年女性,甲狀腺激素水平波動,患者更容易出現焦慮、易怒等負性情緒[5-6]。而有效的術前訪視可以滿足患者對手術相關信息的了解需求,從而緩解患者焦慮等負性情緒,提升有效應對應激反應的能力,更好地做好術前準備,促進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提升[7]。
目前國內外對于術前訪視成員組成、訪視形式、訪視內容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術前訪視主要由醫生、護士和康復治療師等組建訪視小組進行;術前訪視借助的媒介從紙質宣傳冊發展到借助信息化、電子化、虛擬化設備;訪視提供的信息包括手術流程、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心理調節等[8]。以往的研究旨在探索形成術前訪視統一宣教內容,以節省訪視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患者對于術前訪視內容需求的個體差異性,當患者需要了解的信息與訪視護士提供的信息不匹配時,患者反而會加重焦慮情緒,不利于術前準備工作的順利開展[9-10]。King達標理論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在評估患者的基礎上,通過護患互動,促進患者健康結局[11-12]。本研究旨在以King達標理論為依據,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地給予訪視,并探討這種訪視模式對開放性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月-2021年8月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普外科住院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初次手術,擇期進行開放性甲狀腺切除術;②年齡≥18歲;③意識清楚,能與訪視護士正常溝通;④不伴有心、肺、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2)排除標準:①未完成研究;②有嚴重焦慮、抑郁,既往有神經、精神方面疾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3例。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手術室巡回護士于術前1 d下午2點30分到達病區:向患者解釋研究目的,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發放調查表進行一般資料收集,了解患者的姓名、年齡、經濟水平等一般情況,發放狀態焦慮量表和心理彈性量表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對患者身體狀況、健康史、用藥史進行評估,通過交流判斷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的認知狀況,認真查閱患者病歷,查看患者輔助檢查的結果及手術信息。評估完成后,巡回護士借助手術室常規術前訪視紙質單,主要介紹手術室溫度、患者術前應該做哪些準備、手術體位如何擺放及術中如何配合等方面內容,并現場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
1.2.2 試驗組
1.2.2.1 制定術前訪視評估表 在文獻檢索并結合臨床實際的基礎上,經過兩輪德爾菲專家函詢制定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評估表,包括心理支持、疾病相關、手術室環境、手術流程、感覺-不舒適、術前準備信息6個維度,60項條目。
1.2.2.2 成立訪視小組 成員包括手術室護士長、訪視護士兩名和研究者。訪視護士學歷為本科,有3年以上的手術室工作經驗,具有較好的專業技能、心理素質、溝通技巧和應變能力。手術室護士長負責整個方案嚴謹性及完整性的監督,使其更具有科學性,以保證該方案的順利進行,并負責對訪視護士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流程,評估表包括60項內容。研究者和訪視護士負責問卷資料的發放和收集。
1.2.2.3 訪視過程 (1)評估:在對照組評估內容的基礎上,訪視護士使用術前訪視評估表對患者訪視需求進行調查,向患者解釋調查的目的是“您對訪視內容有哪些需求,我們盡量滿足您的需求”。而且,通過提前的評估可以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患者在表達術前訪視內容需求時感覺受到尊重,積極性提高。(2)計劃:結合評估所獲得的信息,訪視護士與護理對象及其家屬進行適時、恰當、充分的互動,與其共同確定目標和計劃,首先是患者對手術相關內容的需求得到滿足,其次是術前準備順利完成,最后是焦慮情緒得到改善、心理彈性水平得到提高。對患者術前訪視評估表上勾選的選項進一步確認,并做好解答的規劃,詢問患者想要最先了解哪部分內容。(3)實施:根據評估表選擇結果,對患者進行相關內容講解,講解過的內容做好標記,并發放術前準備達標卡。(4)評價:手術室護士長對患者術前準備評估表進行仔細檢查,查看患者勾選內容是否與訪視護士講解標記一一對應,訪視護士與研究者對患者的術前準備完善情況、焦慮狀態、心理彈性水平進行評價。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焦慮水平、心理彈性水平、術前準備完善情況和術前訪視滿意度。(1)焦慮評分:采用狀態焦慮量表(STAI-S),分別于術前1 d、入手術室麻醉誘導前,由研究者進行測評,共測評20項內容,評分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總分范圍為20~80分,焦慮水平與得分呈正相關[13]。(2)心理彈性評分:分別于術前1 d、術后第2天隨訪時由研究者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SC)進行測評,共測評25項內容,總分0~100分,其中堅韌維度包括13項內容,分數范圍為0~52分;自強維度包括8項內容,分值范圍為0~32分;樂觀維度包括4項內容,分值范圍為0~16分;心理彈性水平與得分呈正相關[14]。(3)術前準備完善度評價:采用郭月等[15]研究者共同制定的術前準備完善程度評價表,在手術日早晨,由研究者評估患者術前準備工作的完善情況,所有項目全部做好準備才算完善,對不完善例數及未完善的項目內容進行統計。(4)術前訪視滿意度評價:使用宋睿[16]制定的訪視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共4個條目,分為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三級,分別對應1、3、5分。在患者術后第2天回訪時,由研究者進行問卷調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用M(P25,P75)表示,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前訪視前后焦慮差值比較 試驗組入手術室麻醉誘導前與術前1d焦慮評分差值為4(3,5.5)分,對照組為7(6,10)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7.033,P=0.000)。
2.3 兩組患者術前1 d、術后第2天隨訪心理彈性水平比較 兩組術前1 d心理彈性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2天隨訪,兩組心理彈性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較術前1 d均提高,且試驗組自強、樂觀、心理彈性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堅韌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術前準備完善度比較 試驗組48例(90.57%)患者術前準備完善,對照組為36例(67.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8.260,P=0.004)。兩組具體未完善項目,見表3。
2.5 兩組患者對訪視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滿意度評分為(18.57±1.38)分,對照組為(16.26±2.32)分,試驗組患者對手術室術前訪視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t=6.205,P<0.05)。
3 討論
3.1 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在規范訪視流程的基礎上,滿足個體差異性需求 Esther等[17]研究認為,護士在訪視前應先了解患者的焦慮水平,調查其個性化訪視需求,然后再根據調查結果為患者提供相對應的術前訪視內容達到滿足患者信息需求的目的,宋睿[16]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該研究在函詢了15位臨床護理、護理管理、麻醉等領域專家的基礎上,形成了手術室訪視護士術前訪視評估表,每個患者對于想要了解的訪視內容擁有自主選擇權,且評估表起到了引導作用,啟發式激勵患者對想要了解的內容做出選擇。該訪視模式真正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尊重個體差異性,滿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確保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提升就醫感受[18]。
3.2 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從術前訪視前到進入手術室后麻醉誘導前,試驗組焦慮差值小于對照組(P<0.05)。說明試驗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焦慮程度增高不明顯,心理狀態穩定性更強。試驗組訪視護士充分考慮患者內心感受和需求,尊重患者對訪視內容的選擇,并給予講解,相較于對照組灌輸式講解,患者更能解決內心疑慮,并且避免接收會加重焦慮的信息。相應的,護患之間有效的溝通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19],患者面對挫折、困難、壓力或逆境能更好地調動樂觀、積極心態,有效地應對和適應,進而預防焦慮等負性情緒產生和發展[20]。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相對于對照組更樂觀、適應能力更強,堅韌維度差異不明顯的原因可能是,堅韌主要與過去的經歷和性格有關,因為樣本量較少及干預時間較短等問題差異不明顯,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彈性作為結局指標的研究較少,可進行更多其他手術人群實施術前訪視對心理彈性影響的研究。
3.3 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完善患者術前準備,提高患者滿意度 術前訪視做地越充分,患者術前準備表現出更強的依從性,術前準備的順利完成,可以節省術日晨的交接時間,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21-22]。該研究試驗組訪視護士首先對患者術前訪視需求內容進行評估,術前準備內容患者需求率為100%,患者對術前準備非常重視。訪視護士在向患者講解這部分內容時,通過發放術前準備達標卡,起到進一步提醒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48例(90.57%)患者術前準備完善,對照組為36例(67.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分析不完善項目可知,患者體位訓練、術日晨大小便及著裝問題需要引起訪視人員的重視。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的應用,使患者的焦慮情緒得以改善,更好地適應手術過程,完善術前準備。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對手術室術前訪視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患者更容易接受該種術前訪視形式,訪視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患者對訪視護士的服務態度更滿意。
有效的術前訪視是手術得以順利開展和完成的重要前提,而術前訪視如何更有效,就要保證患者居于核心地位,對想要了解的內容擁有選擇權,使患者參與到術前訪視的管理中來,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焦慮情緒,讓患者以樂觀、自強、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手術,依從性提高。該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宣教過程沒有結合當下流行的電子設備及手機App進行輔助,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大環境,賦予術前訪視更強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STEPHANIE C J,MATHIEU A,AURORE M,et al.Outpatients’ perception of their preoperativ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ir health literacy skills and their preoperative anxiety level:Protocol for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J/OL].Medicine,2021,100(20):e26018.
[2] MULUGETA H,AYANA M,SINTAYEHU M,et al.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adult surgical patients in Debre Markos and Felege Hiwot referral hospitals,Northwest Ethiopia[J].BMC Anesthesiology,2018,18(1):155-164.
[3]趙瓊.完全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的遠期美容效果的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6.
[4]李瑤.開放與完全腔鏡下治療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對比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9.
[5]林洪水.腔鏡輔助下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療效觀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1):28-29.
[6]郭月.多學科集中式術前訪視模式的構建及應用[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
[7]宋燕姣,陳月秀.術前訪視中認知行為干預對手術患者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242-3245.
[8]陳芳,張建娟,楊美玲,等.國內外擇期手術術前訪視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0):2474-2477.
[9]胡帥華,李建濤,黃素梅,等.聯合術前訪視對子宮全切術病人焦慮的影響研究[J].護理研究,2019,33(11):2000-2002.
[10]彭文君,李斌飛,周仕海,等.基于微信平臺多學科參與的術前訪視系統在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2):288-293.
[11]池溶冰,張素珍,沈玲飛,等.基于金達標理論的術前訪視對患者睡眠狀況與護患糾紛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2):51-53.
[12]朱宇虹,吳麗芬.基于King達標理論的心理護理干預在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9):1044-1045.
[13] SPIELBERGER C D,LUSHENE R E,JACOBS G A.Manual for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Form Y).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3.
[14] KATHRYN M,CONNOR,JONATHAN R T,et al.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82.
[15]郭月,李喬,肖斐,等.多學科集中式術前訪視在甲狀腺手術患者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6,31(14):43-47.
[16]宋睿.基于微信平臺的互動式術前訪視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訪視中的應用[D].西安:陜西中醫藥大學,2019.
[17] ESTHER D,ARROSPIDE A,MAR J,et al.Effectiveness of pre-operative education in reducing anxiety in surgical patients[J].Enfermeria Clinica,2011,22(22):18-26.
[18]楊曾楨,柏曉玲,梁青龍,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術前訪視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7):1044-1047.
[19]夏鴛鴦,周思朗,李曉惠,等.圍術期心理干預對首次行TACE原發性肝癌患者影響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8):38-40,44.
[20]張宇,陶秋云,徐小群,等.日間手術模式下宮腔鏡手術患者術前心理彈性現狀的調研與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7):1302-1305.
[21]姜雪,趙將,李娟,等.iPad訪視軟件在手術室術前訪視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8,33(18):43-45.
[22]秦淑玉,唐佳,李冬雪.多元化術前訪視模式在手術室擇期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14):2008-2010.
(收稿日期:2021-12-14) (本文編輯:程旭然)